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 2020 工博會: 四大趨勢引領自動化行業變革

文:中國傳動網 肖瀅2020年第四期

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的5.1館和6.1館,西門子、博世力士樂、菲尼克斯、三菱電機、歐姆龍、施耐德、臺達、SMC、費斯托、新時達、鳴志、步科等眾多自動化行業領先企業帶來了智能制造領域的核心技術與高端產品。

1.jpg

在7.1館和8.1館,這里不僅匯集了有“機器人四大家族”之稱的ABB、發那科、安川和庫卡,還有埃斯頓、新時達、艾利特、節卡、新松、錢江機器人、哈工智能、梅卡曼德、斯坦德、川崎、愛普生、雅馬哈等國內外機器人企業一一亮相。這場自動化行業的盛會,經歷了疫情的大浪淘沙,顯得更加難能可貴。各企業在展示過硬技術,秀出雄厚實力的同時,也正在指引自動化技術的變革方向。

四大家族市場地位穩固

在8.1館,ABB、發那科、安川和庫卡展出的新技術新產品不勝枚舉,一再出人意料,展臺人流如織,足以驗證其在國內市場的穩固地位。頂級產品之間的較量,常常難分伯仲,但是國產機器人與之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

本屆工博會,安川展出了至今為止最多的演示機數量,新穎的產品展示令人眼前一亮。商用車白車身焊接演示工位、乘用車噴涂演示工位位列展臺正中,異常醒目。在車身附近有限空間內,多臺機器人同時工作,定位精準,配合協調。安川的高速產品檢測系統,利用離線仿真軟件MotoSimEG-VRC高級版功能,實現超高速產品檢測,其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PCB加工檢測系統通過在AGV上放置機器人并搭配視覺相機,能夠實現無停頓地對工件進行精準的取放作業,縮短了作業時間。加工機上也使用了安川的電機和運動控制器,從而實現了精確的傳動控制。

2.jpg

3D自動軌跡生成系統利用3D視覺與MotoPlus軌跡計算,自動生成機器人復雜動作的系統。即使面對形狀不一致的產品,切換產品時也不需要停止設備,稼動率得以提高。安川還展示了控制器、直線電機、伺服系統等運動控制產品。發那科以“人機協作,智聯未來”為主題,3款面向中國市場的機器人新品首次發布,并且帶來了24套行業尖端自動化解決方案與最新技術。首次展出的CRX-10iA全新一代協作機器人,具備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便捷使用三大特點,可針對小型部件的搬運、裝配檢、測等應用需求,為用戶提供精準、靈活、安全的人機協作解決方案。

除了全新協作機器人外,FANUC還推出兩款新型SCARA機器人,其中SR-12iA負載12kg,臂展900mm,SR-20iA負載20kg,臂展1100mm。兩款機器人在繼承FANUC SCARA系列高緊湊性和高動作性能的同時,兼備高負載的特性。

此外,FANUC還帶來面向汽車整車、汽車零部件、3C電子、電氣、倉儲物流、塑料、金屬加工等行業的機器人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以及面向高精度、高效加工與注塑的Robodrill小型加工中心、Robocut慢走絲線切割機、Roboshot全電動注塑機。

ABB圍繞“未來工廠”、“未來醫院”、“未來汽車”三大主題,在工博會現場展示了豐富的數字化、智能化機器人解決方案。

未來工廠展區展示的硅片裝卸、手機功能測試、繼電器測試、曲軸去毛刺、快遞件高速分揀等多個解決方案,可以幫助客戶提高生產效率與柔性,簡化生產流程;未來汽車展區汽車噴涂的無過噴技術、視覺伺服汽車總裝技術、汽車電子柔性裝配以及3D質量檢測,可以幫助汽車制造商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環保效益;在未來醫院展區,ABB在中國落地的首套柔性機器人藥房自動化系統,以及用于醫療實驗室的協作解決方案,展示了未來醫院的美好愿景。

同時,新品IRB1300機器人在展會第一天迎來了全球首發。這款由中國本土設計的機器人,與ABB同類產品IRB1600相比,速度提升了27%,重量減輕了60%,更輕便小巧,具有大工作范圍和高負載能力,以及高度的柔性和一流的路徑精度。

3.jpg

庫卡中國攜手美的集團以上千平米的展示規模亮相機器人展,這也是整個工博會的最大展臺。

在展會現場,庫卡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款“里程碑式”產品KR 4 AGILUS首次發布。新一代KR 4 AGILUS以其更大的負載與更長的臂展,能為機器人帶來更強的作業能力與更大的作業空間,適用于作業精準度要求嚴苛的3C電子行業,如電子元器件的裝配、拾取與放置、擰螺絲、焊接、粘接、包裝、檢測或檢驗等應用。

庫卡展示了KR 4 AGILUS在塑料材料的3D打印、銜尾蛇模塊化智能組裝工站,以及移動教學工站上的應用。在銜尾蛇模塊化智能組裝工站,充電寶的貼標、打螺絲、打膠、組裝的4個工藝均由KR 4 AGILUS機器人完成,展示了一個濃縮版的無人化智慧工廠。

此外,庫卡全新打造的移動機器人KMP 600-S、應用于醫療行業的KUKA LBR Med也在現場一一亮相。

核心零部件自主化加速

在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中,大量依靠進口的核心零部件是其中的高毛利環節,也是目前制約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最大障礙。因此,提升機器人零部件自主化率,是國內機器人企業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此前,埃斯頓依次收購TRIO、M.A.i、CLOOS等品牌,形成從核心零部件到機器人整機再到高端系統集成領域的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格局。在2020工博會上,埃斯頓發布全新的TRIO(翠歐)新系列控制器404、PLC系列產品、變頻器、DX4、DX5系列伺服驅動器。還與CLOOS共同展示了弧焊機器人應用案例,手工焊接電源及機器人專用焊接電源技術。

埃斯頓攜手M.A.i打造的注塑行業自動化解決方案,采用生產單元的模塊化理念,集合了取放系統和質檢系統,實現高柔性生產,同時滿足后續功能集成拓展。

核心部件及關鍵技術上的自主性提升,使得埃斯頓的自動化核心部件、新一代工業機器人、針對多個行業的運動控制解決方案,及工業機器人應用方案在這一屆工博會上大放異彩。

配天機器人除了SCARA新品亮相之外,還首次在工博會展出自主研發的智能核心零部件,如數控、伺服系統、伺服抖動抑制系統、機器視覺、自動編程切割系統等。尤其是在電機驅動、運動控制算法、機器視覺領域,配天機器人投入大量時間及成本,堅持自主研發、注重產品迭代升級、不斷提升產品性能、持續優化運動控制算法。

新時達在8.1館擁有大面積展覽區域,卻僅展示新時達機器人、眾為興SCARA。新時達在6.1館另設展臺,專門展示運動控制產品。Ω6交流伺服系統、PLC控制器、G3脈沖型伺服、M3總線數控專用伺服、多軸伺服系統、總線運動控制工作站、五軸聯動工作站等產品及解決方案皆現身影,運動控制已經成為新時達的重點開拓領域之一。

得益于在伺服系統取得的成果,以及新時達在涉及運動學、動力學的算法方面取得的突破,在振動抑制、增益控制方面有突出優勢的搬運碼垛機器人也應運而生。

隨著國產核心領部件的本土化進程加快,核心部件成為機器人企業發展的掣肘這一問題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實現核心零部件自主化,在提升機器人穩定性的同時,也在進一步壓縮制造成本,提高利潤空間。核心零部件前進一小步,國產機器人企業在市場上就能爭取更多話語權。

機器視覺前景廣闊

在鏡頭成本大規模下降以及底層軟件算法取得進展之后,機器視覺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本屆展會上,集成工業相機的機器人數不勝數。埃斯頓的智能控制單元解決方案、安川的高速產品檢測系統、川崎機器人智能分揀系統、廣州數控的機器人視覺鞋底涂膠單元、發那科的發動機螺栓擰緊及視覺檢測系統等等,無不搭載了工業相機,在移動、分揀、拆剁、搬運、檢測等應用場景中發揮著重大作用,機器視覺從一項可有可無的功能變成了一項必不可少的功能。

在高性能3D視覺工業相機領域,梅卡曼德首當其沖。本屆工博會上,梅卡曼德首次發布激光3D相機、微米級精度相機、效率高達3s/件的播種方案等多款新產品,并帶來免注冊海量物體抓取、混合紙箱拆垛/碼垛、3D視覺引導上料、快遞包裹供包、涂膠、裝配等多個可應用于物流及制造等行業的典型方案亮相工博會展臺。

梅卡曼德在展會首次發布新一代3D相機Mech-Eye Lase,使用激光產生結構光,在保持高精度、高速度的同時,極大提升了抗環境光性能。相比線激光掃描類產品,速度優勢明顯;相比散斑結構光類產品,精度優勢明顯,更加適合對精度、節拍、抗環境光要求都很高的工件上料等場景。

艾利特的視覺復合插拔機器人就應用了梅卡曼德的3D智能相機。機器人通過3D智能相機拍照,識別母頭位置姿態,然后引導機器人將公頭對準母頭,就能完成一次插拔動作。復合機器人廣泛應用于巡檢、物件管理、移動裝配等領域。

集萃智造將旗下具備視覺感知的機器人稱為“有眼睛的機器人”,目前已經應用在自動分揀、精細打磨、智能碼垛、精細噴漆、智能裝配、精準點膠等場景。

4.jpg

數字化轉型潮流涌動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國際社會、經濟形勢依舊充滿挑戰,數字化轉型的聲音越來越密集,越來越響亮。一方面,對于大量的企業來說,提高企業生產效益、實現生產流程全過程監督的高效管理模式,推動生產型企業進一步精細化管理,實現降本增效,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另一方面,對于大型自動化企業來說,硬件產品再難以挑起大梁,數字化服務已經逐漸發展為重點業務之一。

因此在本屆展會上,西門子、發那科、ABB、施耐德、菲尼克斯等一眾自動化龍頭企業不約而同地提出“數字化”的理念。

近幾年,西門在工博會展示的主題無不圍繞“數字化”這個關鍵詞。本屆工博會,西門子進一步展示了從評估、咨詢、集成實施到優化服務的端到端數字化解決方案,并邀請眾多合作伙伴在西門子展臺共同呈現覆蓋眾多行業的全面數字化能力,其中重點展示了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老窖股份)和廣東華興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華興玻璃)成功實踐數字化轉型的案例。

西門子為老窖股份規劃了完整的智能工廠信息化解決方案,覆蓋藍圖規劃、架構建設、線路圖制定以及自動化數據集成標準、IT基礎設施、軟件、調度中心、智慧園區等眾多維度,幫助其明晰數字化建設的方向和思路。西門子Advanta也參與其中,成功完成了老窖股份供應鏈中心指揮調度平臺及應用規劃管理咨詢項目,項目規劃跨度5年,涉及子系統超過15個。

在展區現場,無論是針對流程工業中石化行業開發的數字化設計、建造、交付等全生命周期數字化解決方案,還是同期展出的離散工業應用場景之一的鋰電池生產解決方案,都全方位呈現出施耐德電氣在能源管理和工業自動化、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最新成果。經過多年來對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深耕與積累,如今的施耐德電氣對于工業數字化的內涵與落地實施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和體會。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自動化業務中國區負責人龐邢健表示:“面對不確定性,數字化已經成為企業保持競爭力的有力工具,施耐德電氣及生態圈合作伙伴非常愿意借工博會這一舞臺與行業同仁共享綠色智能制造的實踐,向處于數字化轉型各個發展階段的企業提供借鑒,推動中國工業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

ABB帶來了集設備、軟件和服務于一體的數字化解決方案——ABB AbilityTM數字化傳動鏈。ABB AbilityTM解決方案可以為用戶提供從規劃、構建到運營的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夠用一種智能的方式進行設備或系統的互聯,充分利用數據,從而幫助客戶提高速度、可靠性和運行時間,實現生產效率的提升、運營成本的優化以及更安全的生產,讓用戶獲得跳躍式的發展。

FANUC則重點帶來了可網絡下單、個性定制、直達工廠的定制化生產遠程下單示范,結合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FANUC云端服務系統ZDT,以及生產車間數字化管理解決方案Smart LINK SCADA,利用自動化與信息化共同打造全新數字化工廠。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 第1期

    2025年 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 第1期

  • 2024年第1期

    2024年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1期

  • 2023年第4期

    2023年第4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4期

  • 2023年第3期

    2023年第3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3期

  • 2023年第2期

    2023年第2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