GSFD系列低壓伺服驅動器在納米光耦合設備中的應用
文: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五期
硅基光子技術是下一代計算機技術的關鍵組成之一。目前,國內光模塊耦合設備已逐漸形成標準化平臺,可以滿足400G、800G和1T以上的光模塊耦合量產需求,這得益于控制方案精度的突破性提升和國產運動部件的快速模塊化。
文/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硅基光子技術在成本方面相對于傳統InP材料光子集成具有較大優勢,是光通信技術主要發展的方向之一,也是下一代計算機技術的關鍵組成之一。光模塊市場前景廣闊,當前處于高成長賽道,硅光技術有望憑借其成本、傳輸速率優勢在光模塊領形成極大規模應用。
回首過去,硅光模塊領域還是以Intel、Luxtera為代表的歐美企業為主導,國產化率極低。隨著大數據與人工智能行業的高速發展,大批數據中心/算力中心的建立帶來了光模塊需求的爆發式增長。為了滿足國內硅光模塊產業快速增長的需求,近年來國內硅光設備的效率和精度日益提升。目前,國內光模塊耦合設備也逐漸形成標準化平臺,可以滿足400G、800G和1T以上的光模塊耦合量產需求,這得益于控制方案精度的突破性提升和國產運動部件的快速模塊化。
1 固高光模塊耦合設備運動控制解決方案
目前國內大部分光模塊耦合設備主要采用精密直線滑臺進行運動控制,并結合圖像識別和傳感器技術精確控制耦合間隙,在確保光纖不受損傷的同時提升耦合效率。固高科技為客戶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中采用GSN系列運動控制卡+GSFD低壓伺服驅動器+GTM網絡型模塊+直線電機,通過gLink-II千兆等環網通訊協議將GSN控制卡和GSFD低壓驅動器和GTM網絡型模塊相連,實現光模塊耦合設備運動距離極短且精度極高的應用需求。系統性能特點如下:
(1)高速度
400G/800G光模塊雙LENS耦合效率在9分鐘/顆,雙FA耦合效率在8分鐘/顆。
(2)高精度
重復定位精度達±20nm,最小步進距離為50nm,靜止抖動為±20nm,穩態誤差≤±15nm。
(3)高穩定性
全行程往返進行50nm微步運行均在30ms以內。
(4)高效率
10K/100K多路高速鎖存模擬量采樣,耦合效率高。
2 系統架構
光模塊耦合設備最大的難點在于耦合過程的微步運動需要納米級的高精度,因為耦合過程最小運動距離只有100nm,有時甚至只運動50nm,而到位精度要求指令到位之后20ms內需要整定到25nm誤差。GSFD低壓伺服驅動器具有良好的速度跟隨性,能夠在微步運動的狀態下,快速整定到位,跟隨誤差達到納米級。系統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光模塊耦合設備運動控制系統架構圖
3 GSFD系列低壓伺服驅動器性能介紹
GSFD系列低壓伺服驅動器是固高科技采用前沿的硬件及結構設計方式開發的一款高性能緊湊型低壓伺服驅動器,額定電流涵蓋5A-20A,電壓范圍覆蓋12V-110V,特別適合半導體高速高精及高加速度場景應用。它支持標準的EtherCAT/模擬量/差分脈沖方向控制,可實現直流電機、無刷直流電機、永磁同步電機等旋轉/直線執行部件的高精度控制,把伺服系統響應帶寬推到了更高的層次。
(1)高速、高精
基于gLink-II總線高性能伺服驅動技術,先進的FFD算法和非線性算法,運行帶寬高,電流環采樣分辨率16 bit,運算周期31.25us,支持永磁同步電機、直線電機、DDR等多種電機,支持多種編碼器類型,使用高精度的模擬量編碼器,精度可調到納米級,精度極高。
GSFD低壓伺服驅動器的電流輸出分辨率高使驅動器輸出紋波小,穩態波動小。同時,它還支持正余弦編碼器65536即16位細分,20um柵距的光柵尺,細分分辨率可達0.3nm,并自帶正余弦幅值和相位矯正補償,使編碼器精度極大提高。
(2)調試便捷
GSFD低壓伺服驅動器使用固高自主研發的Driverstudio驅動器調試軟件,調試便捷,功能強大,搭配上固高GSN插卡式運動控制器實現自動分配站號,驅動器聯調。多軸曲線可以同時顯示,方便檢查問題,分析曲線。客戶可以通過分析曲線來調整性能,在線修改增益,高效完成調試。
固高伺創自帶的自動霍爾尋相及二分法微動尋相,可以使超小行程的耦合滑臺快速找到電機初始相位,極大提升調試便捷度。
圖2 GSFD低壓伺服驅動器
4 應用效果
圖3是耦合軸其中一個電機以6um/s的速度、100nm運動距離的運行到位曲線。指令到位之后10ms即可整定在4個編碼器脈沖以內,編碼器分辨率為5nm,也就是指令到位后10ms整定到20nm以內。
圖3 應用效果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