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中國的大道至簡: 本土化、高精密

文:普愛納米位移技術(上海)有限公司2021年第五期

  時間來到2021年,德國跨國公司Physik Instrumente(PI)已年過半百之歲,人類的年齡已進入中年,作為一家企業,PI依然迸發出勃勃的生機。其在中國投資成立的普愛納米位移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PI中國)也已走過18年發展歷程,剛屆成人之時。在經歷了一場疫情后,在中國政府嚴格有效的管控下,中國市場迎來了高速增長的景象,PI中國的業績令總公司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也更加速其本地化的發展腳步。近期,本刊采訪到普愛納米位移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市場與銷售高級總監洪成勳先生,與他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普愛納米

普愛納米位移技術(上海)有限公司高級市場與銷售總監 洪成勳

  Q:2021年開年之初,是一個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時間段,工控行業經歷了過山車似的攀升,相信PI也不例外,請問目前公司的發展狀況如何?

  洪成勳:相信2021年不管對于PI,還是我們的同行,或是行業用戶,面對的都是一個向上攀升的市場行情??v觀PI全球市場,一直到目前為止,公司2021年的整體業績都相當喜人,德國總部、美國、歐州的訂單都在快速增長,這使得我們現在最大的困擾是如何能盡快提高PI的產能,最快完成客戶的訂單。

  而相對其他地區市場,PI中國市場則顯得格外耀眼,與往年同期相比,我們已取得了超出40%以上的增長,在這份成績單中,光通訊領域貢獻了相當多的市場份額。

  另一個亮眼的領域則是在半導體行業,在中國,受國家產業政策層面的利好影響,PI作為高精度運動控制及定位平臺系統集成供應商,在此行業也獲得了飛速的成長。

  Q:因為疫情的原因,至今為止,中國與國外的物流、交通、人員往來限制很嚴,我們知道,PI雖然已轉移了部分產品到中國生產,但還是有一些研發及生產設在德國,請問PI如何保證對中國市場的穩定供應?

  洪成勳:因為PI在全球有15個子公司,中國子公司不但有研發設計團隊,而且還于2019年為提高中國市場的產品交付能力,而在江蘇常州設立了一個生產制造中心。常州工廠擁有完全的自主研發能力,在這個工廠里,我們承襲德國嚴謹的生產制作工藝,通過本地化生產制造,來更快滿足中國區域標準化產品的需求,當然,現在常州工廠也可以承擔客制產品服務。

  所以雖然疫情阻擋了一部分技術與研發人員不能前來中國進行指導,但由于總部很早就看到了中國市場的潛力與需求,在中國市場需求越來越細化的狀況下,客戶要求的交期也越來越快,這促使我們總部已提早布局,疫情只是使我們的建設日程加快,對我們的影響反而不大。研發、海外技術支持由于疫情影響無法面對面交流,公司則采用靈活的視頻會議或其他網絡溝通方式來進行,并不影響跟客戶之間的交流溝通,這也說明我們在中國本土提供技術支持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目前PI常州工廠的設備全部是由歐洲進口,使用的是最先進的設備,我們希望藉由先進的硬件設備能提升生產制造的水準,同時逐步提升的還有我們的售后服務及技術咨詢能力。所以目前國內我們可以通過本土化生產,快速為客戶提供標準化的產品。

普愛納米

       PI 不僅研發和生產一系列用于線性、旋轉和垂直運動以及用于與不同的軸組合的定位平臺和促動器,還可將這些解決方案根據客戶特定的應用進行改型,或者為運動和定位提供完整的子系統。

  Q:伴隨著當前中國半導體及激光行業的快速發展,貴公司在這些行業市場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請您介紹一下PI的技術和產品在這些細分市場上的成功應用。

  洪成勳: 中國半導體及激光加工行業確實在這幾年發展迅猛,當然PI中國也從中獲益頗多,去年到今年,我們在光通訊行業的業務是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份額也是最大的。激光領域在全世界都是處于上升趨勢,尤其是中國,激光加工已構成了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也被廣泛應用在PCB、電子加工、玻璃切割,或者手機屏幕切割等場景中,這是一個非常廣闊、有前景的市場。

  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標或激光鉆孔等應用遍布電子制造、半導體、汽車電子或生物醫藥等多種工業領域的各種流程中,以優化制造工藝、確保部件的高質量,同時,激光加工流程、材料、工作循環、環境條件以及吞吐量、精度、幾何公差、加工表面大小和輪廓等條件,都對自動化平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激光加工應用中,針對大面積激光加工對高精度、高吞吐量、同步二維加工的特殊要求,PI將高精度運動控制系統,ACS高性能運動控制器/驅動器,以及SCANLAB領先的掃描儀技術結合起來,形成了一整套定制化激光加工解決方案(XL SCAN)。系統基于高精度、高速度的線性電機平臺和平面掃描儀,支持高精度和高穩定性的工件定位;同時實現了振鏡與平臺運動控制器的協調同步控制,且通過EtherCAT工業以太網標準協議集成掃描儀、激光器信號,使得系統可達微米級加工精度,具有更大的工藝區、更高的吞吐量,消除了由于平鋪或拼接掃面頭的多個視場而引起的潛在不連續性,大大提高了PCB轉孔和大規模激光打標等應用的產量和精度,縮短了加工時間,提升了制造企業的生產效率。

普愛納米普愛納米

       ACS 推出的 ECMsa 高度集成一體化運動控制器和驅動器解決方案,以及 IDMsa 單軸 EtherCAT DS402 智能驅動器

  Q:今年,PI在中國市場重點推介的產品或方案有哪些?特色之處有哪些?

  洪成勳:PI本身具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即高精度定位平臺系統。隨著市場發展,不管是半導體,還是激光加工,制程要求會越來越嚴苛,在組裝或生產制造過程中,要求的精密度也會越來越高,PI能夠提供各種高精密度制造領域的產品及解決方案,這也是PI的信心所在。

  在控制驅動部分,PI旗下的ACS運動控制系統在高端應用領域處于領導地位,而在中低端應用領域,PI同樣也希望借助ACS的專業經驗進入這一市場區間,來擴大PI的市場份額,加強對客戶的技術支持和服務,提供更多樣化的整體解決方案。

  所以ACS在今年做了一個較大的調整,那就是推出了單軸驅控一體化技術,以往的ACS運動控制系統多針對多軸控制,以滿足不同的性能要求及集成需要,而單軸的直線電機加上單軸的運動控制器,則能夠更易于滿足通用自動化行業對運動控制系統的需求。

  PI在運動平臺、精密定位系統上,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但我們依然需要不斷向上拓展,通過與ACS的整合,在客制化領域或一般標準的運動控制平臺,可以提供給客戶一整套完整的方案,目前已在半導體設備、激光加工、增材制造等行業得到了成功運用。

  此外,針對目前市場需求更趨向細分化、定制化的特點,PI中國除了有自己的標準化平臺之外,也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客戶需要定制化的方案,特別是科研項目??蛻粼絹碓较M棠芴峁┮徽捉鉀Q方案;因此我們采用基于一個標準化平臺的方式,通過集成不同的功能模塊,既能滿足標準化的需要,也能根據不同的實際應用需求,集成各種模塊,來達到整體性能良好的效果。

  Q:PI總部如何看待中國市場的未來發展?近期是否有新的發展規劃?

  洪成勳:PI總部對于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是毋庸置疑的,中國市場的業務成長速度遠大于其他地區市場,這些都是PI總部加大對中國投資力度的信心所在。但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的一個趨勢是:客戶對于供應商的產品交付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必須緊跟市場發展變化的步伐。

  PI中國常州工廠的建立,經過這場全球疫情的巨大考驗之后,證明了總部的規劃布局是正確的,所以后期我們會在硬件投資上,以及團隊建設上加大投入力度,深化本土化生產,保持我們的集成能力,以更快速地實現產品交付,希望能讓我們的中國客戶看到:PI在中國市場上不僅具有生產制造能力,并且我們追求的是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的能力。

  特別是在運動控制領域,憑借ACS多軸聯動技術在高端制造領域的優勢,以及ACS現已推出的單軸運動控制器,我們能夠為不同層次的行業客戶提供多種整體運動控制解決方案,利用我們幾十年來在這一領域所積累的寶貴經驗,與客戶共同成長。

  Q:展望下一階段,您對PI中國的未來發展預期是怎樣的?

  洪成勳: 目前雖然面臨后疫情時代,但中國市場的需求仍然高漲,PI希望能夠更貼近市場,聆聽客戶的聲音,全面提升自己的技術服務水準,給客戶提供更多樣化的產品和技術方案。

  盡管未來一段時間原材料及元器件的短缺現象還會持續,但對于市場發展我們依然持樂觀態度,PI將緊跟市場需求的變化,加快本地化建設進程,與中國市場一道,積極面對新時期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需求,憑借核心的高精密運動定位技術,為中國制造的強國之路添磚加瓦。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三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