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
-10.1%
根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24年1-8月鋰離子電池出口數量為25.3億個,同比增長4.9%;2024年1-8月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為383.87億美元,同比降低10.1%。其中,2024年8月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數量為3.69億個,同比增長8.6%;2024年8月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為57.9億美元,同比增長2%。
美國仍是我國鋰離子電池第一大出口市場,2024年1-8月出口美國金額為87.69億美元,同比增長6.6%,占我國鋰離子出口總額的22.8%。第二大市場為德國,出口金額為70.07億美元,同比增長5.5%,占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的18.13%。8月份越南取代韓國成為第三大市場,占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的6.6%。
2024年1-8月福建省仍是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產品的最大來源地,出口金額為103.08億美元,同比減少8.6%,占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的26.9%;出口數量為1.74億個,同比增長10.3%。廣東省位居第二,出口金額為90.57億美元,同比減少12%,占我國鋰離子電池出口額的23.6%;出口數量8.79億個,同比增長10.3%。
4000億美元
全球行業協會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在9月底發布的估計數據中表示,2025 年至 2027 年,半導體制造商在計算機芯片制造設備上的支出將達到創紀錄的4000億美元,其中,中國大陸、韓國和中國臺灣將占據領先地位。
主要驅動因素包括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下對地理區域過剩產能的額外需求,以及對人工智能芯片和相關存儲芯片的需求。該協會在一份報告中估計,到2025年,設備支出將增長24%,達到1230億美元。主要設備供應商包括 ASML、應用材料、KLA 、Lam Research和東京電子。
全球范圍內,300毫米晶圓廠設備支出預計將在2024年增長4%,達到993億美元,并在2025年進一步增長24%,達到1232億美元,超過1000億美元的水平。SEMI表示,支出增長的動力來自半導體晶圓廠的區域化以及數據中心和邊緣設備對人工智能(AI)芯片的需求不斷增長。
253億美元
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最新的《中國半年度加速計算市場(2024上半年)跟蹤》報告。IDC數據顯示,2024上半年中國加速服務器市場規模達到50億美元,同比2023上半年增長63%。其中GPU服務器依然占主導地位,達到43億美元;同時NPU、ASIC 和 FPGA等非GPU加速服務器以同比182%的增速達到近7億美元市場規模。IDC預測,到2028年中國加速服務器市場規模將達到253億美元,其中非GPU服務器市場規模將接近50%。
從國際環境來看,由于美國對相關技術及產品的管控,一方面限制了中國AI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激發了中國廠商自研AI芯片的積極性。但同時,國產自研芯片的后期維護與生態支持仍存在提升空間。從市場與產業鏈角度看,在深入開發行業大模型的當下,市場對于高算力且穩定的AI服務器的需求不斷增大;5G通信技術落地之后,市場對于全面高效協同的AI算力系統網絡要求加深。
+51.5%
10月10日,乘聯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
9月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達到121.9萬輛,同比增長51.5%,環比增長16.2%。2024年1-9月生產785.9萬輛,同比增長32.8%。
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123.1萬輛,同比增長48.1%,環比增長17.2%。2024年1-9月批發790.1萬輛,同比增長33.7%。
9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零售112.3萬輛,同比增長50.9%,環比增長9.6%。2024年1-9月零售713.2萬輛,同比增長37.4%。
9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10.5萬輛,同比增長19.3%,環比增長6.0%。2024年1-9月出口96.8萬輛,同比增長30.2%。
在分析報告中指出,伴隨著中國新能源車的規模優勢顯現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制造的新能源品牌產品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雖然近期受到部分國家的一些干擾,但自主插混出口到發展中國家的增長迅猛,前景光明。
2473.4億美元
根據Precedence Research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為2048億美元,預計2024年增長至2473.4億美元,2030年達4228.6億美元,2024-2030年復合增長率為9.35%,市場潛力巨大。
但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高端傳感器領域被海外龍頭長期占據,國內廠商話語權相對較小,當前仍處于國產化率快速提升階段。在國產化浪潮趨勢下,國內相關企業正迎來黃金發展機遇。
從市場角度來看,當前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的發展非常迅猛,相關系統對傳感器的需求非常強勁,其中包括汽車動力總成系統、汽車熱管理系統、域控制系統、車身電子以及智能座艙等。 另一方面,在近年來大熱的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AI傳感等領域,也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并將促進傳感器向高精度、智能化、小型化和多樣化發展。此外,工業控制領域對傳感器產品的可靠性、一致性、穩定性、防靜電、抗電磁輻射和抗干擾能力等要求都更加嚴苛。
49.8%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9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8%,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制造業景氣度回升。
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0.6%、49.2%和48.5%,比上月上升0.2、0.5和2.1個百分點。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高于臨界點,新訂單指數、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均低于臨界點。
生產指數為51.2%,比上月上升1.4個百分點,升至臨界點以上,表明制造業企業生產活動有所加快。
新訂單指數為49.9%,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市場需求景氣度有所改善。
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7%,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主要原材料庫存量降幅略有收窄。
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為49.5%,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原材料供應商交貨時間繼續延長。
?2至3萬美元
10月11日,特斯拉召開特斯拉“WE,ROBOT”發布會,特斯拉創始人、CEO埃隆·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在Optimus機器人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按規模生產的Optimus機器人成本將在2萬美元至3萬美元之間。
在本次發布會上,作為特斯拉研發的第三代機器人,Optimus Gen3在智能化、靈活性和重量控制上均有顯著提升,其22個自由度的靈巧手部設計使其可以完成諸如彈鋼琴等精細操作,馬斯克表示,特斯拉的目標是每年生產10億臺人形機器人,希望占據全球10%以上的市場份額。
特斯拉在發布會上還公布了FSD(全自動駕駛功能)的全球部署計劃,預計在2025年第一季度進入中國和歐洲市場,然而,這一計劃能否如期實現,還取決于各國監管政策的支持與調整,FSD的廣泛應用將是特斯拉自動駕駛生態系統的重要一步,但現階段自動駕駛的技術瓶頸和法律框架仍是其發展中的關鍵障礙。
行業
運動控制/直驅產業聯盟北美工業研學行圓滿結束
9月17日,運動控制/直驅產業聯盟、深圳市工業運動控制產業協會“問界遠方”之北美工業研學行結束了9天的行程,從芝加哥、到達拉斯、再到洛杉磯,從東到西,工業研學行一行參加了IMTS美國芝加哥國際機械制造技術展、達拉斯拜訪了當地的工業自動化企業GLA和Burns Controls,了解全球工業自動化技術最新發展,觀摩先進產品,并與當地工控自動化人士深入交流,收獲滿滿。
美國芝加哥國際機械制造技術展覽會(IMTS)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四大機床展之一,也是全美機械制造領域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國際性專業展覽會,每兩年舉辦一屆。在今年的展會上,日本企業馬扎克、牧野、三菱、沙迪克等悉數登場;北京精雕做為國產機床的一面旗幟在IMTS現場亮相;核心部件企業THK、上銀等也有參展;更多互聯網大企業如Microsoft、Amazon、Google等展示出AI與制造業的鏈接。
工業研學行走訪的兩家企業:Burns Controls是一家有52年歷史的家族企業,主要從事全球不同品牌工業自動化產品的經銷,目前年產值可達1.6億美元,且在穩定增長中;GLA是一家半導體自動化設備企業,規模不大但其60%業務都來自于TI(德州儀器),近年來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成長。
工信部:推動27個工業重點行業設備更新
工業和信息化部于9月底發布了《工業重點行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指南》,其中明確指出,我國將在27個工業重點行業領域進行大規模設備更新,并紛紛設定了到2027年的更新目標。這27個行業包括石化化工行業、鋼鐵行業、有色金屬行業、建材行業、汽車行業、工程機械行業、工業機器人行業、工業母機行業、船舶行業等。
其中:鋼鐵行業到2027年,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建材行業到2027年,30%以上水泥、建筑衛生陶瓷、玻璃纖維生產線,20%以上平板玻璃生產線能耗優于標桿水平;汽車行業到2027年,實現汽車及零部件生產效率、能耗、環保水平及產品質量等再上新臺階;工業機器人行業到2027年,全產業鏈供給能力明顯增強;工業“母機”行業到2027年,規模以上工業母機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 90%、75%;船舶行業到2027年,超大型LNG運輸船、高端汽車運輸船等高端船型建造效率提高10%。
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艱險重重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的決定顯示,美國將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征收100%的進口關稅,對中國產太陽能電池和半導體征收50%的關稅,對中國產鋼鐵、鋁、電動汽車電池、關鍵礦物和零部件征收25%的關稅。其中,對中國電動汽車、用于電動汽車的鋰離子電池、關鍵礦產和零部件的關稅將于今年9月27日生效;對半導體征收的50%關稅將于2025年開始生效,且此次關稅范圍新增了兩個類別,即用于太陽能電池板的硅片和多晶硅。
加拿大政府宣布,自今年10月1日起對所有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征收100%的附加稅,其中包括電動和部分混合動力乘用車、卡車、公交車和客貨兩用車等。該項100%的附加稅將在目前加拿大對產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征收的6.1%關稅基礎上額外征收。
10月4日,歐盟成員國就歐盟委員會提出的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的提議進行了表決投票,共有10個歐盟成員國對該提議投了贊成票,12個成員國選擇了棄權,5個成員國明確投了反對票,這就意味著,中國電動車出口到歐盟,在歐盟乘用車正常關稅稅率10%的基礎上,還要再被加征17%到36.3%的反補貼稅。
HMS收購PEAK-System深化工業ICT領域布局
近日,HMS Networks AB(publ)(以下簡稱HMS)與DOGAWIST-Investment GmbH達成協議,成功收購德國PEAK-System Technik GmbH(以下簡稱 PEAK-System)的全部股份。
HMS是一家全球化工業信息與通信技術提供商。PEAK-System是一家成熟的德國工業通信公司,主要開發和生產用于工業和汽車通信的硬件和軟件。自1999年成立以來,PEAK-System通過開發和制造創新和可擴展的產品,專注于車輛行業中使用的網絡技術,服務于全球客戶。
此次收購將大大加強HMS在汽車、醫療和交通領域高端工程工具、測試和控制通信解決方案方面的市場地位。HMS發現PEAK-System與其Ixxat業務單元在多個方面具備協同效應,特別是在汽車通信技術方面,例如CAN、CAN FD、LIN、Flexray和汽車以太網等領域。雖然兩者服務的應用領域和客戶群體有所不同,但這為雙方在產品開發和銷售渠道上提供了極佳的交叉銷售機會,有助于加強HMS在汽車通信領域的全球影響力,特別是在德國這一關鍵市場。
9月四大日本機床制造商訂單保持連續上漲
10月9日匯總的數據顯示,日本主要四家機床制造商9月的機床訂單額為328.3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23億元),同比增長5.8%,連續四個月呈現增長,環比則增長9.6%,連續兩個月上漲。
四家公司總出口額同比增長1.5%,為兩個月來首次增加,國內訂單則同比增長17.5%,連續兩個月上漲。
出口方面,牧野銑床制造公司實現同比增長25.1%,連續兩個月增加。公司管理企劃部表示:“得益于中國新能源車(NEV)相關領域的部分大額訂單,業務表現穩健。”
津上(Tsugami)的出口訂單主要來自中國,同比增長9.2%,為兩個月來的首次回升。公司高管回顧道:“去年情況不佳,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導致設備投資持觀望態度。”
大隈(Okuma)的出口訂單同比下降10.8%,連續兩個月減少。盡管美國的航空及汽車行業訂單表現強勁,主要來自大型企業,但“中小企業仍在觀望”(銷售部)。不過,國內訂單同比增長8.9%,連續兩個月上漲,“相比一年前,整體情況有所改善”。
日本企業推出全球首款可直接安裝的六軸力覺傳感器
位于日本富山縣高岡市的Wacotech近期推出了一款專為協作機器人力控操作設計的六軸力覺傳感器“WKF-C”系列。該傳感器可以直接安裝在機器人的法蘭盤上,成為全球首款無需額外組件即可直接安裝的力覺傳感器。公司計劃向國內外協作機器人市場推廣此產品,目標年銷售額達6000萬日元。
此次發布的“6A200-15-QFD型”是該系列的首款產品。其外形尺寸為直徑80毫米,高度35.5毫米,重量約470克,Fx、Fy、Fz三個方向的額定負荷為200牛頓。通過優化傳感器兩面的形狀,該產品能夠兼容目前協作機器人普遍采用的法蘭設計,用戶可以直接將傳感器安裝在機器人法蘭盤上,無需中間適配器即可連接夾持器或機械手。
協作機器人通常利用內置的扭矩傳感器實現力控操作,然而Wacotech認為,要實現更精細的力控操作,外部力覺傳感器仍將發揮重要作用。該系列傳感器采用與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類似的電容式設計,作為“DynPick”系列的最新型號,主要面向垂直多關節機器人市場進行推廣。
馬來西亞成為東南亞數據中心樞紐
據有關媒體報導,馬來西亞正迅速成為科技巨頭建立數據中心的主要目的地,而柔佛州由于靠近新加坡而成為黃金地段。據稱,馬來西亞有望成為東南亞數據中心的主要樞紐,IT負載可能占該地區五大市場總容量的一半以上。
目前,馬來西亞有超過1千兆瓦 (GW) 的發電容量正在建設中,預計將在未來兩年內完工。此外,還有3千兆瓦的發電容量處于開發階段,包括已宣布但正在等待水電使用評估的項目。這些預計將在三到五年內完成。
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正在馬來西亞柔佛州投資3.5億美元建設數據中心。微軟在附近以9500萬美元購買了一塊123英畝的地塊,資產管理公司黑石集團最近以160億美元收購了在柔佛州設有工廠的數據中心運營商AirTrunk。此外,甲骨文還宣布向馬來西亞數據中心領域投資65億美元,但并未具體說明具體地點。
總體而言,估計今年對柔佛州數據中心的投資總額將達到38億美元,這些數據中心既支持人工智能,也支持傳統云計算。
企業
偉創電氣與科達利、上海盟立三方設立合資公司共拓機器人產業發展
近日,蘇州偉創電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深圳市科達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盟立自動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三方簽署《合資設立公司協議》,擬共同投資設立深圳市偉達立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偉創電氣和科達利、盟立三家公司在各自的產業細分領域上均處于領先地位,特別是在關鍵零組件的核心技術,如諧波減速機、伺服一體輪、軸關節模組、特種無框力矩電機、機器人關節、控制器、驅動器等方面已經具有領先優勢。
新公司成立后,將匯聚三方智慧,積極發揮各自在關鍵零組件產品研發與制造方面的核心技術優勢,以“機器人關節模組”產品為主要經營業務,通過三方資源整合,緊抓客戶需求,研究開發出更具市場競爭力的機器人關節模組產品,快速搶占市場份額,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扎根中國、服務全球,松下工業自動化系統事業中國戰略發布
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期間,作為自動化行業知名廠商的松下電器機電(中國)有限公司舉行媒體交流會,會上發布了松下工業自動化系統事業的中國戰略和一系列重磅產品,表現出松下扎根中國自動化市場的信心與決心的同時,也向外界展現了豐碩的事業成果。
交流會伊始,松下機電株式會社產業元器件事業部的中山聰事業部長向在場媒體介紹了松下自動化的成長戰略,在強調中國市場是松下自動化最重要的市場的同時,還指出了憑借在中國積累優勢和商業模式加速賦能全球發展的全球戰略。
松下中國自動化的事業掌門人張健BU長從自動化發展沿革、隨之而來的市場環境與客戶變化,松下在戰略方向的決定等方面,結合本土開發的新產品群與行業方案實例,清晰地為大家梳理出松下自動化的發展脈絡和在中國事業的未來去向,并引出了Simple、Speedy、Suitable這三個價值提供要素。圍繞“3S”事業價值觀,松下的產品和方案開發團隊的高管們針對各自領域的戰略做了進一步闡釋。今年以來,在蘇州成立研發中心等一系列舉措標志著公司在強化本土化事業戰略上正邁出堅定步伐。
貝加萊成功舉辦2024年機器智能與創新論壇
9月24日,主題為“尋優自動化”的貝加萊2024年機器智能與創新論壇在上海JW萬豪酒店舉辦,來自機器制造商、價值伙伴、媒體共約150人參加了本次年度盛會。
活動中,肖維榮博士做了“尋優自動化”的主旨報告,他闡述了在今天地緣政治、產能過剩及價格戰下的產業挑戰,以及在極限的技術、成本及資源競爭下,自動化將如何發展,并為產業尋找“優化”之道。而貝加萊則通過在裝備制造業的深度的本地化協作、工程服務創新,在企業戰略發展、研發、運營、生態、成本多個維度為用戶提供“不斷持續優化”的解決方案。
同時,在會議當天,貝加萊也發布了Automation Studio 6.0全新的集成開發平臺,它將更為開放的應用開發、項目管理能力、數字化設計與運營等方面的升級。貝加萊為增強技術學習與交流的“貝加萊社區”,它涵蓋了問答、學習、下載、認證等便功能的在線社區,它旨在為機器與系統開發領域的工程師提供一個學習、互動的樂園。
正弦電氣擬并購騰禾電機,實現生產升級改造
近日,深圳市正弦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變更“生產基地技改及擴產項目”(擬投入金額1.05億元)未使用的募集資金5456萬元,用于收購騰禾精密電機(蘇州)有限公司100%股權以及對其生產進行升級改造,“騰禾電機生產升級改造項目”合計擬投入1200萬元。
騰禾電機是伺服電機專業制造公司,擁有一支伺服電機設計技術精湛、電機制造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目前產品主要有THA、THB、THC三大系列電機,主要應用于數控機床、雕刻機、紡織機械、高速高精度機器人、3C半導體、高性能工業母機等行業。正弦電氣與騰禾電機將在技術需求、產品應用場景緊密合作,本次交易后,將推動正弦電氣實現伺服電機快速自制,有利于公司伺服系統的技術整合,使得業務開拓中推出自有電機品牌,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更大優勢;同時,雙方能夠融合銷售、技術和供應鏈團隊,相互開發市場資源,有利于研發能力、資產質量、業務規模、盈利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向“新”求“質”,三菱電機全球首發創新型一體式控制器
在2024年上海工博會期間,三菱電機創新型一體式MELSEC MX控制器在工博會現場正式發布,作為中國首發的創新產品,這一新品一經發布,便迅速贏得了現場行業人士的廣泛關注。
三菱電機創新型一體式MELSEC MX控制器聚焦高精度運動控制、工程高效化、數字化轉型三大理念,為中國工控行業用戶帶來了性價比俱佳的產品解決方案。據悉,這款MELSEC MX控制器計劃將于明年正式上市。
三菱電機創新型MELSEC MX控制器的主打特色之一就是其集高速高精度運控功能于一體,一臺控制器即可實現順序(Sequence)、運動(Motion)、網絡(Network)三種控制。這款新型控制器搭載高性能多核CPU,大幅提升高速運算處理能力,使得系統的運動控制性能可高達128軸/1.2ms。網絡性能的飛躍式提升,是這款三菱電機MELSEC MX控制器的另一大亮點。MELSEC MX控制器最多內置三個網口,并支持高速實時的千兆工業以太網CC-Link IE TSN,這也是實現最大256軸伺服同步控制/最多連接253個從站的關鍵。
中大力德泰國智造產業項目奠基典禮暨開工儀式隆重舉行
10月11日,中大力德“泰國智造產業項目”奠基典禮暨開工儀式在泰中羅勇工業園隆重舉行。這是中大力德邁向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又一里程碑,也是中大力德全球化戰略的重要一步。
中大力德泰國智造產業項目,是泰國中大力德智能傳動制造公司落戶泰中羅勇工業園,項目用地面積約71.6畝,計劃總投資不超過3680萬美元,將依托中大力德集團公司品牌、技術、市場、資本等優勢,傾力打造成為東南亞市場的科研中心、智造中心、營銷中心,全面助力中大力德不斷夯實電機驅動、微特電機、精密減速器、機器人結構本體及一體化智能執行單元的研發制造基礎及一體化集成能力。這對于進一步完善中大力德的產品和業務布局,進一步完善泰國乃至東南亞市場的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拓展東南亞及全球市場,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臥龍包頭永磁電機產業園項目即將投產
據報導,臥龍包頭永磁電機產業園項目正在搶工期、趕進度,鉚足干勁全力跑出施工“加速度”。截至10月初,項目綜合樓主體結構、倉庫主體結構已全部完工,二次結構分別完成工程進度的95%、90%。圍墻完成80%,廠區道路完成40%,管網完成70%。3棟廠房主體工程將于10月8日完工,全部外圍基礎工程將于10月15日完工并進行驗收,同時內部裝修和設備調試入場施工。
臥龍包頭永磁電機產業園項目是包頭市打造“兩個稀土基地”招商引資的重要項目之一。該項目位于包頭機場高速以南、210 國道以東、春華路以北、朝陽路西側,占地約 200 畝,總投資12.6億元。該項目于今年3月正式簽約,4月注冊成立臥龍電驅(包頭)永磁電機有限公司,5月開工建設,12月建成投產。屆時,臥龍包頭永磁電機產業園將成為稀土高新區新開工項目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的又一典型項目。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