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關于新能源汽車板塊的利好消息還真是不少,先有媒體報道稱《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待報國務院,這為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七大產業規劃”排定了“9月陸續出臺”的時間表;緊接著,北京市又出臺了《北京市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意見的通知》,其中讓業內振奮不已的是,北京市定下了“2012年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達到3萬輛”的目標。
但政策上的“風生水起”好像沒能給車企們帶來“風光無限”,至少暫時沒能給“新能源汽車股們”注入上漲的動力。
遙望二級市場,一汽轎等曾經的“牛股”們,正無一例外的處于低迷狀態。
如今,A股的弱勢本已令“新能源汽車股們”應接不暇,而屋漏又逢連夜雨,中報期的到來不但沒能解救水深火熱的“新能源汽車股們”,反倒有點雪上加霜。Wind資訊據已披露中報車企數據統計顯示,2011年上半年,江淮汽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2.2%、萬向錢潮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17.48%,而在2010年中報期時,江淮汽車、萬向錢潮的這一數據分別為328.42%、91.92%。
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占比僅為10%
還不只是江淮汽車、萬向錢潮的中報業績不盡人意,剛剛上市不久的比亞迪2011年中報顯示,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88.6269%。
江淮汽車、萬向錢潮、比亞迪不約而同的在中報中闡述,“在經歷2009和2010兩年的高速增長后,汽車市場增速明顯放緩,一方面是購車優惠政策的退出、城市治堵、油價上漲等不利因素抑制了部分汽車需求,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基于行業自身發展規律的理性回歸,預計未來汽車業將進入一個平穩增長的階段。”
顯然,車市低迷,是這些依靠傳統汽車哺育新能源汽車的公司業績不盡人意的主要原因。2010年1-6月,全國汽車產銷分別為892.728萬輛和901.615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8.84%和47.67%,而2011年1-6月,全國汽車產銷分別為915.60萬輛和932.5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48%和3.35%。
不過,除了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真的什么都沒給企業帶來嗎?雖然上述各股中報都沒有具體數據可供參考。但僅憑工信部公布“截至目前,25個試點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超過1萬輛,其中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超過1000輛”的數據不難推測,新能源汽車的確還只是一張藍圖。
標準統一有賴“十二五”統領
“我們不該因為新能源汽車現在的局面就否認它,因為除了對能源、環境的意義外,其對我國汽車工業的意義也十分重大。這是一次我國汽車業能與國際巨頭同時起跑的絕佳機遇?!逼仗旌S鸵晃恍履茉雌噷<蚁颉蹲C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他看來,真正阻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還是技術。
“例如充電站和新能源汽車的關系就如加油站和燃油汽車的關系一樣,但目前我國已建成的充電站與換電站僅有100座,充電樁4500多個。用這一數據與中石油、中石化超6萬的加油站網絡相比,更何況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針對公共交通、出租車設計的,面向大眾經營的幾乎沒有,差距之大可想而知。更為關鍵的是,電能存儲貿易體系的標準不統一(充電、換電等)造成的發展緩慢,甚至資源浪費?!鄙鲜鰧<已a充道。
標準、目標的統一有賴于待出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十二五”規劃》統領??上驳氖牵?月19日,浙江永康市提出,“十二五”期間,永康市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總投資達3.4億多元,計劃建設1座集中充電站、3座換電站、8座配送站,120個充電樁等。在業內看來,這初步建成了一個電動汽車的電能“加油站”網絡,在全國極具示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