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成功舉辦。在這次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都談到了人工智能。
馬云:“我來給大家講講AI有多重要。”
第四次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的馬云分享了三個觀點,這三點都談到了技術與人的關系:
第一點,未來30年,互聯網將會無處不在。未來30年數據將成為生產資料,計算會是生產力,互聯網是一種生產關系。未來30年,互聯網將不再是互聯網公司的互聯網,互聯網是所有人的互聯網。
第二點,對網絡空間、對數字經濟擔心不如擔當。馬云認為,有了新的技術,人反而能工作的更有尊嚴、更有價值、更有創造力。人可以操作機器,但機器不能操作人,人的潛力遠在機器之上,而只有讓機器幫我們做了更多沒必要自己做的事情,人的潛力才能挖掘出來。
第三點,他談到了生產關系。在新時代、新機遇,數字經濟將重塑世界經濟,世界經濟將會有新的模型,不僅僅是在中國,全世界都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
馬化騰:“別光說了,我先給大家看看我做了啥吧。”
馬化騰把演講概括為三個方面:
第一個是創新。騰訊在今年成立了公司級的人工智能實驗室AILab,并在美國西雅圖設立首個海外實驗室。他們正在同更多的醫院進行合作,現在的他們可以利用AI和大數據的能力,讓機器篩查和分析醫學影像,來輔助診斷。
第二個是附能。這個說法更像是騰訊前兩年提出的“連接器戰略”的升級版,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幫助線上線下打通成為一體。
第三個是治理。馬化騰在去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提到了騰訊在信息安全、打擊網絡電信詐騙上與政府、行業和合作伙伴的共建共治模式。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
李彥宏:“我來告訴你為什么他們都在談AI,我們還要AllinAI。”
李彥宏認為在人工智能領域,成長動力和互聯網一摸一樣,主要是這三個:
第一,人口。雖然所有人都在上網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開始接入人工智能系統和人工智能產品。
第二,算力。人工智能對算力的要求上升了一個臺階,這意味著現在性價比已經很高的云服務需要重新設計,重新創新。
第三,數據。在非人工智能時代,數據對互聯網企業的發展也至關重要,但對數據的利用往往是粗放的。
(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