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的工業機器人行業仍然是一片繁榮景象,各種新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作為早已浸潤在工業自動化行業多年的我們,似乎對這番喧囂景象早已淡然,甚至有不少人會認為這次不過又是曇花一現。
文章中的數據和觀點來自IHS分析師湯潔(JayTang)的研究報告《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
讓我們來看看數據,據IHS的統計,201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規模達到9.5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18%,預計未來五年的增長幅度保持在18%左右。似乎工業機器人在短期內還是能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但是所有的行業都會有成熟的時候,所有的新興行業都會成為傳統行業,所以讓我們看的更長遠些,在機器人行業高峰期過后會是什么樣的局面?讓我們來做個設想,把時間調到2018年后的某一年。
國際機器人本體大廠商占據高端市場
以Fanuc,ABB,安川,KUKA等為代表的國際大廠商,依靠他們在各個方面掌握著的豐富資源,占領著汽車等高端市場,但汽車行業進入了穩定發展期,所以這些公司的業務增速也較慢了。但某些國際大廠商依靠本土化的戰略,設計出適應本土需求的新機型,占領著幾個高端一般工業市場。國際二線廠商依然存活在中國市場,但是他們越來越能感受來自本土廠商的競爭壓力。
眾所周知,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伺服系統,減速機,控制器,占據了機器人本體一半以上的成本。由于采購量少,議價能力弱,國產機器人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最終造成本土廠商傳統的價格優勢難以實現。但是國產廠商通過錯位競爭,一些依靠專機占領細分市場,一些使用國產零部件和半定制化解決方案占領中低端市場。制造專機的國產廠商,憑借成熟的和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形成競爭優勢,使得國際大廠商對此類市場食之無味,這些國產廠商能在這些細分領域賺取著較高的利潤,但規模一般不會太大。那些占領著中低端市場的國產廠商,擅長的是以高性價比和服務取勝,雖然產品與國際廠商的相比還不太穩定,但憑借較好的服務來減少穩定性不足帶來的影響,同時依靠服務的快速響應能力牢牢掌握客戶的需求。
還有一兩個國產廠商經過前期的摸索,依靠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已經成長為中等規模的廠商,并占領著一些較大的下游行業。他們擁有強大的工程技術能力,能夠給這些下游行業客戶實施整套的系統集成方案,同時他們也通過分布廣泛的銷售網絡銷售他們的通用機器人產品。其他絕大多數國產機器人廠商,或者轉去做其他廠商的分銷商或集成商,或者轉去做機器人周邊設備的供應商,或者退出機器人市場。
機器人零部件基本國產化
經過多年的努力,工業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伺服系統,控制器,減速機都能自主生產。并且由于本土生產的成功,關鍵零部件的價格也下降到了合理的水平,機器人本體的價格也因此下降到中低端客戶能接受的程度。
在伺服系統的國產廠家中,一些曾經是機器人本體廠商,通過設計機器人反而熟悉了機器人伺服系統,最終定位于機器人的伺服系統供應商。另外一些廠商通過收購國外的公司或技術,掌握了高端伺服系統的設計和制造能力,機器人行業廠商也是他們的客戶之一。還有些伺服廠商依靠著與一些國內大廠商的長期合作,也具備了機器人伺服系統的設計研發能力,并通過大量的使用得以改進。雖然已經能國產化了,但是國產廠商的產品在精度和可靠性上還是和國際廠商的產品有較大差距。受益于國產本體廠商隊伍的壯大,機器人伺服系統廠商也一直在縮小著與國際廠商的差距。因為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發展,一些專注于國產機器人廠商的二三線國際伺服系統供應商逐漸成長起來,在國內設立了眾多的銷售和服務網點,為了滿足中國市場多變的需求,他們甚至在國內設立了設計和研發部門。
在控制器的廠商中,有不少也是伺服系統廠商。這類廠商為機器人本體廠商提供著電氣系統的整體解決方案。當然絕大部分的控制器廠商還是專注于控制器產品的。某些國產控制器廠家由于進入的時間較早,與國產本體廠商合作時間長,依靠著成熟的及高性價比的產品占據著不小的市場份額。但是隨著國產本體廠商的技術實力增強,自己設計和研發作為核心部件的控制器成為了趨勢,提供控制器的廠商不得不去尋找小型本體廠商進行合作。國際控制器廠商依靠著較強的成套解決方案,在一些高端機型上與國產本體廠商保持著合作關系。
在減速機廠商中,會分為兩類來看。一類是諧波減速機廠商,由于這個技術突破的比較早,國內有不少廠商能供應質量還不錯的產品,價格的下降成為必然,國際諧波減速機廠商只能供應給某些國際本體大廠商。另一類是RV減速機廠商,本來國產RV減速機才剛剛有些進展,但由于Nabtesco在國內投產,這些廠商不得不開始接受來自這個巨頭的直接挑戰,同時由于Nabtesco國內生產帶來的人才培養,國產RV減速機終于有所突破,大量應用于國產低端機器人上,同時本土廠商與Nabtesco等國際廠商的競爭開始變得激烈。
大型本土機器人集成商崛起
當初進入機器人行業的廠家,不少都轉型成了機器人集成商。他們成為機器人行業數量最大的一支隊伍。在這些本土集成商中,出現了幾個規模較大的公司,他們已經擁有非常完整的工廠制造系統集成能力,可以實施生產現場自動化(從倉儲物流到制造過程),生產管理信息化(MES),產品工程設計數字化(PLM)等整套的工程。因而他們在某些大型行業占據了較多的份額。同時他們也開發出了一些工業自動化產品,并用這些產品替代國際廠商的產品,應用在自己的項目中。剩下的眾多中小型的系統集成商還只能提供生產過程自動化的工程能力,他們依靠著專業化的方案占領著眾多的細分市場,同時有部分廠商也會依附于大型本體廠商提供的系統解決能力。那時集成商與本體制造商形成眾多的同盟,為客戶提供著定制化的產品和方案。曾經的國際集成商還在那些傳統行業辛苦的耕耘,但是市場份額還是避免不了被國內集成商蠶食的命運。可能他們有些已經開始考慮出售部分業務來爭取一些改變的時間和資源。
結語
前面的景象是我們對機器人行業的一種假設。假設的基礎是來自于工業自動化行業發展的歷史經驗。雖然說歷史不會簡單地重復,但必定還會重復,而且是在更高層次上的重復。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從這里我們能得到些什么?
專業性成為機器人公司最重要的競爭力。無論零部件廠商,本體廠商,還是集成商。能夠將自身資源專注于核心產品和核心能力上才能堅持下來。反觀,眾多欲打造全產業鏈覆蓋的公司,必定會被改造成專業性的公司,或者被淘汰。
完整的系統集成能力極大的增強了客戶粘性。客戶對使用機器人越來越理性,考慮的是:如何將機器人與生產過程結合,如何保證對機器人的投入帶來效率的提升和可觀的回報等實際的問題。而廠商通過高性價比和一站式的系統解決能力,提出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機器人價格的下降會帶來客戶數量的增加。現在機器人的價格將很多潛在的中低客戶擋在了外面。根據IHS的統計,2013年汽車行業仍然是機器人最大的行業市場,占據了41%的份額。雖然汽車這種高端行業仍然是最大的市場,但來自于一般工業行業的中低端需求增長非常迅速。如果誰能提供經濟性的機器人及解決方案,那他必然會成為未來的領軍者。國內廠商往往擅長于此,當然簡單的價格戰也會對自身帶來較大的傷害,而既有合理的價格也有適用于中低端客戶的行業化的產品和方案,成為一種潮流。
關鍵零部件國產化是啟動中低端市場的關鍵點。占據國產工業機器人大部分成本的零部件國產化帶來的價格下降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通過國產化,本土廠商對機器人設計及核心算法等關鍵技術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國產機器人的性能。
從單一產品制造商成為系統方案提供商也是一種必然。隨著機械設備行業轉型升級的發展,客戶需要的不僅是一個產品,而且是需要一套完整的產品解決方案。也就是說本體廠商擁有系統集成能力,零部件廠商提供電控或機械整套系統方案,系統集成商能夠承包整個制造系統的集成項目。當然實現的方式不一定只能通過自身發展,也可以通過結成戰略同盟的關系實現系統方案能力的提升。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