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汽車領袖論壇”今天下午在博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論壇主要圍繞后危機時代的汽車行業新趨勢、綠色汽車的未來與技術創新、新商業模式和品牌戰略、新興市場的前景、汽車城市發展等話題展開交流。
綠色出行是人類步入汽車時代后的根本追求。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張綏新說,未來10年到20年內,全球汽車市場,特別是私人車市場的新能源發展非常有限,節能減排貢獻有限,需要挖掘傳統內燃機車的節能潛力。他批評一些企業和地區關起門來自己造新能源汽車,認為企業和地區需要打破封閉,對外開放,積極尋找全球合作。
廣汽集團董事長張房有透露,廣汽將在2015年實現20萬輛新能源車的生產目標。他強調,廣汽新能源車產業化要考慮四個因素:即產業配套、政府的支持力度、人們的使用習慣和環保意識。
標致雪鐵龍第一副總裁GregoireOlivier指出,中國市場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也成為了全球汽車最大的研發市場。
據悉,2011年我國汽車銷量為1850.51萬輛,同比增長2.45%。截至2011年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2.25億輛,其中汽車1.06億輛,躍居世界第二,而全國機動車駕駛人現已達2.36億人。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汽車市場調控正處于一個節點期,汽車企業要做好自身調整,盡快面對行業回歸健康發展的現實。
張綏新表示,中國汽車市場前幾年經歷了爆發式增長,但特大城市沒有做好迎接汽車社會的準備,部分城市采取了限購等措施。他建議政府應當出臺相關政策,行業和社會合作,才能解決問題。
針對業內對汽車產業產能過剩的擔憂,張房有回應稱,汽車產業發展有周期性,和世界經濟周期相互聯系。另外,結構性問題是汽車有效產能不足,低效產能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