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lecworks與PTC Windchill的電氣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方案

文:逸萊軻軟件貿易(上海)有限公司 王金2018年第三期

    一、引言

    信息化是企業實現現代化管理,提升企業技術實力的有效手段。電氣設計作為產品邏輯控制的主要設計環節,信息化數據集成的必要性不言而喻。但就筆者從業十余年的經歷來看,完成電氣設計環節信息化集成的企業寥寥無幾。究其根源在于電氣設計的過程沒有形成數字化模式,而是停留在圖文檔(以DWG、excel格式文件為主)結構。這種模式使得信息化管理的過程只能停留在對結果的管理,而不能深入到設計過程及產品的生命周期管理。

    PDM工具在管理產品的設計全生命周期時,要求設計數據數字化。

    新一代的電氣設計工具融入數據庫,實現面向對象的管理。以TraceSoftwareInternational公司的elecworks為例,軟件使用MicrosoftSQLServer為數據庫載體,存儲和管理elecworks的數據。這樣的數字化模式為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可能性。

    本文基于elecworks與PTCWindchill為媒介,探討電氣設計的信息化集成方案。

    二、系統建設目標

    電氣信息化集成的主要目標分為兩類: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和產品BOM結構管理。

    任何產品都和人的生命一樣,要經歷一個開發、成長、成熟、衰退的階段。產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就是要記錄和管理整個過程中的所有數據。就電氣設計而言,其本身就有很明確的體系建立目標:

    1.建立完整的設計流程。在不同的環節,需要形成標準化的作業方式;

    2.建立完善的查錯機制,讓設計與查錯形成閉環,有效的減少設計過失;

    3.將設計過程參數化和模塊化,減少人工干預的程度,降低產生低級錯誤的風險。

    隨著產品生命周期的管理,BOM結構的搭建不能由PDM管理工具實現,而是要在設計端產生,并建立到PDM系統中去。也就是說,電氣設計環節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就要開始并完成BOM結構的搭建;對于PDM來說,只是引入這個結構,而不是重新創建。

    三、系統架構及業務邏輯

    1.基于elecworks的電氣設計業務邏輯

    1)電氣設計流程

    傳統的電氣設計,是在以往完成的DWG圖紙基礎上做一些加工處理,我們稱之為“面向圖形”的設計方式。電氣工程師另行建立MicrosoftExcel手工統計電器件數量。在21世紀初期,這樣的設計方式逐步被淘汰,被另一種基于數據庫的專業工具所替換。以elecworks為例,其采用MicrosoftSQLServer來管理所有數據,在軟件中建立起一種新的概念“庫”。

    “庫”分為符號庫和設備型號庫,一個設備(如繼電器)可能由多個符號(線圈、觸點等)組合而成,也可能由多個設備型號(繼電器、安裝底座等)組合而成。通過這樣的方式,數據庫在完成電氣設計后可以自動的統計出設備型號使用的數量、品牌等參數。除了完成自動化統計工作,庫的另一個特點也被廣為稱贊:可復用性。庫只需要建立一次,就可以無限次被重復使用,極大的減少了人工錄入數據的工作量。

    在“庫”的幫助下,電氣工程師可以專注于設計,讓電腦自動統計各項數據。Elecworks的另一個特性是數據可以相互關聯,這樣使得各個設計環節的數據可以交互。例如設備接線圖可以依據設計原理圖內容自動生成和自動更新。這樣,基于elecworks就形成了圖1所示的通用工作流程。

圖1通用電氣設計流程

    不同的企業,電氣設計流程不盡相同,電氣設計的流程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做調整。例如,在某掃描設備制造企業(以下簡稱企業A)中,電氣設計工程師在使用elecworks時使用的是圖2所示優化后的工作流程。

圖2優化后的設計流程

    在優化后的設計流程中,設計BOM的數據(斷路器等采購周期較長的電器件)在企業A的銷售部做項目報價環節已經確定,所以在電氣部的設計環節中BOM數據的產出在流程上優先于原理圖的創建。為了更貼合生產,工程師會根據設備型號數據先做布局圖(或稱排版圖)。這樣,工程師后期設計原理圖的時候,車間工程可以先做設備的布局。待接線原理完成設計后,根據設計內容完善設計BOM(增加燈按鈕等常用設備),完善布局圖和生成接線圖。

    2)設計與檢查的閉環

    缺乏設計規則的檢查,會讓設計成為“天馬行空”不能落地。在電氣設計中,需要建立檢查機制。在elecworks中,檢查機制分為兩種:內在邏輯判斷、外在報表檢查。

    內在邏輯判斷:

    各項參數通過數據的交互,在各個設計環節形成隱形的數據流通平臺。設計規則就需要建立并融入到這個數據流通平臺中。例如設備標注的唯一性檢查,在開始一個工程設計前,可以在工程的配置中設定標注唯一性范圍。如圖3所示,設備的標注唯一性范圍需要在工程開始前定義。如果選擇唯一性范圍為“工程”,則整個工程中不允許有設備重名。對于單臺設備,這樣的規則有是有效的;如果一個工程有兩臺設備,那么這里的規則就需要根據設計需要更改范圍。

圖3標注唯一性定義

    除此之外,還有線型定義規則、文檔頁碼編號規則、標注編號規則等。

    這些內在的規則設定屬于“企業標準化”范疇,建立良好的設計規則可以有效的做到防呆。

    外在報表檢查:

    對于設計結果的比對,簡單的標準化規則就不能滿足了。對設計的結果,需要借助elecworks的“繪圖規則檢查”來做深入判斷。

    準確的說,不是軟件來“判斷”,而是提供必要的數據供設計師做判斷。

    如圖4所示,軟件提供了用于查錯的管理器,其中有大量的設計規則查錯模板。工程師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對應的模板(例如線槽填充率檢查可以提取和顯示出線槽的飽和度),減少設計結果的正確性和有效性。

圖4繪圖規則檢查

    通過內在和外在的機制,形成設計與檢查的閉環,確保設計的準確性——這為PDF系統的集成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源。

    3)設計過程模塊化和參數化

    基于庫,工程師可以重復使用數據資源。實際上對于原理圖的設計,也可以區分出不同的功能模塊。上文提到的企業A就是采用了模塊這個概念,使用elecworks的“功能”對系統設計內容做管理(如圖5所示)。

圖5圖紙按照功能模塊管理

    在設計內容模塊化的基礎上,對模塊內部的數據做到參數化,那么最終的物料也可以按照這個功能來管理(如圖6所示)。

圖6物料按照功能模塊管理

    企業A經過一年時間,積累了大量的模塊,目前已經進入“選配式”設計模式,如圖7所示。

圖7選配式設計模式

    根據訂單需求,直接選擇所需配置的模塊,通過elecworks自動生成模塊的圖紙和報表,這樣的模式讓設計過程更傻瓜。

    設計環節有了圖形和參數,PDM系統就可以有效管理了。

    2.基于PTCWindchill的信息化集成

    1)系統架構

    傳統的做法是,PDM系統只管理設計的結果,也就是設計師將繪制的圖紙上傳給PDM系統。PTCWindchill在對elecworks的工程數據做管理時,采用了不同的方案。完整的系統架構如圖8所示。

圖8系統集成業務流程圖

    PTCWindchill需要管理的包括產品的設計全過程數據,所以電氣設計圖紙和設備BOM都需要進入到系統中。

    2)物料數據的管理

    物料的創建必須有PDM系統發起,推動到elecworks,避免工程師人為干預。

    在創建推送規則時,elecworks的SQL字段可以直接被Windchill訪問,部分變量說明如表格1所示。

表格1變量說明表

    在工程檢入時,由于物料信息同時存在與PDM系統和elecworks使用端,檢入的接口會自動對物料信息做比對,判斷本地物料數據是否與PDM系統中的數據一致。如果不一致,不予檢入,彈出報錯信息。完全一致,則Windchill會根據elecworks的BOM結構自動創建對應的結構樹,如圖9所示。

圖9Windchill中BOM結構樹

    3)電氣文件的管理

    電氣工程文件的檢入/檢出可以實現工程版本的管理。簽審、瀏覽等環節需要圖紙產出PDF格式,采購需要物料的Excel格式,產出結果如圖10所示。——這些都需要elecworks在對工程檢入/檢出時自動完成,避免工程師人為干預。

圖10Windchill中工程文檔

    4)工藝文件的管理

    機械設計是一個獨立的環節,PDM系統在管理機械設計時有獨立的工作流程和管理體系,這里不再贅述。機電一體化設計要求電氣數據能夠與機械模型做關聯,形成2D原理-3D布局-自動布線-2D報表這個閉環設計。這樣,帶有接線長度的接線工藝表格就能產生(如圖11所示),并檢入到系統中去。

圖11含線長的接線工藝表

    5)設計變更的管理

    設計發生變更時,工程師檢出工程設計數據,完成修改后再次檢入工程,在Windchill中自動創建新的版本數據。如果物料發生變化,則Windchill中可以自動比對不同版本的物料變化情況。

    四、結語

    通過運用elecworks和PTCWindchill共同構建企業的電氣信息化平臺,優化了設計的流程和產出過程,實現了企業的標準化設計和標準化管理,降低了人為干預的程度,讓數據在信息化平臺中自由交互,確保了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三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