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陷入低潮了嗎?

時間:2024-06-20

來源:維科網

導語:作為氫能技術和燃料電池行業的先行者,美、日、韓一度激進開局,率先出臺氫能和燃料電池發展戰略,依托政府強勢補貼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和加氫站建設,成為全球氫能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作為氫能技術和燃料電池行業的先行者,美、日、韓一度激進開局,率先出臺氫能和燃料電池發展戰略,依托政府強勢補貼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和加氫站建設,成為全球氫能行業發展的風向標。然而,自2023年起,三國的氫能發展卻因一系列原因初顯疲態:氫氣供給不足、加氫站盈利困難、氫車投放速度放緩使得行業氣氛不再景氣樂觀。怎么看待這些事?氫能在道路交通領域的應用,是“此路不通”還是暫時受挫?政府又將如何擔當?

      1美國:殼牌關閉加州七座乘用車加氫站

       一直以來,加州都是美國氫燃料電池汽車投放的試驗田,包括豐田Mirai、現代Nexo和本田Clarity在內的知名氫燃料電池車型的在美銷量基本都由加州一州貢獻,也因此吸引了諸多全球能源巨頭前往布局加氫站的建設與運營。

       然而到了2023年三季度,加州的氫能發展突然遇到瓶頸:

       一方面,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價格飆升,疊加LCFS積分價格下跌,導致終端氫氣價格上漲。

       另一方面,氫車銷量放緩以及部分加氫站出現偶發性設備故障,使得氫氣更加供不應求。

       2024年2月,殼牌公司宣布永久關閉在加州運營的7座面向乘用車的加氫站,并將計劃建設中的48個加氫站取消。

       殼牌早在2005年就進入美國氫能市場,還曾獲得加州能源委員會4050萬美元的建站補貼,政府支持不可謂不到位。殼牌對于關站的解釋是“氫氣供應的復雜性和其他外部市場因素”,亦即上述成本問題。

       普拉格能源CEO Andy Marsh表示,制氫工廠的停工停產造成氫氣供應紊亂,直接導致2023年Q3起的氫氣供不應求。加氫站開發和運營商FirstElement 的10座加氫站也于2023年10月停運,原因是遭遇氫氣供給的技術問題。巖谷和Messer等運營商也因終端氫氣成本飆升而不得不于去2023年11月和12月暫停幾個加氫站的服務。

  豐田表示加州加氫站的關閉對其mirai的投放影響很大。Nexo更是于2023年10月出口量歸零,2024年1-5月僅累計出口60臺。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氫能在道路交通領域的潰敗。殼牌的關站行為本質是對其氫能戰略的重新校準,是其“價值優于數量”戰略的一部分。公司表示將繼續運營位于加州南部的三座重卡加氫站,在鋰電池技術占領乘用車的市場環境下,公司未來選擇了聚焦氫燃料重卡的加氫業務。

  2韓國:加氫站運營商告急

      韓國也面臨相似的問題。

       據媒體報道,2023年韓國159座加氫站中大約只有41座加氫站開放營業,而且許多加氫站出現了限量供應和價格上調的情況。

       現代鋼鐵公司承擔20%—30%韓國中部地區車用氫氣供應,然而在2023年11月,公司有三座灰氫制備廠發生故障,導致該地區四分之三的加氫站被迫暫時關閉,與加州情況如出一轍。這直接導致韓國氫車銷量暴跌,在2024年1月份僅售出2臺。

  去年7月,韓國最大的加氫站運營商Hynet將站售氫氣價格從每公斤9794韓元(約51.52元人民幣)提升至13112韓元(約68.96元人民幣),但依然無法完全改善公司運營情況。成本飆升以及加氫的便利性問題,導致韓國本土消費者越來越傾向于同級別的電車與油車。

  因此韓國環境部4月份宣布,將向152個加氫站運營商提供82億韓元(約4313萬元)的氫氣補貼,以補貼消費者支付購買氫氣的費用。從今年五一起,平均每個加氫站運營商會收到約5,400萬韓元(約28.4萬元)的補貼。該類財政扶持將持續到2025年,若韓國氫車市場繼續停滯不前甚至持續收縮,這種扶持可能會延長。

       除此之外,韓國政府于今年2月份表示將放松對于加氫站的安全性限制,進一步減少建站壁壘。

       截止目前,韓國擁有192座加氫站,而韓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建成458座加氫站。

       3日本:對氫能戰略做重大修改

       日本的情況相對日韓來講不算嚴峻,但氫能行業發展依然落后于官方規劃目標。2024年4月17日,日本工業氣體公司 Iwatani 表示將從 6 月 1 日起將其日本的53座加氫站的氫氣價格提高約36%,從目前的每公斤1,210日元(約55.61元)上漲至每公斤1,650 日元(約75.84元)。Iwatani 表示,鑒于能源成本上漲導致加氫站的盈利能力惡化,公司不得不首次提高其站售氫氣價格。

       此前,日本最大的石油公司Eneos也將其在日本43座加氫站的氫氣售價提高了33%,至2,200日元(約101.12元)/公斤。Eneos的漲價理由為“全球通貨膨脹導致運營成本和設備維護成本上升”。然而,在經歷上調之后,日本站售氫氣的價格仍然低于歐洲或美國。2023年,加利福尼亞州的站售氫氣價格一度高達36 美元(約261.24元)/公斤,而德國的氫氣標準價格為每公斤15.75 歐元(約122.8元)。

  截至2023年年底,日本共有166座加氫站投入運營,較2022年底僅新增了1座,大約三分之一集中在首都圈地區。氫氣價格上漲和加氫站增速放緩或嚴重阻礙氫車在日本的推廣。由于自身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不足,日本此前的氫能戰略優先考慮化石燃料制氫,忽略了綠氫。為刺激低碳氫的發展,日本議會于今年5月通過了《氫能社會促進法》,政府擬出資3萬億日元(約1,379億元),為本地生產和進口的低碳氫提供長達15年的補貼。此間氫能行業人士評論,“日本政府此舉是對此前氫能戰略的一個修正,因為日本早期發布的氫能路線圖,實際成效遠遠落后于氫能戰略計劃,必須要通過一個新的立法,特別是財政上的一個立法支持來修正之前政策的不足”。

       4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進度低于預期

       中國的情況則更好些。

       2023年中國氫車銷量和加氫站保有量全球第一。按上險數據中國2023年氫燃料電池汽車投放量7654輛,同比增長53%;根據香橙會H2 Plus數據,截至2023年底中國建成407座加氫站,當年新增建站數量有所回落但也增長了18%。但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示范運營進度,卻不及預期。四年示范期已經過半,廣東城市群、河北城市群分別只完成了示范進度的8%和17.8%。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氫車推廣數量、目標及完成比例(輛,%)

  5全球燃料電池汽車醞釀重大路線調整 總的來看,氫燃料電池技術遇到了一個全球性的低潮。最直接的問題是氫氣貴,氫氣荒,內里還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經濟性問題。政府可以對車輛購置成本進行補貼,但是氫氣價格太貴,則政府補貼就顯得杯水車薪,燃料電池汽車的運營成本就升高,導致經濟性不佳,車輛賣不出去。特別是氫氣如果來源于天然氣等傳統能源,則依然沒有擺脫能源依賴,這也是日本等國家對氫能戰略做出重大調整之原因所在。因此在發展時序上,只有先有了足夠的氫氣,然后才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如果綠氫一時難以大規模制取出來,工業副產氫則是暫時性的替代能源。這方面中國作為工業大國顯然有發展優勢。這是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陷入低潮暴露出的原因所在。除了氫氣問題,第二個問題則是氫燃料電池技術發展路線問題。眾所周知,日韓歐美走的是乘用車技術路線,中國走出了一條商用車技術路線。在乘用車運營場景,氫燃料電池技術當前跟純電動PK,沒有優勢,這在中國純電動技術逐漸普及且電價便宜的國家,已經基本不是個需要討論的問題;日韓歐美一些國家,氫氣和電價都很貴,綜合環保低碳以及產業鏈等因素考量,氫燃料電池技術和純電動技術尚可PK一把,但如果遇到氫氣貴、氫氣荒等因素,就成為壓倒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正是這一原因,中國氫燃料電池技術走的是商用車技術路線,加之有便宜且豐富的工業副產氫,氫燃料電池汽車雖然發展慢,但還在發展,不致于像日韓歐美那樣陷入困境。也許是看到中國氫燃料電池商用車路線的希望,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巨頭日本豐田、韓國現代這兩年紛紛進入中國,跟隨發展氫燃料電池商用車。從2021年開始,中國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經過3年多時間的發展,從4.5噸城市環衛車開始,到49噸氫能重卡,行業已經在山西省等局部場景,找到了氫燃料電池重卡運營的經濟性,氫燃料電池汽車有了真實需求。現在山西省氫燃料電池重卡出現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發展態勢。一旦星星之火燎原,則中國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有可能趟出一條發展之路。換言之,中國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有可能帶領氫燃料電池技術在道路交通領域,走出一條成功的道路,真正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起于歐美,成于日本,發展于中國”之局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