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文:中國傳動網 編輯部2020年第四期
國內
小米建未來工廠
近日,雷軍的小米10周年演講被廣大網友稱為“史上最成功的小米發布會”。在演講的下半場,產品發布過程中,雷軍自豪地宣稱本次Mi10Ultra透明版不僅是小米設計,還是小米自己制造的。
小米終于有了自己的智能工廠。去年11月份,雷軍就已經爆料了小米自建試驗工廠的進度。據雷軍介紹,小米在北京亦莊小米產業園建了一座未來工廠,專門生產小米旗艦手機,產能100萬臺,大規模使用自動化產線、5G網絡、機器人、大數據、云服務平臺等技術,效率極高,每分鐘生產60臺(也就是每秒1臺),效率要比傳統工廠提升60%以上,2019年12月底投產。
海柔創新完成過億元融資
近日,物流倉儲機器人科技企業海柔創新完成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源碼資本領投,老股東華登國際、零一創投跟投。加上去年完成的由華登國際領投,老股東百世物流跟投的A輪融資,兩輪融資金額過億。9月3日,海柔創新發布新一代伸縮升降料箱機器人庫寶HAIPICK A42T,靈活覆蓋0.25m至6.5m立體存儲范圍。
海柔創新于2016年底在深圳成立,專注于箱式倉儲機器人系統研發設計與方案規劃。旗下貨箱到人系統包括庫寶機器人HAIPICK、軟件系統HAIQ及工作站等,可實現物料的揀選、搬運與分揀,服務于有柔性自動化改造需求的物流倉庫和工廠。
高仙機器人獲1.5億人民幣B+輪融資
9月2日消息,高仙機器人宣布完成1.5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由博華資本、中信建投資本領投,藍馳創投、遠翼投資、KIP中國、鵬博恒泰跟投。本次融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和規模化落地。
高仙機器人成立于2013年,主要研發智能清潔機器人,是行業內最早提供SLAM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在全球3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落地項目超過1000個,七年間累計運行里程超過1億公里。目前,高仙主要有6條產品線,產品功能覆蓋塵推、吸塵、清掃、洗地、拋光等主流商業清潔應用,可以為每個落地場景靈活搭配各種設備組合。
國內首套煤礦智能快速掘進機器人系統下井投用
9月10日消息,總長約100米、高4.5米,重達400噸的國內首套煤礦智能快速掘進機器人系統在陜煤榆北煤業投用。6月23日,陜煤榆北煤業有限公司聯合西安科技大學、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研制的煤礦智能快速掘進機器人系統正式發布。8月20日,機器人系統完成地面組裝調試后入井。小保當公司一號煤礦快速組建了一支掘進技術攻關團隊,累計對設備開展了8大類160多項技術改造,同時增加了作業人員的操作空間,使作業過程更安全高效。
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有望超40億美元
近日,據中國電子學會數據,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已占全球市場25%以上,2020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0億美元。從2019年的數據來看,服務機器人占機器人市場比重約32%,且市場規模增長是最快的。這體現出服務機器人追趕工業機器人的勢頭越發積極,未來有望成為機器人領域的主要增長點。服務機器人市場與產業能夠取得如此快速的發展,背后有著多重關鍵因素的影響,一是人工智能的崛起,二是市場需求快速擴張,三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廣州將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日前,科技部致函廣東省政府,支持廣州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文件指出,試驗區建設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廣州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新路徑新機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示范引領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
科技部明確,廣州要充分發揮在人工智能科教資源、應用場景、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優勢,建立高水平研發體系,聚焦醫療健康、高端制造、汽車交通等重點領域,加強技術集成和融合應用,提升產業智能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同時,完善政策法規體系,構建高水平人工智能開放創新生態。
中信重工智能機器人列裝全國30余個省份
9月7日消息,在四川省瀘州市,由中信重工開誠智能公司研發生產的45臺特種機器人正式交付當地消防部門。以此為標志,中信重工智能機器人已經列裝包括沿海和中西部地區的全國30余個省份,成為中國先進制造業一張閃亮的名片。
高川自動化聯合深圳技術大學成立實驗室
近日消息,深圳技術大學高川智能控制實驗室揭牌儀式暨高川自動化新品發布會,在2020智博會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召開。深圳技術大學聯合高川自動化,共同成立深圳技術大學高川智能控制實驗室(簡稱:高川實驗室),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飛速發展和產業調整與優化、產業重組與升級提供技術支持和人才輸送。同時,高川自動化發布集運動控制和網絡通訊技術的PCle運動控制卡,該控制卡可控制1到10軸脈沖/模擬量伺服電機,同時支持Ether CATIO模塊擴展,為用戶提供了多軸數、多IO點數的脈沖/模擬量/總線控制解決方案。
實在智能半年連續完成兩輪近億元融資
9月7日消息,實在智能半年內連續完成兩輪、近億元人民幣融資,強勢進入RPA賽道頭部。領投方分別為松禾資本及賽智伯樂,中贏基金、聚數銀等跟投。據悉,本次融資將主要應用于AI技術創新、產品迭代優化與市場復制推廣。
實在智能是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致力于通過AI+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打造應用于各行業的智能軟件機器人,即“章魚·數字員工”。可覆蓋常見政府、企業客戶計算機軟件應用場景,提供全新的數字員工及數字化轉型整體解決方案,實現提質降本增效。
2020年華為開發者大會:宣布鴻蒙OS2.0開源
9月10日消息,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在東莞松山湖開幕。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發表主題演講,并正式發布鴻蒙OS2.0。余承東表示,今年12月份將面向開發者提供鴻蒙2.0的beta版本,明年華為智能手機將全面升級支持鴻蒙2.0。此外,從9月10日起,鴻蒙OS將面向大屏、手表、車機等128KB-128MB終端設備開源。2021年4月將面向內存128MB-4GB終端設備開源,2021年10月以后將面向4GB以上所有設備開源。值得一提是,全新發布的EMUI11搭載鴻蒙OS核心的分布式技術,實現與更多IoT設備交互。
格力集團與小米集團強強聯合
9月3日,格力集團與小米集團、中信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格力集團出資35.45億元參與投資和管理由小米集團發起的小米產業基金。
此次合作將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核心裝備、前沿科技等領域的小米生態鏈和優質供應商進行布局,借助小米集團在產業領域的豐厚積累以及格力集團作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的資金和平臺優勢,深入對接和引進小米生態鏈企業。
京東數科新增“測謊機器人”專利
近日,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新增“測謊機器人”專利,申請日為2020年3月,公開日為2020年9月,專利類型為外觀專利。此前媒體報道,京東數科擁有名為“京東心鏡”的智能測謊產品,可以用于信貸風控領域,還可以用于安防、員工情緒管理和招聘等領域。2020年1月9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京東數科以市值1330億元位列第43位。
綠的諧波打破國際壟斷
被稱為“機器人關節第一股”、“機器人減速器第一股”的綠的諧波8月在科創板上市。公司經過多年持續研發投入諧波減速器已實現規模化生產,打破國際品牌在機器人用諧波減速器領域的壟斷,并實現批量出口,產品技術實力和性能均居于行業前列,當前全球市占率約6%,客戶覆蓋了新松機器人、埃斯頓、新時達、優必選、UniversalRobots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及制造商。
海目星激光登陸科創板募資8億
近日,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舉行敲鐘儀式,正式登陸科創板,股票簡稱海目星激光。為進一步提升產能,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海目星此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8億元,投入激光及自動化裝備擴建項目和激光及自動化裝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激光及自動化裝備擴建項目產品為激光及自動化成套裝備,擬投資人民幣60,900.00萬元,用地面積2.8萬平米。項目建設周期從2021年開始,共24個月。項目建成后,公司將新增激光及自動化成套裝備產能220臺套,其中高速激光制片機120臺套,干燥線80臺套,裝配線20臺套。
湖北省出臺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日前,湖北省印發《湖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總體規劃(2020—2030年)》(下稱《規劃》)。根據《規劃》,預計到2022年,湖北省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2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500億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8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2萬億元,形成50家以上國內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企業。
在2017年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后,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成都、陜西等省市相繼出臺人工智能相關發展規劃,爭相搶占新興產業發展制高點,培育地區經濟發展新動能。
國外
OpenAI實驗室推出語言生成器
近日,OpenAI實驗室推出的語言生成器——GPT-3在《衛報》發專欄文章。GPT-3是OpenAI所創建的GPT-n系列中的第三代語言預測模型。GPT-3于2020年5月推出,并在2020年7月進行beta測試,GPT-3的完整版本擁有1750億個機器學習參數,它可以利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生成類人文本。在GPT-3發布之前,最大的語言模型是微軟的圖靈NLG,它在2020年2月被引入,有170億個參數的容量,相比GPT-3,容量要少10%。
AI聊天機器人促進非洲東部農業發展
借助一個名為Arifu的聊天機器人平臺,來自肯尼亞、贊比亞、盧旺達、坦桑尼亞、尼日利亞和烏干達的農民和農村企業家通過發短信給互動聊天機器人來學習金融和農藝學。無論是通過文本短信還是通過聊天應用程序,短信仍然是最流行的通信方法之一。Arifu在這方面提供了額外的改進,用戶而無需訂閱互聯網或通話即可以從手機中獲取信息和反饋。在非洲,這項技術通過使組織易于通過基本電話將知識和技能傳遞給大眾來進行教育,農業甚至農村企業家精神變革。
IronOx籌集2000萬美元發展機器人溫室操作
據外媒報道,機器人農業公司Iron Ox近日宣布完成2000萬美元融資。公司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布蘭登?亞歷山大(Brandon Alexander)表示,這筆資金將用于在加利福尼亞州和美國其他地區開設其他機器人種植設施。這筆資金還將用于雇用其他機器學習和機器人專家以及與植物合作的種植者和科學家。
IBM推出新型工業化學機器人
據悉,IBM已經推出了一種名為RoboRXN的新型工業化學實驗室機器人,稱其為“第一個可遠程訪問的自治化學實驗室”。這家IT巨頭表示,RXN機器“正在通過將其轉變為高科技業務來革命化工業化學”。
RXN將人工智能、自動化和云計算相結合,使化學家免于繁瑣的重復任務,從而為設計和創新留出了更多的時間和空間。RoboRXN從逆向合成開始,并使用預先構建的AI模型,生成用于對自動化硬件進行編程的指令列表。
發那科預計產量提升300%
據日經新聞報道,作為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發那科將在2021年內增產至原來的3倍。據悉,發那科將增產6月上市的最新機型“CRX系列”。具體數量沒有公開,但將使總部工廠(山梨縣忍野村)的月產量到2021年提高至現在的3倍,將采取延長生產線運行時間等舉措保證產量。
亞馬遜在美推出商業無人機快遞服務
近日,美國聯邦航天管理局(FAA)宣布將亞馬遜旗下指定為“航空公司”,這意味著亞馬遜可以進行試點計劃,從而在美國推出商業無人機快遞服務。在獲得FAA批準后,負責Prime Air的亞馬遜副總裁David Carbon在聲明中表示,此次認證是Prime Air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表明了FAA對亞馬遜無人機快遞服務的運營和安全程序充滿信心,這種服務將來會把包裹送到世界各地的客戶手中。
可注射入人體四腳機器人“大軍”問世
8月26日,最新一期《自然》雜志發布了由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創造的首個含半導體元件的行走微型四腳機器人,該機器人尺寸小于0.1mm(約為人頭發寬度),可通過激光控制其腿部行走。這種微型機器人大約有5微米厚、40微米寬、40到70微米長,可由標準光刻工藝制造而成,并能夠進行大規模生產,一個4英寸的硅片可同時制造約100萬個這種機器人。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