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伺服市場研究報告

文:睿工業2019年第四期

產品定義

伺服系統(ServoSystem)是指:用來精確地跟隨或復現某個過程的反饋控制系統。伺服系統使物體的位置、方位、狀態等輸出被控量能夠跟隨輸入目標(或給定值)的任意變化的自動控制系統。下圖是一個伺服系統的主要構成部分:

伺服系統的主要構成部分.png

其中,指令裝置是指對伺服系統發出控制指令的裝置,我們稱為伺服控制器。目前伺服控制器主要有如下類型:

基于PLC控制:目前主流的配置是PLC主控制器+專用伺服模塊。對于一些精度要求不高的場合,只用PLC的主控制器即可完成伺服控制,但對于一些高級伺服場合,例如需要圓弧差補和線性差補等功能,則必須配有專用伺服模塊。

基于PC的控制卡(PC-Based):基于PC的伺服卡類產品,具有計算能力強的特點,能夠實現復雜的伺服功能。而且可以根據用戶的特殊需要而定制功能。

專用控制器(SpecialController):為某些特定行業或應用所采用的控制器。例如CNC行業,具有專門的數控系統作為控制器。

本報告中只對伺服控制器做一般概念介紹,而不做具體分析。

而對于上圖方框中的伺服系統,則是本報告的重點研究對象。一個典型的伺服系統包含有伺服驅動器和伺服電機,以及伺服反饋裝置(編碼器)。目前編碼器通常嵌入于伺服電機。

伺服系統.png

表:伺服產品定義及產品歸類

伺服產品定義及產品歸類.png

數據來源:MIRDATABANK(www.mirdatabank.com)

根據驅動電動機的類型,可將其分為直流伺服和交流伺服;根據控制器實現方法的不同,可將其分為模擬伺服和數字伺服;根據控制器中閉環的多少,可將其分為開環控制系統、單環控制系統、雙環控制系統和多環控制系統;根據機床中傳動機械的不同將其分為進給伺服與主軸伺服。

高端、中低端定義

高中低端的判別有兩種維度:

從表象來看,由伺服產品的產地、價格、應用行業決定。

從本質來看,由伺服產品的定位精準度、性能、穩定性決定。定位精準度跟編碼器的選擇有關,性能跟驅動硬件的運算能力和程序源價值有關,穩定性跟電機材質及零部件有關。

反之,定位精準度、性能、穩定性也決定了伺服產品的應用行業和價格。

時間定義

報告中所有數據均基于自然年,即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對于一些國外的供應商,財政年度和自然年不相符的,我們將數據調整為自然年的數據,并將市場數據拆分到四個季度當中。

業績單位定義

本報告中自動化產品的業績單位均為百萬人民幣(MRMB),不含稅。

地域定義

調研區域僅限于中國大陸地區,不包含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

該報告中所定義的市場只針對大陸地區用戶,并在大陸地區實現銷售收入的市場,包含出口設備上使用的產品及在大陸地區采購零部件,不包含隨國外設備一起引進的產品形成的市場。

本次調研地域市場細分我們主要劃分為五大區: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南,具體省份分布如下:

表:區域劃分

區域劃分.png

區域劃分1.png

行業定義

本次調研的行業主要參照國家統計局和行業協會的定義。由于伺服產品的應用帶有鮮明的OEM行業特點,因此本報告我們主要針對OEM市場進行行業劃分。

表3:OEM行業定義

OEM行業定義.png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伺服整體市場分析

A.2016~2021年中國伺服整體市場分析

A-1.2018年中國伺服市場仍保持增長勢態,但增速大幅度放緩。

2018年業內對于制造業企業利潤修復能否持續有爭議,加上中美貿易戰的全面爆發、國家債務沉重、社會融資難、原材料漲價等方面的影響,下游市場投資謹慎、觀望情緒加濃,OEM市場迅速降溫,導致伺服的需求增速大幅放緩。

表1:中國伺服市場規模增長預期(2016-2021E)

中國伺服市場規模增長預期.png

數據來源:MIRDATABANK(www.mirdatabank.com)

A-2.2019年伺服市場將出現下滑,2020~2021年將有轉機。

根據目前的形式MIR推測,2019年中國伺服市場的增速將進一步走低甚至負增長,原因:

大環境層面:2018年第三季度以來中國制造業市場開始走低,四季度更糟糕,從目前2019年Q1的情況來看,2019年的情況也不會樂觀。

進出口層面:中美貿易戰不穩定,局勢不明朗,影響下游用戶的投資信心。

行業應用層面:伺服用量大的機床行業,整體來看持續走低;工業機器人行業,受EU端投資放緩的影響,2019年增長乏力;電子行業,龍頭企業蘋果在中國大陸的發展不及預期,且一直受到國產廠商的排擠,2019年的投資繼續減少,國產廠商基于5G新技術會有一波投資,但5G畢竟還未商用,帶動效應有限;鋰電行業,受雙積分政策帶動,2019年預計樂觀;其他的包裝、紡織、印刷等傳統行業,在2019年的經濟壓力下或將呈現下滑狀態。

2020-2021年,隨著5G的逐步商用、3C技術更新、機器換人需求增加,中國伺服市場將會出現新一輪增長。

B.2018年中國伺服市場規模細分

B-1.2018年中國伺服市場規模細分-分供應商

2018年伺服市場增長形勢沒有2017年火爆,相比2017年增速大幅放緩。

在2018年的伺服市場中,前三名仍被日系伺服品牌牢牢占據,日系伺服安川占比14.9%,排名第一位,緊隨其后的是松下和三菱。

表2:2018年中國伺服系統主要供應商業績與市場份額

2018年中國伺服系統主要供應商業績與市場份額.png

數據來源:MIRDATABANK(www.mirdatabank.com)

B-2.2018年中國伺服市場規模細分-分歐美系/日韓臺系/本土系

2018年份額占比最高的日臺系廠商業績普遍下滑,跟其優勢的電子、機床等行業不景氣有關;歐美系廠商份額略有增長,最具代表的是西門子,2018年西門子在包裝、鋰電等行業的增長較為明顯;大環境退溫的背景下,國產伺服依然增長迅速,在紡織、鋰電、工業機器人、電子、物流等多個行業替代外資市場,份額提升較多。比較典型的是匯川、埃斯頓,國產伺服共同特點是:①價格競爭力強;②伺服技術水平不斷提升;③在特定行業的定制化機型開發上做得比較好。

圖:2018年中國伺服市場規模細分-分歐美系/日韓臺系/本土系

2018年中國伺服市場規模細分.png

數據來源:MIRDATABANK(www.mirdatabank.com)

B-3.2018年中國伺服市場規模細分-分下游應用行業

伺服產品主要用于OEM市場,其中機床工具、電子機械、紡織機械、包裝、工業機器人、鋰電池等行業是伺服的主要應用市場。

2018年中國通用伺服市場增速大幅放緩,紡織、包裝、紙巾、激光、液晶等多個行業相對于2017年增速平緩;工業機器人、鋰電池等伺服用量大的新興行業發展不及2017年火爆;機床、電子、橡膠、印刷等多個行業對伺服的需求量出現下滑。

表3:2018年中國伺服市場規模—分行業

2018年中國伺服市場規模—分行業.png

數據來源:MIRDATABANK(www.mirdatabank.com)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三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