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文:劉寶紅2022年第一期
采購干很多事,但究竟什么事情最重要?答案是:確保有料。不信,問問那些被開掉的采購,看有多少是因為砍不下價格,有多少是因為催不來料而生產線“短線”了。要知道,采購的最本質任務,就是滿足內部客戶的需求,最直觀的就是他們要什么,我們有什么。離開了確保有料,“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有多好的價格都是白搭。
在美國,有句俏皮話說,沒有人因為買了IBM的東西而被開掉(Nobodygets fired by using IBM)——IBM的東西最貴,但IBM的東西也最好。如果IBM的東西都解決不了問題,那是因為這個問題難,而不是采購問題。我說這個,并不是說大家隨便花錢;而是強調,采購成功的最終標志不是省錢,而是解決內部客戶的問題。
要知道,采購的首要任務是花錢,而不是省錢。你知道,要把錢花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為什么在很多企業,采購的第一要務變成了省錢?很簡單,當采購花不好錢的時候,首要任務就變成了省錢。也就是說,采購的能力決定了他做什么。這話比較費解,讓我來舉個例子,那就是最低價中標的例子。
人人都知道,最低價中標很糟糕,因為一分錢一分貨:你偶然可以便宜買到好東西,但就大概率而言,最低價買到的肯定是最糟糕的。這點老板們難道就不知道嗎?這些人做了一輩子的生意,怎么能不知道呢?那為什么他們還是要最低價中標呢?根本原因,在我看來,是因為采購花不好錢:當你花不好錢的時候,就得省錢。
就如前文講過的,采購能力不夠,沒法有效評估供應商,不能客觀統計供應商的實際績效,其實是不知道供應商的好壞的,比如質量和交付。這時候老板面臨兩個選擇:一種選擇是給采購很多錢,但因為采購“不識好歹”,沒法有效選擇供應商,花了很多錢,還是買來一堆爛貨;另一種選擇呢,就是花最少的錢,買一堆爛貨。如果你是老板,你會怎么辦?既然采購沒能力把錢花好,那就最低價中標,先把錢省下——采購的首要任務變成了省錢。
可以說,采購處于哪一個階段,做什么事,其實都取決于采購職能的能力,而不能動不動就往領導不重視上扯。想想看,領導不重視的話,為什么要選自己最信任的人負責采購?領導不重視采購,為什么董事長半夜還在簽訂單、批合同?你得從采購的能力上找答案。企業讓采購做的,都是基于采購有能力做的。如果采購只會催貨、砍價,那不讓你催貨、砍價,你還能干什么?這也是為什么,在很多公司,工程師在找供應商,因為采購沒能力,找不到需要的供應商,設計工程師不找,誰找?
當然,有人會說,領導真的重視的話,為什么不給采購部足夠多的資源?這部分還是個采購的問題:你得能夠向領導解釋,為什么需要這么多的資源來提高組織、流程和系統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又能轉換成多少產出。比如說有一個首席采購官,空降到新公司,就做了細致的分析,說老板,你給我x萬的資金,我來設立什么崗位,雇多少人,整合供應商,供應績效提高多少,采購降本多少。結果他拿到了想要的資源,整體提高了采購職能的能力,給公司做出了更大的貢獻。
而很多采購部門的老總呢,根本沒有能力做這樣的分析,因為他們很多是“三無”背景,本身就不知道這采購究竟怎么才能做好。他們向老板要資源,能拿到嗎?你不能怪老板:老板最重要的決策是資源分配,而人人找老板,都是向他要資源;作為需求提出者,你得解釋清楚為什么。
你不能像有個小姑娘跟我要時間一樣,一筆糊涂賬。有一次,一個女孩子微信我,說能打電話嗎,她有些問題。我在度假,就說正在陪家人,不方便。她又問,那度假結束了呢?我說還是不行,因為我就回美國了。這不是我沒時間,根本原因是她的要求不明確。拒絕一個人總是件糟糕的事,我也不好受,就給她微信解釋:你也不說你究竟問哪方面的問題,也不知道要多少時間,這就如別人找你借錢,既不告訴你借多少,也不告訴借錢干什么,只問你借不借,你會怎么答復他呢?
【實踐者問】超過一定金額,公司規定必須招標。招標使公司坐享充分競爭的成本優勢,但供應商惡意競爭,劣質低價中標者產能不夠,無法響應大規模送貨影響生產;戰略供應商的保供能力強,質量穩定,但報價高,所以沒法中標。不走招投標流程,則又面臨合法合規問題。怎么辦?
【劉寶紅答】這個問題很普遍,可考慮從兩個方面來解決。
其一,設定入圍“門檻”,不達標者不得投標,比如資質、規模、技術水平、質量管理評估,以及歷史績效等(如果有的話)。這樣把那些劣質的競爭對手剔除,剩下的是戰略供應商和優選供應商,大家處于類似地位,而且形成實質性競爭。
其二,客觀量化價格以外的因素,比如交付、質量、服務等。有個房地產公司就是這樣做的。因為中建的幾家總包商歷史質量穩定,交付可靠,他們允許這些企業的價格比一般競標者高3%。這里的關鍵是能夠客觀量化供應商績效,恰恰是管理粗放企業的“軟肋”。沒有這樣的能力,那就只能最低價中標,繼續在現在的泥淖里打滾。
【實踐者問】劣幣驅逐良幣:優質供應商的保有率低,為什么?
【劉寶紅答】劣幣驅逐良幣,優質供應商被系統淘汰,根本原因是沒法客觀量化優質供應商價格以外的績效,比如質量、交付、服務等。沒法量化的,就沒法管理。供應商選擇就只能基于能夠客觀量化的指標,即價格,而優質供應商在價格上是沒法跟劣質供應商競爭的,于是被系統淘汰。
這就有點像硅谷和深圳的餐飲業:在這兩個地方,中餐館普遍是便宜,而且是足夠的便宜,但爛也是足夠的爛,質量不好,服務差。根本原因是這兩個地方太年輕,文化積淀少,消費者普遍沒有意識到價格以外的價值,不愿意為價值買單,而服務好、質量好的餐館的價格注定下不來,就被淘汰了。上海就相對好點,因為文化積淀深,小資階層較強大,意識到價格以外的價值,并且愿意支付相應的價格,所有就有很多有情調的小餐館能存活下來(當然,這完全是個人所見)。
注:劉寶紅,供應鏈管理暢銷書作者,“供應鏈管理專欄”創始人,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MBA。他的暢銷書包括《供應鏈管理:高成本、高庫存、重資產的解決方案》《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一個實踐者的角度》《供應鏈管理:實踐者的專家之路》。十多年來,他一直在美國研究和實踐供應鏈管理,經常往返于中美之間,培訓本土采購、計劃與供應鏈管理人才,幫助本土企業提高采購與供應鏈管理水平。如欲聯系他,可電郵bob.liu@scm- blog.com,或訪問他的網站(www.scm- blog.com)查詢最新培訓信息。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