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激烈的國際貿易競爭以及全球社會經濟形勢的新變化,國內經濟高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加速了產業分工,大批低技能就業崗位正日益被高技術含量的崗位所取代,我國制造業亟需一大批適應新要求的高技能人才。然而,我國高技能人才的培育儲備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很不匹配,產業和人才供需結構存在較大矛盾,技能勞動者比例偏低,高技能人才嚴重匱乏,已成為制約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瓶頸”。近日,藍灣智谷科技產業(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灣智谷)聯合創始人李俊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前中國制造業正處于很好的歷史機遇期,正逐步發展壯大,走向和服務全球,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背后依托的是高技能人才,培養高技能人才迫在眉睫。
藍灣智谷科技產業 ( 廣東 ) 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李俊
產教融合 創新高技能人才培育機制
南陽職業學院坐落于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是一所年輕且充滿活力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近2萬人。十年來秉承“格物窮理、知行合一”校訓,弘揚“不屈不撓”的南職精神,堅持“崇尚一技之長,弘揚工匠精神”的育人觀,致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
由于地理位置以及經濟發展的制約,這里的學生很難接觸到制造業最新的行業信息和前沿科技,為此南陽職業學院攜手多家智能制造上市和優秀企業,以產業需求為導向,創新高技能人才培育機制,在“先進制造業之都”東莞共同建立藍灣智谷實訓中心,為產業培養緊缺急需的技能人才,助力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同時也旨在幫助山谷里的學子們走進一線城市,走進更多一流制造企業,開闊眼界,接觸前沿科技,讓人生起步階段的學子道路寬廣、行穩致遠,讓干事者能干成事,想成長者能成長,實現高質量對口就業。
實訓中心訓技能 助力學生職業新發展
李俊詳細介紹道,藍灣智谷(廣東)職業技能公共實訓中心位于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中國先進制造業中心——東莞,是全國第一家由民營教育集團投資建設的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生產和社會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水平職業技能實訓中心。藍灣智谷依托粵港澳大灣區開發開放的歷史機遇,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緊密結合,堅持“企業提標準,學校育基礎,中心訓技能”的三元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構建多維立體協同實訓教學體系,實現產業集聚、資源共享、專業共建、項目共研、人才共育、成果共享。
目前藍灣智谷實訓中心配備有表面貼裝應用技術、流體控制和機器人應用技術、激光應用技術、測試測量技術、現代控制技術、新能源汽車、大數據、集成電路、嵌入式軟件開發實訓中心九個制造領域,以及學前教育實訓中心、中醫藥實訓中心兩個服務領域。
藍灣智谷借助南陽職業學院在培養技能人才方面積累的經驗及所在大灣區的核心優勢,構建行業企業和院校深度融合的教師隊伍建設機制,打通校企人員雙向流動渠道,通過新科技、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與項目式、任務式、探究式的雙師培養結合,企業跟崗訪學、頂崗實踐等方式,重點培訓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師。與此同時,藍灣智谷實訓中心還配套了相應的專業課程體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實訓,定期還會邀請企業大咖給學生做交流分享,并給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提升學生的就業信心。據了解,實訓中心的學員以南陽職業學院的學生實習實訓為主導,同時也會與其他企業、院校共建產業學院,社招也在計劃之中。
藍灣智谷將真實的生產實踐轉換成為教學的場景,將產業界“專精特新”、真實項目、產品作為教學實踐內容,以實際的實操、技能的提升為主線,讓學生下到企業實戰。下企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將學生派到深圳、東莞的企業參與項目,完全實戰;第二種是企業將它的這些物料、圖紙要求放在實訓中心實施,讓學生動手自己做,以實際的項目培養人才,真正做到與企業無縫銜接,有力地彌補了學生在職業院校里重理論輕實操的空缺,讓學生能夠學到真本領,為行業企業及學校、學生搭建好服務平臺,促進學生充分就業,提高學生就業質量,切實服務好畢業生就業“最后一公里”。
沉浸式體驗 沉浸式學習
所有事情的根源密碼就在于內心,由內而外迸發出的力量是巨大的。因此藍灣智谷還十分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學習型人格,強化學生自身成長成才的內生動力。實訓中心對學生提出了“九倡議”和“六禁止”,實質上就是讓學生學會自律,學會掌握自己的時間,調配好自己的精力。無論是早上6:50開始集合跑操,還是讓學生自己組織活動,亦或是晚上學生要自己總結整理當天的學習內容及成果等等,旨在讓學生沉浸式地體驗和學習,點燃自身努力向上的內在引擎。就學生的自信心而言,當他嘗試了以前不敢嘗試的事情并為之不懈奮斗,逐步積累、沉淀,他便逐步會成長起來。藍灣智谷不僅僅想讓學生擁有一技之長,更是致力于打造智能制造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據了解,藍灣智谷實訓中心學員在自己以及企業的雙選下,進入到合適的企業當中,也有的學員選擇留在基地做助教。從目前反饋的意見來看,企業滿意、學生滿意、家長滿意、學校滿意、基地也滿意。
步入“后疫情”時代,中國智能制造業的發展進程加速,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當下,藍灣智谷在智能裝備、智能制造領域各選定優質合作伙伴,共同落定落實智能制造以及智能裝備人才培養的路線,在未來的3-5年內,藍灣智谷將攜手合作伙伴和院校共同成長,做實做強高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藍灣智谷為學生提供實踐實訓平臺,引導更多山區學子走出大山學技能、長本領,實現技能成才、技能就業、技能致富, 并為中國智能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 未來,藍灣智谷將在職業教育領域推動智能制造的變革,成為中國智能制造教育領域的創新參與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