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8億 不過,這一增長的主要驅動器將不再是過去幾十年人們所看到的用來組裝汽車的金屬機械臂。新一代的制造業機器人正在崛起,與傳統機械相比,他們的體積更小,更加協作,且更具有感知能力。到2025年,這種所謂的“協作機器人”將構成工業機器人銷量的34%。而2016年,此類機器人僅占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的3%。 |
|
2280萬 本次的投資方包括如私募基金KKR的聯合創始人HenryKravis和GeorgeRoberts、中國復星國際、日本物流公司鈴與株式會社、大和證券集團以及滋賀銀行。 |
|
1億 IDC表示,到目前為止,虛擬現實頭顯,尤其是基于智能手機的頭顯,最受歡迎。 IDC移動設備追蹤服務高級分析師杰特什·烏布拉尼(JiteshUbrani)表示:“未來6到18個月,虛擬現實市場將受到進一步推動。PC廠商和微軟將推出可以連接PC的頭顯,而高端的獨立虛擬現實頭顯也在進入市場。”他指出,更低的價格,以及對PC硬件要求的下降將使虛擬現實設備進一步普及。 |
|
8000億 報告預計,到2021年,全球物聯網支出將達到1.4萬億美元。其中包括企業對物聯網硬件、軟件、服務和網絡連接的投資。 IDC表示,制造、貨運監控和生產性資產管理等領域將吸引最多的投資。智能管網技術將被用于電力、煤氣和自來水,而智能建筑技術預計今年也將吸引可觀的投資。 |
|
4000億 |
|
53億 |
![]() |
50% |
![]() |
551億 由于能源需求不斷增加,發電構成中的可再生能源份額不斷增加,能源效率要求嚴苛的碳減排,以及支持可再生能源部署的政府激勵,因此全球市場正見證顯著增長。 根據位置,淺水區是最大海上風電市場。在海上風力發電機三大水位中,淺水區預計占最大份額。由于天氣條件好,淺水區的開發一般具有成本效益,而由于維護成本高,在深水區安裝風力發電機成本昂貴。然而,根據地區、渦輪機容量和風速,海上風力發電機將安裝在所有三個水位。由于天氣條件好,歐洲國家的淡水區占明顯優勢。 |
![]() |
ABB聯手Irisbond發明眼控機器人 |
![]() |
安川電機多用途機器人正式上市發售 |
![]() |
西門子為數字化企業構建安全、高效的工業通訊 |
![]() |
英威騰順利獲取TÜV首張功能安全證書 |
![]() |
霍尼韋爾正式收購工業網絡安全領軍企業Nextnine |
![]() |
施耐德電氣推出EcoStruxure實現工業物聯 |
![]() |
庫卡將與美的聯手開發個人助理機器人 自2009年以來,蒂爾·羅伊特(TillReuter)一直擔任庫卡CEO。羅伊特稱,他看到了利用美的在消費者領域的專長,開發協助處理家務事的機器人的潛力。 “美的并不從事任何機器人或自動化業務,所以庫卡就是美的的自動化業務,”他表示,“同時,他們擅長做消費者行業。因此,我們想聯手開發消費者機器人。” |
![]() |
新時達擬4.05億元收購之山智控100%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評估報告顯示,截至評估基準日2017年3月31日,在持續經營前提下,之山智控100%股權的評估值為4.06億元,較之山智控經審計的凈資產賬面值評估增值3.63億元,增值率851.27%。 |
![]() |
陽光電源儲能逆變器順利通過美國UL認證 |
![]() |
科技部部長萬鋼:氫能燃料電池汽車將成重要發展方向 萬鋼是在第十九屆中國科協年會“未來出行——氫燃料電池及智能車輛技術”國際研討會作出上述表述的。他說,氫能燃料電池目前在壽命、可靠性、使用性能上基本達到車輛使用要求,國外主要國家和地區高度重視氫能燃料電池汽車戰略地位,給予持續支持。 |
![]() |
瑞士研發成功可精確測定電磁波頻率的量子傳感器 這種量子傳感器的基礎材料是寶石,具有完好的由碳原子形成的晶格,通過將氮原子滲入其中,氮原子取代其中的部分碳原子并在氮原子附近的晶格中形成“空穴”,形成所謂“氮-空穴-中心”,這種空穴是具有兩個能級態的量子系統(量子比特),借助微波或激光作用可對其狀態進行調控,將其置于一種處于兩個能態復合的狀態,可測量微弱的電場或磁場。 |
![]() |
中國硫化鋰電池材料研究獲進展或推動電動汽車進步 |
![]() |
上海將利用可再生能源給電動汽車充電 |
![]() |
科技部設立20億元智能機器人專項資金 劉進長介紹,我國機器人產業從基礎零部件制造到整機生產以及系統集成制造等都有較大進步,中國已成為工業機器人應用第一大國。 據悉,在本屆機器人峰會上簽約的項目共有26個,總投資368.74億元,分三大類,其中:中科院協同創新體戰略合作等綜合類項目7個,和創智建北斗導航等智能制造類項目8個,方太數字化工廠等智能制造應用集成改造類項目11個。 |
![]() |
國內首個新型磁懸浮垂直軸風力發電項目開建 |
![]() |
機器視覺崛起,工業機器人成產業熱土 工業4.0時代,工廠的自動化設備通常只能應對精確位置,不像人工可以處理簡單偏差。而機器視覺能縮短這一差距。根據公開資料,2016年中國機器視覺市場總額達到38億元,近5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6.6%。 |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