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數據
+60%
光通信行業市場研究機構LightCounting在最新的市場報告中指出,以太網光模塊的銷售額有望在2024年增長近60%,預計2025年也會有同樣的增長,但這一預測可能會被證明是保守的。
LightCounting 表示,“故事”的開端是2023年4月至5月,英偉達報告稱,包括光互連在內的人工智能硬件的銷售額大幅增長,在當時令業界感到驚訝。
自此之后,谷歌增加了對人工智能集群的投資,其他云計算公司也在去年年底跟進,中國企業在2024年初加快了對人工智能的投資。爭奪人工智能霸主地位的競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光通信行業是少數幾個立即受到人工智能影響的行業之一。
LightCounting指出,400G和800G以太網光模塊的銷售繼續超出預期,因為領先的供應商增加了產能,許多其他供應商也開始提供每通道100G的產品。對此,LightCounting提高了對2024年的預測,同時對2025年的預期非常高。
不過,LightCounting認為,2026-2028 年以太網光模塊的需求將有所放緩,這與該市場的歷史周期性相符。
+154%
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最新研究,在2025年各機器人大廠逐步實現量產的前提下,預估2027年全球人型機器人市場產值有望超越20億美元,2024年至2027年間的市場規模年復合成長率將達154%。其中,服務型機器人受惠于生成式AI技術,對市場的吸引力將顯著提升。
TrendForce表示,人型機器人能否邁向商用,關鍵在于體察認知、對話交流和運動執行能力的實現。人型機器人的運動執行能力取決于關鍵零組件技術,據TrendForce調查,目前人型機器人各項零組件成本占比中,以行星滾柱螺桿占22%最高,其余有復合材料件(含塑料及金屬)9%、6D力矩感測器8%,以及空心杯馬達占6%等,且零組件領域皆存在一定程度之技術壁壘。預期人型機器人的軟硬件供應鏈將與智能終端設備、工業機器人及無人機供應鏈高度重疊,目前在此三類供應鏈具備競爭優勢的供應商,未來更容易切入人型機器人市場。
目前美、中廠商積極投入與擴大人型機器人測試,許多領先廠商的產品完成度也不斷提高,如Agility Robotics開發的Digit、Apptronik開發的Apollo皆有上市規劃,Tesla(特斯拉)打造的Optimus亦計劃在2025至2027年量產上市。
+9.3%
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季度跟蹤報告,IDC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為768萬臺,同比增長9.3%,連續三個季度保持出貨量正增長。
其中,消費市場同比增長9.6%,伴隨換機周期的到來和廠商布局的深化,消費需求逐步回暖,今年前三季度出貨量呈現連續穩定的增長態勢。商用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6.3%,其中渠道備貨對增長的貢獻不容忽視,本季度實際行業需求落地并未如此樂觀,渠道庫存的增加也將對后續出貨產生一定壓力。
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排名前五廠商為:華為、蘋果、小米、榮耀、聯想。IDC中國高級分析師劉云表示,第三季度中國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繼續保持同比增長,得益于一系列促銷補貼及中低價位段產品的有效補充,市場平均單價環比下降3.2%,有效激發了消費需求的釋放。第四季度多家廠商聚焦產品配置升級、功能場景完善、系統生態優化及AI技術融合推出自身新品,為市場注入新的活力與增長潛力。
49.3%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最新發布,2024年11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49.3%,較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創出今年下半年以來新高。分區域看,亞洲制造業PMI連續3個月小幅上升,連續2個月穩定在51%及以上;美洲制造業PMI較上月有所上升,但指數仍在50%以下;歐洲制造業PMI和非洲制造業PMI較上月均有小幅下降,且指數均在50%以下。綜合指數變化,在亞洲經濟保持平穩擴張和美洲經濟恢復動能較上月回升的帶動下,全球經濟恢復態勢有平穩趨升的跡象。但歐洲和非洲經濟恢復動能仍有所趨弱。
當前全球經濟恢復動能仍呈現出一定韌性,世界主要經濟組織也普遍認為全球經濟仍將溫和增長,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最新發布的《2024貿易和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和2025年世界經濟預計均增長2.7%。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新一期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2%,2025年和2026年全球經濟增速將穩定在3.3%。
1.46萬家
2024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12月1日在上海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將成為“真金白銀”支持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參考。
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6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4萬家,科技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超60萬家。目前“小巨人”企業中近九成是制造業企業,超八成分布在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鏈上,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相關領域企業數量近5000家,超九成為國內外知名大企業的配套供應商。
“小巨人”企業平均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7%,平均授權發明專利22項,同比增長三成,遠高于同規模企業,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制修訂標準總計超5萬個。
今年,有14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進入胡潤全球獨角獸榜,占我國獨角獸企業數量的43%。
+27.17%
在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所作的“我國光伏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報告中指出,2024年1-10月光伏裝機達181.3GW,同比增長27.17%;整體保持高位裝機態勢,但增速放緩;3、4月同比增速為負,6、7、8、10月環比下降。
2024年1-10月我國光伏產品(硅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約281.4億美元,同比下降約34.5%,10月環比上升7.4%,整體持續“價減量增”的態勢。從出口產品結構來看,硅片、電池片出口額占比有所下降,組件出口額占比有所增加,硅片、電池、組件出口量三季度環比下降后,10月有所回升。
在出口市場方面,歐洲依然是最大的組件出口市場,但市場份額有明顯下降。除歐洲外,南亞、拉美、中東市場份額較大。印度、土耳其、柬埔寨為前三大電池出口市場,對印電池出口保持高位。組件出口市場多元化趨勢顯著,前十大市場以外的“其他”市場份額超三分之一,其中孕育著眾多新興市場。
167個
根據Interact Analysis的《全球鋰離子電池項目產能追蹤數據庫》顯示(僅考慮電芯工廠,不包括模組和Pack產線),2024年1至11月,全球共計規劃167個鋰電池建設項目,其中74個項目狀態正常(官宣/按期投產/建設),93個項目狀態異常(凍結、取消或延遲)。
具體到產能方面(只計算公開產能的項目情況),全球新增超1,274GWh產能官宣/按期投產/建設,超1,772GWh的產能建設延遲或取消。
全球產能追蹤指數(新增產能/狀態異常產能)為0.72,表明新增產能小于狀態異常產能。Interact Analysis認為當該指數高于1,表示鋰離子電池產能持續擴張;而指數小于1時,表明鋰離子電池產能增長放緩或出現收縮。
在區域比較中,亞太地區指數為0.79,略高于歐洲(0.68),而美洲地區則僅為0.36。值得一提的是,除中國外的亞太地區指數為6.29,呈高速擴張的態勢。
行業
“工業母機+”產需對接會暨國產五軸加工推廣會在大連成功舉辦
11月21-22日,“工業母機+”百行萬企產需對接會(遼寧)暨國產五軸加工技術與裝備應用推廣會在大連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來自主承辦方、重點領域用戶、重點高校、機床產業鏈上下游等共179個單位的300余人參會。
本次會議旨在促成機床工具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融通發展,為供需雙方搭建精準對接橋梁,在結對攻堅、應用迭代、更新升級、市場拓展等方面達成務實合作,為推動高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會議期間,發布了《國產數控機床推薦產品匯編——國產五軸機床產品手冊》、《重點領域五軸機床需求清單》和《遼寧工業母機重點產品推廣應用目錄》。
在機床工具行業企業與重點用戶企業對接交流會上,機床企業代表與用戶企業代表開展了一對一、面對面的深入溝通和交流,供需雙方對接積極、反響熱烈。
雙環傳動控股子公司環動科技科創版IPO獲受理
11月底,雙環傳動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浙江環動機器人關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環動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這也成為2024年科創板新受理的第三家擬IPO公司。
招股書顯示,環動科技是從事機器人關節高精密減速器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屬于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經過多年深耕,環動科技已成為國內產銷量領先的工業機器人RV減速器自主品牌專業制造商。
RV及諧波減速器是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核心零部件,屬于重資本投入行業。投行人士分析稱,RV減速器生產工序多、制造要求高,為形成多品種、規模化的生產制造能力,需要較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入。環動科技如若能獲得資本市場支持,將進一步提升公司規模和產能,進而為培育新質生產力、部署未來制造產業提供進一步支撐。
美國發布半導體出口管制新規,136家中國半導體公司被列入實體清單
12月2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宣布了一系列新規,規定包括對24種半導體制造設備和3類EDA工具、HBM的新管控;加上140家清單企業(中國境內136家,韓國2家,新加坡1家,日本1家)。實際上這次新規是在2022年10月的IFR、2023年10月、2024年4月的基礎上而補充的。
140家清單企業,波及集成電路全產業鏈,涵蓋各個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包括:3家EDA企業華大九天、國微芯、東方晶源;設備、材料、零部件企業共計20家,包括北方華創、芯源微、拓荊科技、中科飛測、至純科技、凱世通,華海清科、新昇半導體(企業清單附后),及上述公司的相關子孫公司;FAB工廠包括中芯國際、武漢新芯、芯恩、深圳2個FAB工廠等;可以說這次拜登政府的“收官之作”,力度之大,范圍之廣,堪稱“史無前例”,是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一次“精準打擊”。
國家標準《機器人自適應能力技術要求》(GB/T 44589-2024)正式發布
近日, 全國機器人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91)正式對外發布了國家標準《機器人自適應能力技術要求》(GB/T 44589-2024),該標準規定了機器人自適應能力在力控層面的自適應能力項、組件和能力技術要求,適用于機器人自適應能力在力控層面的技術開發、測試和評價,其它類型自適應能力參考使用。
該標準由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聯合上海非夕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起草,國內主流機器人廠商及相關領域科研院所等28家單位共同參與,是國內首個機器人自適應能力技術要求的國家標準。
“這個標準首次定義了機器人自適應能力,并詳細闡述其技術要求,是繼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之后,又一細分領域的基礎性標準。”非夕科技副總裁胡曉平對記者表示,在此之前,國內外均無機器人的自適應能力技術標準,此次標準發布后,將填補該領域的標準空白,推進國內機器人標準體系的建設。
2024光伏行業年度大會在宜賓隆重召開
12月5日,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宜賓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4光伏行業年度大會”在四川宜賓隆重召開。會議采用線上線下方式同步進行,線上觀看人次超200萬,獲得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副司長王世江出席會議并致辭,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行業要增強信心;二是要避免非理性的競爭;三是要苦練“內功”,不斷提高標準水平持續提升競爭力。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勃華作“我國光伏行業發展形勢分析”的報告。針對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王勃華名譽理事長提出了諸如加強光伏產品質量管理、優化“走出去”布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系列建議。展望行業發展趨勢,預計上調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預測,由此前的390—430GW上調至430—470GW;對于2024年我國的光伏裝機預測由此前的190—220GW調整為230—260GW。對于調高我國裝機預測的原因有三點:一是,第一批大基地項目建設完成超85%;二是,第二批、第三批大基地項目建設加速;三是,多措并舉推動分布式光伏發展。
5G應用規模化發展推進會在京召開
12月5日,5G應用規模化發展推進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對近5年來5G發展成效進行了梳理總結,并對下一階段5G應用規模化發展重點工作作出了系統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云明出席會議并講話,總工程師趙志國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5G商用五年來,我國已建成開通5G基站突破410萬個,5G網絡不斷向農村地區延伸,實現了“鄉鄉通5G”。5G已融入80個國民經濟大類,應用案例數累計超10萬個,應用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正深刻改變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治理方式。
會議強調,要以組織實施《5G規模化應用“揚帆”行動升級方案》為抓手,全力推動5G應用規模化發展,一是堅持系統推進,進一步匯聚產業政策合力;二是堅持精準施策,進一步提升基礎支撐能力;三是堅持協同發展,進一步激發應用生態活力,信息通信企業、行業應用企業、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等要深化合作,強化龍頭引領、梯隊協同,整合創新資源、加強供需對接、匯聚產業合力,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打造5G行業應用生態。
機床工具協會工具分會在長沙召開第九屆四次理事(擴大)會議
12月5日,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工具分會在長沙召開第九屆四次理事(擴大)會議,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王旭副會長、綜合辦李繼運主任到會指導,工具分會理事及會員單位代表130多人出席了會議。
總會王旭副會長作“中國機床工具行業2023年及2024年1-10月經濟運行情況報告”。報告從機床工具行業的運行環境及產業結構、全球及中國機床生產和消費情況、中國機床工具行業運行及進出口情況等方面,總結了機床工具行業的運行概況,并對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預判。
工具分會名譽理事長蕭偉鋒作會議總結。他表示,本次會議為工具分會的理事單位及成員間提供了很好的溝通交流平臺,大家一致認為,技術創新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只有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企業應做好產品市場定位,準確挖掘客戶需求,深耕終端,并找到與自身定位相當的合作伙伴,實現產學研用的協同創新。
企業
貝加萊與上海電力大學共建實訓基地
近期,上海電力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與ABB貝加萊“產教融合共建實習基地”揭牌儀式隆重舉行,來自上海電力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劉莉教授和貝加萊大中華區技術總監于蓉蓉博士共同參與并為基地揭牌。
ABB貝加萊大中華區技術總監于蓉蓉博士表示:“ 上海電力大學自動化工程學院,聚焦于電力與新能源領域的人才培養,并且深入到發電、輸配電、用電的全流程自動化中,在業界具有非常強的影響力。ABB貝加萊始終關注清潔能源領域的技術創新,與上海電力大學的合作,會讓雙方通過產教融合,為產業培養人才,并最終提升能源領域的自動化水平。”
據介紹,該實訓基地將通過校企間的“專家講堂”、“企業實習”、“工程宿營培訓”等多種合作模式來開展校企合作,旨在增強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接受產業的工程師訓練、增強工程思維、開闊視野,并能夠到ABB貝加萊及合作企業進行見習與實習。
臺達與漢鐘精機簽署合作協議共建產線-物流倉儲協同項目
近日,上海漢鐘精機股份有限公司與臺達于漢鐘精機興塔廠區簽訂合作協議。臺達將為漢鐘精機興塔廠的真空泵自動化生產線提供立體倉儲及車間全流程智能物流線一體化解決方案。此舉旨在實現生產線與物流倉儲協同升級,從而進一步推動智能工廠的建設步伐。在簽約儀式上,漢鐘精機副董事長柯永昌、臺達集團-中達電通總經理宮鴻華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協議。
上海漢鐘精機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流體機電設備研發與生產的設備制造企業,以卓越的螺桿式壓縮機和真空泵在行業處于領先地位,并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
臺達集團-中達電通總經理宮鴻華表示:“漢鐘精機作為行業領導企業,為流體機電產業所做的貢獻有目共睹,臺達很榮幸能夠參與其中。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持續的技術創新、快速的市場拓展,都需要企業進行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臺達作為智能制造的堅定實踐者,將憑借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持續為漢鐘精機提供創新的技術和解決方案,攜手開拓新局面。”
雷賽智能擬不低于5億元投建打造人形機器人產業新引擎
雷賽智能12月2日晚間公告,11月29日,公司與東莞濱海灣新區管理委員會簽訂《項目投資協議》,協議約定公司擬投資不低于5億元在東莞濱海灣新區建設雷賽智能華南區域總部及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研發智造基地項目。
雷賽智能表示,本次擬在東莞濱海灣新區投資建設華南區域總部及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研發智造基地,符合公司長期“智能制造”主航道+“移動機器人”輔航道的戰略規劃,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整體智能制造生產能力,提升公司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研發水平,增強產品市場競爭力。同時通過建設華南區域總部,將有助于進一步優化公司華南區域業務布局,打造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新引擎,推動公司實現可持續高質量長遠發展。
此前在談及機器人業務的進展時,雷賽智能表示,目前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戰略布局進展順利,“公司成立的上海雷賽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高密度無框力矩電機、空心杯電機及配套的微型伺服系統等人形機器人零部件及模組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并已實現了FM系列高密度無框力矩電機的成功量產。”
匯川技術&北京東城區政府簽訂匯川集團北方總部項目合作協議
近期,匯川技術與北京東城區人民政府在匯川技術蘇州基地進行匯川技術北方總部項目合作簽約。
北京東城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曹志平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北京市東城區,作為北京市的中心城區,也是首都的核心功能區,匯川技術北方總部選擇落戶東城區,無疑具有極為深刻的現實意義與深遠的歷史意義。北京東城區委區政府將全力以赴地做好匯川技術北方總部下一步落地的服務保障工作,希望雙方的合作能夠長長久久,共同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匯川技術集團董事、副總裁周斌也表示,匯川技術決定在北京設立北方總部,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戰略決策。匯川技術源于深圳,興于蘇州,在布局全國的戰略中,以北京為核心的北方地區無疑是整個戰略版圖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
偉創電氣榮獲《人形機器人用空心杯電機技術要求》團體標準起草單位證書
近日,偉創電氣微信公眾號發布信息稱,偉創電氣依托在機器人執行機構大配套領域的成熟技術積累,正式成為《人形機器人用空心杯電機技術要求》(T/CIET653-2024)團體標準的起草單位。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偉創在機器人研發技術領域的高度認可,更是對其在行業中引領地位的權威肯定。
該《人形機器人用空心杯電機技術要求》團體標準是由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標準化工作委員會聯合通標中研標準化技術研究院共同組織,旨在加快推動我國人形機器人技術在農業、物流等重點行業應用落地,提升人機交互、靈巧抓取、分揀搬運、智能配送等,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次獲頒《人形機器人用空心杯電機技術要求》團體標準起草單位證書,標志著偉創電氣在推動空心杯電機技術發展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埃夫特機器人超級工廠項目獲蕪湖市國資委同意
12月3日,埃夫特披露公告稱,蕪湖市國資委已經原則同意埃夫特投資建設機器人超級工廠暨全球總部項目。
此前在7月31日晚間,埃夫特宣布擬投建埃夫特機器人超級工廠暨全球總部項目,預計項目總投資不超過19億元,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和自籌資金。項目將分兩期建設實施,一期工程建設期24個月,建設金額預計占總投資金額的60%~70%,一期建設完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5萬臺高性能工業機器人;二期建設周期為31個月,建設金額預計占總投資金額30%~40%,二期建設完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10萬臺高性能工業機器人。
埃夫特表示,隨著近年來市場對國產工業機器人需求的快速增長,公司現有廠房原設計規劃產能為年產1萬臺工業機器人,預計在未來的3~5年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此外,公司布局的部分機器人產品及新型結構機器人等對潔凈度、產線裝配工藝等有較高要求,現有廠房空間及現有產線已不能滿足相關產品生產需求。
英威騰榮獲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
近日,2024 年度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學技術獎名單重磅揭曉。經過嚴格評審與激烈角逐,由英威騰參與的“高可靠高適應性永磁電機無傳感器驅動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成功榮獲“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本項目由哈爾濱工業大學牽頭,眾多企業共同參與。主要聚焦高性能無速度傳感器、無電解電容、同步電機在線參數辨識等關鍵內容的研究。此次獎項的獲得,再度彰顯了英威騰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強大研發實力。
英威騰目前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圳市工程實驗室、深圳市企業技術中心、深圳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深圳市重點企業研究院等機構,承擔了多項國家、省、市科技項目,多項技術達到國內外前沿水平。英威騰時刻關注客戶需求,瞄準行業技術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大量技術創新研究,對行業技術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