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納芯微發布了公司首款基于全國產供應鏈、采用HSMT公有協議的車規級SerDes芯片組,包括單通道的加串器芯片NLS9116和四通道的解串器芯片NLS9246。HSMT是“車載有線高速媒體傳輸系統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Automotive Wired High Speed Media Transmission)的縮寫,為中國汽標委主導的一項全國范圍內的車載SerDes公開協議。
值得注意的是,納芯微是業內率先完成芯片級協議互聯互通測試的國產SerDes方案,和其他廠商HSMT協議的SerDes方案完成了圖像數據流和控制業務流的打通和寄存器互操作,真正實現了加串器與解串器的解耦,使得客戶可靈活選擇不同供應商的芯片組合,得到了國內頭部ADAS客戶的高度認可。
楊礬表示,盡管國際大廠在SerDes方面布局較早,有先發優勢和相對成熟的生態環境,但是目前國內OEM有強勁的更換動力。首先,最關鍵的就是降低成本,其次是國產化占比的訴求,第三則是需要更開放的技術,從而將收發器彼此解耦,打造更靈活的系統。
據介紹,目前納芯微的SerDes產品已與國內頭部 ADAS 廠商開展測試合作,預計今年內實現客戶端量產。
納芯微為何進入SerDes市場,作為后發者納芯微的如何能夠在市場上立足?楊礬日前在接受采訪時都給與了回應。
電動汽車發展進入下半程
“從電動化到智能化,納芯微模擬和混合信號鏈實現汽車電子全布局。”
楊礬表示,納芯微從2020年開始全面進入汽車市場,在上半程的電動化市場競爭中,納芯微取得了豐厚的成績。“目前,在以 “三電” 為核心的電動化領域,已經有近 400 家客戶達成了產品的合作和服務支持,包括國內幾乎所有頭部的汽車三電相關客戶,以及國際上的博世、大陸等頭部知名Tier1。”楊礬說道。
在“三電”領域,納芯微以數字隔離器和隔離驅動為核心,在新能源車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其中數字隔離器市占率超過 35%,隔離柵極驅動累計出貨量超過 8 億顆,市占率接近 50%,
目前納芯微累計車規級產品發貨量已超過 6.68 億顆,2024 年全年發貨量超過 3 億顆,2025年一季度發貨量近 1 億顆。在電動化賽道上,納芯微交了份優秀的成績單。
而到了下半場的智能化領域中,納芯微正在全面布局中。楊礬介紹道,目前圍繞車身域控領域,納芯微擁有包括高邊驅動、馬達驅動、接口器件等等,覆蓋車身控制、門控、座椅控制、座椅按摩等場景。
除了車身,智能化的另一個關鍵主題是高級輔助駕駛(ADAS)。無論是輔助駕駛能力,還是車身娛樂新體驗,都需要更的智能化功能。
目前,納芯微在ADAS領域已全面布局,量產產品集中在電源產品(各類DC/DC變換以及LDO)、電源路徑管理與保護器件,車身 CAN/LIN 等。而今天重磅發布的SerDes則是納芯微ADAS領域的重要核心器件,負責攝像頭與SoC的數據互聯。
為什么要做SerDes
“SerDes市場越來越大,但仍處于壟斷中。”
隨著ADAS的興起,根據楊礬預估,包括攝像頭和屏幕相關市場規模在幾十億級別,SerDes 是汽車座艙和自動駕駛領域最核心的模擬器件之一,也是單品類規模最大的產品。這是納芯微布局車載 SerDes 芯片的底層邏輯。
楊礬指出,隨著今年年初比亞迪 “天神之眼” 的發布,ADAS應用已下探至 7 萬元價位的車型,同時每輛車所搭載的攝像頭數量越來越多,從前向、后向再到魚眼環視,以及車內DMS等等。
如今車載攝像頭市場甚至SoC市場,都已經涌現了諸多國內廠商,但與此同時,當前車載 SerDes 作為ADAS的核心通信器件,仍然被ADI、TI等國外廠商壟斷,且通過私有化協議形成了較高壁壘,急需引入國產供應鏈以降低硬件成本并提高供應鏈的可靠性。
汽車內部不同的傳感器通過不同的總線與SoC相連,比如攝像頭用車載SerDes,毫米波雷達用CAN,激光雷達則是用以太網。楊礬則預言,為了簡化布線,未來激光雷達可能也會利用SerDes。
楊礬總結了ADAS發展的三個方向:
首先是數據接口速率持續提升,以攝像頭為例,如今主流傳輸速度為 1Gbps 至 6.4Gbps,未來隨著攝像頭像素和幀數升級,速率將進一步提升。
其次是傳感器形態變化。當前的SerDes僅攝像頭傳輸原始數據(Raw Data),毫米波雷達與激光雷達則是通過內置處理器處理后降速傳輸(如 5Mbps CAN FD 或百兆以太網),未來隨著算法向 “前融合” 演進,傳感器需直接傳輸原始數據給SoC,這就對傳輸協議與速率提出了新需求。
第三,則是在全球、全行業范圍內呼吁通信協議公開化標準化。此前的收發端通過私有協議綁定,導致OEM缺乏供應鏈彈性和可靠性,未來OEM都希望有公有化協議,目前已經有三個公開協議亮相,并均有量產或接近量產的產品問世。其中包括MIPI聯盟推廣的A-PHY,汽車Serdes聯盟創辦的ASA Motion Link以及中國汽標委領導的HSMT。
SerDes并不好做
“確實不好做,但為了自主可控必須做下去。”
SerDes負責將攝像頭的數據傳輸至汽車ADAS處理SoC中,又或者將信息娛樂系統的SoC數據傳輸至顯示屏上。為了有效降低數據干擾,SerDes的傳輸是將并行數據串行化,并在接受端轉換為并行數據,考慮到傳輸速度達到了Gbps,這對于公司數模混合信號的設計能力帶來了巨大挑戰。
楊礬介紹道,SerDes除了傳輸數據之外,還需要反向傳輸控制信號,并為攝像頭模組供電。第一,攝像頭小型化要求芯片體積、成本、功耗嚴格控制;第二,域控端隨攝像頭數量增加,解串器布版面積需優化;第三,需滿足功能安全 ASIL B 等級設計;第四,支持通用協議(規定速率、幀結構、糾錯機制等)。
即便不好做,但納芯微依然堅決選擇了自研IP這條最難的路。除了SerDes關鍵IP之外,納芯微還自研了MIPI等已經相對成熟的IP,楊礬表示,納芯微自研了所有關鍵 IP,主要基于三點考慮:第一,納芯微相關團隊在2022 年組建,已經具備了獨立 IP 研發能力;第二,諸如MIPI等市場上成熟 IP 大多為消費級,無法滿足車規級需求(如溫度、可靠性等);第三則是通過自研 IP,才可針對車載場景進行深度優化(如抗干擾、低功耗、長走線等),從而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談及納芯微快速的芯片開發周期,楊礬表示,SerDes的功能復雜,同時客戶的需求迭代也較快,為此納芯微通過提供測試芯片與客戶聯合調試,將客戶需求融入產品定義,逐步解決兼容性和性能問題,并通過快速迭代完成了產品的開發。
除了IP之外,楊礬還強調納芯微的SerDes產品做到了全產業鏈國產化,包括晶圓代工、封裝都是與國內頂級代工廠合作,而測試則是由納芯微自有產線完成,納芯微通過投資設備和軟件,從而將測試接入納芯微的車規管理系統中,確保了產品的安全可靠。
最終,通過全國產供應鏈,避免了對于海外的依賴,從而提升供應鏈安全性以及彈性,并降低了產品成本。
看好HSMT的前景
“標準雖然亂戰,但長期看HSMT最值得信賴。”
楊礬表示,納芯微會堅定的選擇 HSMT 協議,這是因為主體客戶都在中國,一定要支持國內標準,無論對于OEM還是其他產業鏈伙伴而言,國內標準才意味著自主可控。同時,HSMT由于是后制定的標準,所以相對于其他協議,有更多的先進性,也更容易被市場所接納。
具體和MIPI A-PHY比較而言,首先在技術層面,MIPI A-PHY定義了4Gbps和8Gpbs,而直接跳過了目前最主流的6.4 Gbps速率,廠商需要額外自行設計,從而導致互聯互通的難度加大,而HSMT則規定了完整且符合市場要求的路書。
其次,A-PHY沒有規定前向糾錯碼標準,也需要廠商自行研發,同樣也會導致兼容性問題。HSMT明確規定了利用里德 - 所羅門前向糾錯碼以及物理層重傳機制,可糾正單幀最多 15 個錯誤比特,并支持物理層重傳機制,顯著提升抗誤碼率性能。
生態系統初步建立
“系統壯大既需要競爭,更需要合作。”
HSMT的歷史雖短,但從OEM到Tier1再到芯片廠商,都在積極推動行業標準的落地。楊礬就表示,納芯微此次完成了另外一家HSMT SerDes量產的廠商,實現了歷史上首次芯片級別的協議互聯互通。“與FPGA原型級別的“偽互聯互通”不同,芯片級測試可以更多覆蓋物理層特性,真正實現了產品級別的驗證。”楊礬強調道。
楊礬表示,在HSMT協議框架下,大家都是競爭關系,但更多的是合作,共同壯大HSMT這一生態。“通過解耦,OEM可以更靈活地選擇供應商,有更可靠的供應鏈和議價空間,從而更好地支持HSMT。”楊礬說道。
另外,楊礬還補充道,納芯微提供了完善的 API 與 SDK,可以簡化客戶的開發流程。目前納芯微已經同諸多SoC及攝像頭廠商合作,并且也與多個SoC進行了測試驗證。
納芯微的核心優勢
“一張圖總結五大優勢”
楊礬總結了納芯微布局SerDes的五大優勢。
首先是擁有成熟的車規體系和完善的產品覆蓋度:納芯微建立了 IPD 全流程管控體系,從產品定義-研發-試產-量產全流程進行管控,在這套嚴格的管理體系下,納芯微實現了十億顆以上的車規模擬產品發貨量,確保了質量的安全。同時,納芯微還通過不斷壯大的產品線,實現了一站式解決方案,針對SerDes而言,不僅提供 SerDes 接口芯片,還同步推出了攝像頭 PMIC、路徑保護等配套模擬芯片,從系統角度優化客戶的解決方案。
其次,是全國產供應鏈能力,確保了供應可靠性。
第三是優異的模擬性能。通過全自研核心 IP,真正達到了關鍵性能指標提升。NLS9116和NLS9246的接收機容限相比主流國際廠商產品提升100%,并具備更強的AEQ(自適應均衡)能力,助力降低汽車制造商的線纜布線成本;此外,MIPI驅動能力也做了相應增強,實測可以驅動超過30cm的PCB走線,降低客戶在PCB布局時的設計難度。
第四是具有豐富的維測功能。NLS9116和NLS9246創新性地內置了接插件瞬斷監測功能,可實時檢測接插件諸如接觸不良等微秒級故障,并通過診斷接口輸出日志,大大降低了工程師問題定位時間。此外,NLS9246還采用了TDR(時域反射)技術,在實時線纜故障檢測定位精度上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當檢測距離在1米以內時,精度小于30厘米;檢測距離在15米以內時,精度小于1米。精準的故障定位能力能夠幫助工程師快速確定線纜故障位置,及時進行修復,減少因線纜故障導致的系統停機時間。
抗干擾性方面,NLS9116和NLS9246在帶電8kV的ESD測試中,圖像傳輸無誤碼,在EMI/EMC性能上對標國際頭部廠商,可顯著減少整車廠的系統測試驗證周期,助力客戶加速產品上市。
最后則是嚴格遵守HSMT協議,實現了芯片級的互聯互通測試,值得強調的是,納芯微也是行業首個HSMT協議下實現芯片級互聯互通測試的企業。
產品具體參數
“不止性能強勁,還有完整路標。”
納芯微給出了加串器和解串器的詳細參數指標。
加串器 NLS9116:支持 4 路 MIPI D-PHY 輸入(每路 2.5Gbps),單路 HSMT 6.4Gbps 輸出,滿足 ASIL B 功能安全設計,支持反向 100Mbps 時鐘生成(為傳感器提供參考時鐘,降低攝像頭 BOM 成本與 PCB 布版難度),支持正向 6.4Gbps 展頻,可以降低 EMI 設計復雜度,符合 AEC-Q100 Grade 2 標準(-40℃至 105℃溫度范圍),封裝為 TQFN-32。
解串器 NLS9246:支持 4 路 HSMT 6.4Gbps 輸入,輸出兩路獨立 4 通道 CSI-2 數據流,內置 4 個 CSI 控制器,支持靈活的視頻路由與復制;每路 SerDes 集成眼圖監測功能,無需高速示波器即可評估傳輸質量;支持 TDR 時域反射技術(通過 100Mbps 反向鏈路檢測線纜開路 / 短路及故障位置),支持反向展頻降低 EMI;符合 AEC-Q100 Grade 2 標準,封裝為 TQFN-64。
封裝方面,加串器NLS9116采用TQFN32封裝,解串器NLS9246采用TQFN64封裝,與市場主流產品P2P兼容
除了新推的兩款產品之外,楊礬還詳細介紹了納芯微SerDes的未來路標。盡管目前6.4Gbps可以覆蓋99%以上的應用,但面對未來更高速率的數據傳輸,納芯微正在開發基于PAM4的12.8Gbps 下一代產品,不止應用于更高分辨率的攝像頭,還可以布局車載屏幕的接口。
而對于通道數,鑒于目前主流車型攝像頭數量較多,四通道的需求最為明顯,對于極低端車型的單 / 雙通道需求,納芯微會根據市場反饋進行評估,但現階段會把精力聚焦到主流需求上。
寫在最后
正如楊礬所說,隨著汽車市場競爭進入下半場,納芯微開始圍繞智能化進行布局,推出了 SerDes、Class D 等核心器件,同時加入了 AEC汽車電子委員會,并積極與頭部客戶合作開發差異化產品,是國內少數完成 ASIL D 體系實踐的芯片企業,無論在車規級量產規模與質量上的表現均領先國內同行。
“技術演進中爭議不可避免,但參考以太網、CAN 等標準的發展,公開協議最終會成為主流。納芯微通過嚴格遵循 HSMT 協議,實現芯片級互聯互通,降低互操作風險。”楊礬總結道。
今年是國產 SerDes 元年,已有一家 HSMT 協議廠商實現大量量產,也預祝納芯微可以順利達成這一目標,共同促進HSMT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