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文:2015年第六期

 

5000億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混凝土機械分會2015年年會近日在珠海成功召開。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指出,工程機械自給率從“十一五”期末的82.7%,提高到2015年的92.6%,基本實現產品品種全覆蓋,2015年行業總收入預計達到5000億元。

 


  9400億
     
全球管理咨詢公司埃森哲在日前最新發布的《中國能源互聯網商業生態展望》報告預測,到2020年中國能源互聯網的總市場規模將超過9400億美元,約占當年GDP的7%。除智能電網建設先行驅動的快速增長外,能源互聯網為中國直接帶動微網建設、冷熱電三聯供系統建設、屋頂太陽能系統建設、物聯網建設、智能家居系統等一系列制造產業的增長。

 

 


  26萬
     
機器人產業正在全球范圍內加速發展,國際機器人聯盟(IFR)主席ArturoBaroncelli在北京舉行的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稱,“機器人正在征服世界。”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長15%,而全球正在使用的工業機器人已超過150萬臺。今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仍然以兩位數大幅增長,銷量或將達到26萬臺。

 

 


  25%
   
 日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日內瓦發布名為《2015年世界知識產權報告:突破式創新與經濟增長》的最新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在3D打印、納米技術和機器人工程學三大前沿技術的專利申請方面表現搶眼。其中,自2005年以來,在全球3D打印和機器人工程學領域的專利申請中,有25%來自中國,這一占比為世界各國之最。

 

 


  80萬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在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透露,機器人十三五規劃初稿已經完成,目標是到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保有量達到80萬臺。2009至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以年均58.9%的速度增長,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銷量超過5.6萬臺,約占全球市場的1/4,再次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

 

 


  335.9億
     全球第二大市場研究咨詢公司MarketsandMarkets發布了“2020年前微型全球電機市場按應用、類型、技術、功耗、區域和二級市場預測報告。該報告預計微型電機市場將至從2015年的282.6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355.9億美元。

 

 


  8.417億
     據BCCResearch研究報告稱,2014-2019年,全球特種光纖市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8%,到2019年,全球特種光纖產能有望增至8.417億磅。其中,中國占增量的34%。未來5年,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新興經濟體還將迎來特種光纖這一市場的快速發展。

 

 


  50%
     日前,從第七屆中國通信光電線纜企業家峰會上獲悉,我國光電纜產能和產量占全球50%,光電纜產業自主創新和整體創新水平得到快速提高,在全球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主導地位。

 

 


 

西門子與新松深化戰略伙伴關系
     近日,西門子與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新松)達成協議,雙方將在數字化制造領域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根據協議,西門子將全力支持新松在數字化制造方面的業務發展,為其提供最新的自動化、電氣化、數字化產品以及相關支持、培訓和售后服務。未來,西門子將與新松全面合作,為其提供數字化企業軟件套件。

 


 

ABB為中國巨型起重船提供新型電力推進系統
     全球領先的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集團ABB宣布將為“華天龍”號巨型起重船改裝項目提供完整電力系統以及5臺高性能Azipod®推進器,其中包括2臺ABB創新的Azipod®伸縮式推進器,幫助該船舶全面提升靈活性、節能性和運營效率。

 


 

施耐德電氣亮相2015中國國際海事會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專家施耐德電氣今日亮相“2015年中國國際海事技術學術會議和展覽會”。作為在船舶制造領域有著百年的服務經驗的電氣設備和自動化服務商,施耐德電氣與海事領域國內外眾多企業、專家、學者匯聚一堂,交流互動,探討中國船舶制造行業的發展之路,并展示了其在船舶制造領域的船用產品設備及全能效解決方案。

 


 

羅克韋爾新一代集成架構產品組合
     羅克韋爾自動化新推出經過擴展的新一代集成架構產品組合,不僅降低了復雜程度,同時還能在用戶設計支持互聯企業的系統時,滿足其對未來產能和產量的需求。此產品組合包括:新發布的新一代Allen-Bradley控制器、圖形終端、伺服驅動器和分布式I/O系統,以及最新版本的RockwellSoftwareStudio5000和FactoryTalk軟件產品。

 


 

倍福針對風電領域發布最新的軟件技術-TwinCATWind
     在CWP2015北京風能展上,Beckhoff展出了其風電行業最新技術亮點—TwinCAT3WindFramework,它將“工業4.0”技術與Beckhoff成熟的風電行業知識完美結合于一體,在風力發電機組的工程設計方面設立了一個重要里程碑。新的軟件架構首次將數據庫直接集成到風機主控系統中,從管理和狀態機,到事件管理和數據庫連接,再到仿真等所有基本功能,它可讓制造商輕松、快捷地自行為風力發電機組編程。

 


 

匯川成立首個智能制造產業基金
     匯川技術與招科創新擬成立智能裝備與硬件產業投資基金。公司擬與深圳招科創新投資基金合伙企業合作設立招科創新智能裝備與硬件產業投資基金。匯川技術將作為智能產業基金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資金出資人民幣1億元,同時,智能產業基金將引入其他有限合伙人。

 


 

英威騰光伏助力“新常態下中國光伏投資新思路”論壇成功舉行
     近日,由中國投資協會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聯合主辦,英威騰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新常態下中國光伏投資新思路”論壇在江蘇南京勝利舉行。超過100家來自全國各自的光伏產業制造商以及上下游企業匯聚南京,共同探討新常態下光伏產業的發展現狀以及發展前景。

 


 

柏克軌道交通UPS電源植入廣州地鐵“大腦”
     近日,柏克電源從眾多國內外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駐廣州地鐵運營指揮中心,為廣州地鐵“大腦”植入最強勁的源動力。這是繼成功服務于北京地鐵、天津地鐵、成都地鐵、西安地鐵、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輕軌等重點項目后,柏克在軌道交通領域的又一標桿工程。

 


 

飛思卡爾大學計劃助力高校創新創業教育
     全球知名半導體企業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在電子科技大學隆重舉辦“2015創新創業教育研討會暨2015年度飛思卡爾大學計劃交流會”,并邀請來自電子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在內的百余位高校代表,投資以及創業企業的代表,就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題進行了研討。會議期間,飛思卡爾聯合清華大學、藍宙電子共同展示了合作開發的基于飛思卡爾MCU的開放式學習平臺。

 


 

邁信與西門子開展SINUMERIK808D開放式解決方案戰略技術合作
     武漢邁信電氣技術有限公司與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在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武大科技園,雙方簽訂了西門子數控系統SINUMERIK808D開放式解決方案戰略技術合作協議,雙方就西門子數控系統808D與武漢邁信電氣EP1CPlus高速高精伺服系統的市場對接,客戶合作,雙方各自的產品優勢進行了探討與交流。

 


 

安森美半導體收購飛兆半導體
     安森美半導體公司與飛兆半導體國際公司共同宣布達成最終協議,安森美半導體公司將以每股20美元的現金收購飛兆半導體,整項現金交易近24億美元。此次收購創造電源半導體市場上的一個全球領袖,合并收入約為50億美元,業務多元化,涉及多個市場領域,戰略重點市場為汽車、工業以及智能手機終端等市場。

 


 

維視圖像校企合作傾情演繹
     近日,維視圖像根據高職院校專業特點,與校企進行合作,安排工業視覺、自動化工程師為校企人員現場講解自動化應用。維視圖像通過三大創新實驗室“機器視覺教學創新實驗室、視覺機器人教學創新實驗室、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為參會人員呈現一場教學實訓系統的盛宴,參會人員可謂是一飽耳福。

 


 

日立推出新一代工業控制器
     日本自動化制造商日立(Hitachi)推出了新一代立足于公開標準的工業控制器,可支持物聯網。除PLC格式的控制器,日立還擁有一對基于工業電腦的系統,用于高端應用。這些控制器的主處理器具備3個LAN端口(除了標準模型),可獨立與控制器通信;控制器通過3個獨立網絡還配備更高水平信息系統。

 


 

臺達為廣東超大型電子制造企業打造供配電保障
     近日,臺達UltrOnNT系列工業級UPS成功應用于廣東著名的大型電子制造企業---信利集團,為其生產線提供延遲不低于10分鐘的可靠電源保護,為確保該公司安全高效的生產提供可靠、堅強的電力保障。

 


 

安川攜手恩nLIGHT開創機器人激光應用高端市場
     近日,安川電機有限公司與恩耐激光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共同開發銷售機器人激光切割、焊接以及遠程焊接系統的戰略合作伙伴框架協議。安川機器人與恩耐激光的核心高端技術相結合,填補一直以來空缺的機器人高端應用市場。

     此次,安川攜手恩耐啟動戰略合作項目,激光切割、焊接、遠程激光焊接的機器人應用系統銷售量2016年預計可達100套。到2017年,整個激光應用高端市場可以全面展開。中國正在全面推動傳統工業升級和改造,高端應用設備的需求也會日益遞增,安川將會啟動在華區域的多個銷售渠道進行中國市場全面性布局。

 


 

數控機床產業需調整現有結構向高端化進軍
     根據最新數據資料顯示,2015年我國數控機床產業利潤持續下滑。很多小型數控機床廠倒閉,大型機床廠也不同程度降低利潤,紛紛出臺各種優惠營銷政策,以刺激消費,維持保有化生產,要想擺脫這一現狀必須向高端化產品邁進。

 


 

“十三五”電力規劃:加快體制改革和綠色轉型
     在近日舉辦的全國煤炭交易會產業論壇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孫永安指出,今年我國電力發展呈現出減速換擋、結構優化、綠色轉型、供應總體寬松的特點。“十三五”期間,電力行業發展仍有較大空間,應加快體制上的改革創新和技術上的綠色轉型,整體電力規劃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中國五軸聯動數控機床首次出口德國
     據悉,由大連科德制造的高精度五軸立式機床,31日上午正式啟運出口德國。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王衛明表示:“這一高檔數控機床銷往西方發達國家,是中國機床制造行業的重要里程碑。”

 


 

我國自主研發無人駕駛列車將于明年底投運
     在第六屆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及裝備展上,一輛時尚、動感十足的列車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駐足拍照。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指著這輛海豚色列車對記者說:“這就是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的全自動無人駕駛列車,最高運行速度可達80公里/小時,可一次載客1200余人。”

 


 

汽車使用量提高促進新型注塑技術發展
     車的大量使用使注塑行業受益匪淺,尤其是當前輕量化趨勢發展,汽車向節能減排方面邁進,塑料成為汽車生產的重要材料,而從塑料使用的加工方法當中看,大部分的塑料制品都是使用擠塑機成型的。從注塑機的角度看,技術在逐漸發展,最近流行用超能二氧化碳對塑料進行刮炮的技術。

 


 

新能源汽車2025年突破300萬輛
     “中國制造2025”規劃中指出,到2025年中國成為制造強國,其中作為一項重要內容的新能源汽車,也明確了發展目標,即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突破100萬輛,2025年突破300萬輛。國家工信部裝備工業司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前十個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20.69萬輛,同比增長3倍。

 


 

GE與中石油建立技術研發合作關系
     11月4日,作為探索科技創新與合作新模式、共同應對低油價挑戰的又一重大舉措,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通用電氣(GE)公司舉辦“科技創新與管理高層論壇”,并簽署技術與研發合作諒解備忘,雙方將整合優勢,共同面對石化行業的深刻變革。

 


 

車聯網腳步漸進自主品牌或搭載以太網上路
     車聯網的腳步越來越近了,車企和OEM廠商都在硬件、軟件甚至系統平臺上打響了爭奪戰。如今車聯網最后一道關口也要打通了——聯網汽車內的以太網方案正在加緊布局,讓車主和乘客在汽車內即可享受方便的上網環境。

 


 

機器人“十三五”規劃成型,下一代智能機器人將“與人共融”
     近日,工信部辛國斌副部長主持召開專題會議,審議了由裝備工業司組織編制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辛國斌對規劃內容表示肯定,要求在修改完善的過程中,認識到服務機器人大有可為,要加大服務機器人的開發應用力度,“布局下一代智能機器人的研發”被寫入了主要任務中。

 


 

電機能效提升市場空間巨大
     “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很多企業仍在使用二十年前的電動機,電能浪費十分嚴重。”11月18日,在中國國際節能電氣技術與電工裝備高峰論壇上,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徐殿國說,從世界范圍看,全球每年總用電量的50%,工業用電量的60%-70%都消耗在電動機系統上,電機能效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集成式機器視覺系統破繭而出
     中國作為全球加工的制造中心,對機器視覺這一高端成像技術無外乎也有著龐大的需求量。正是在這些需求的推動下,我國機器視覺技術才得以迅速的發展,開始朝向系統化、集成化,以提供全面解決方案替代單一產品,以集成式機器視覺系統替代傳統基于PC的機器視覺系統。

 


 
機床工具制造業2015年景氣度指數權威發布
    在12月23日召開的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第七屆五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上,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惠仁向大會發布了機床工具制造業2015年景氣度指數。

    2015年行業整體景氣度指數僅為34.5%,遠低于50%的分界線,并且與2014年相比顯著降低8.8個百分點。從分行業的景氣度情況看,2015年各分行業的景氣度指數均低于2014年。其中,金屬切削機床為36%,與2014年相比小幅下降3個百分點;金屬成形機床為33.3%,與2014年相比陡降30.4個百分點(降幅達47.7%);工量具為21.4%,與2014年相比陡降29.3個百分點(降幅達57.8%);功能部件和數控系統為31%,與2014年相比大幅下降15.8個百分點(降幅達33.8%)。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三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