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指出,雖然全球經濟貿易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給汽車行業帶來壓力,但隨著電動汽車價格的持續走低,全球電動汽車銷量也在持續打破紀錄。據統計,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超過1700萬輛,同比增長25%,市場占有率首次突破20%。
中國保持電動汽車市場領先地位。2024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超1100萬輛,相當于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總和,占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的65%,市場滲透率接近50%。歐洲雖然市場滲透率維持在20%,但受補貼計劃和支持政策減弱、需求疲軟等影響,銷量增長停滯;美國銷量同比增長約10%,滲透率達10%。此外,亞洲和拉丁美洲的新興市場正在成為增長新引擎,2024年東南亞、拉美和非洲地區的電動汽車銷量激增60%以上,達到130萬輛。
其中,東南亞市場電動汽車銷量增長近50%,市場占有率達9%,泰國和越南市場表現最為突出,泰國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達13%,越南達17%,這與中國品牌大量布局有關,中國品牌市場份額占85%。巴西電動汽車銷量達到12.5萬輛,實現銷量翻番,市場占有率突破6%。墨西哥產能擴張顯著,產量增長100%。埃及和摩洛哥成為非洲電動汽車市場增長中心,電動汽車銷量也實現倍增,但整體市場占有率仍不足1%。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5%,中國等主要市場,以及新興市場等都創下了一季度銷量的新紀錄,這意味著,全球電動汽車仍處于強勁的增長軌道上。報告預測,2025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將突破2000萬輛,國際能源署執行董事法提赫·比羅爾 (Fatih Birol)指出,“今年全球售出的電動汽車中將有超過四分之一是電動汽車,許多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將加速。到本十年末,隨著電動汽車變得越來越便宜,這一比例將超過五分之二。”
具體來看,本年度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有望達到60%。因執行更嚴苛的碳排放標準,歐盟和英國的電動汽車市占率或增至25%。美國受制于電動汽車政策的不確定性,全年銷量預計能保持10%的增長,市占率達到11%,其他新興經濟體銷量預計超100萬輛,增幅達50%。
中國電動汽車產量占全球產量的70%,2024年中國電動汽車出口量增長7%,向海外國家出口近125萬輛電動汽車,受歐盟反補貼關稅和美國高關稅影響,中國出口放緩,但加速了海外建廠的步伐。隨著中國車企積極全球產能布局,預計2026年,中國車企的海外產能將達到430萬輛/年。
據IEA統計,受激烈競爭和供應鏈整合推動,中國電動汽車電池成本下降30%,歐美電池成本降幅在10-15%。電池成本下降帶動了電動汽車平均價格的下降勢頭。2024年中國售出的電動汽車中,三分之二的價格低于同級別燃油車產品,同時中國電動汽車的出口也降低了新興市場國家的平均價格。但也有例外,在德國,純電動汽車的平均價格仍比同級別燃油車產品高出20%,美國市場價差達到30%。
電動汽車車型方面,SUV占主導地位,中國占全球50%的銷量,增程式電動汽車在中國大型車市場占比提升25%。
電動汽車的發展離不開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全球范圍內,超快充占比增至10%,中國、英國對智能充電和V2G技術發展的政策支持保持領先。中國充電樁覆蓋密度領跑,但美國等公共充電樁建設滯后,跟不上電動汽車增速。其中歐洲只有75%的高速公路每50公里設置快充站,而美國更是不足50%。到2030年,全球輕型電動汽車公共充電容量需擴容9倍,相應基礎設施建設也有待完善。
報告認為,盡管關稅壁壘、經濟下行與油價下跌等因素都可能沖擊全球汽車市場,但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仍具有優勢。電動汽車銷量的持續走高將對國際汽車產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