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試運行的京滬高鐵的不少關鍵零部件,都是“江蘇創造”。其中由南車戚墅堰所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CRH380A動車組齒輪箱驅動裝置、車鉤緩沖裝置、踏面清掃器、半主動減震器等就是代表。
高速列車的車廂靠車鉤連接,其鎖緊度和牢固度直接決定車體運行正常與否。早在2005年11月,戚墅堰所就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啟動時速300公里動車組密接式車鉤的研發。有關人士介紹,“那時,日本住友集團轉讓的圖紙像座小山,項目組‘挖山不止’,不僅保證各項技術參數達到圖紙要求,還通過改進設計使車鉤強度大大增強。”動車時速提高到380公里,對配件質量要求也水漲船高。經過一系列試驗、調試、工藝設計、非標工裝設計等,終于拿下新一代高速列車用密接式鉤緩裝置。統計顯示,這個過程中戚墅堰所共引進和消化各類技術文件200份、制造圖紙20余套,設計非標工裝、量具30余套。
據悉,由戚墅堰所研制的LR1200型鋼軌閃光接觸焊機組,還被運用于京滬高鐵天津到滄州段、徐州段以及滬寧段鋼軌焊接工程。其中用該設備焊接的棗莊至蚌埠段進行綜合試驗時,曾安全跑出486.1公里的國內最高時速。該焊機組擁有發明專利3項、專利授權1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