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市場調研 > 資訊詳情

?月銷首破30萬,比亞迪正在持續創造歷史

時間:2023-11-20

來源:?蓋世汽車

導語:乘用車銷量為301095輛,同比增長38.4%,環比增長4.9%。這是比亞迪首次單月銷量破30萬,也是中國汽車產業,又一個里程碑時刻。 月銷超30萬輛的關卡,比亞迪已經正式跨過。

乘用車銷量為301095輛,同比增長38.4%,環比增長4.9%。這是比亞迪首次單月銷量破30萬,也是中國汽車產業,又一個里程碑時刻。
月銷超30萬輛的關卡,比亞迪已經正式跨過。
最近兩年,不斷創造歷史,對比亞迪而言已經是家常便飯,幾乎可以說是憑借一己之力,顛覆了合資時代,顛覆了燃油車時代,持續刷新著中國品牌的銷量紀錄。就在10月份,中國車企月銷量破30萬輛的時代大幕,正式由比亞迪拉開。
最新的銷量數據顯示,比亞迪10月共計銷售新車301833輛,同比增長38.6%,環比增長5.0%。其中,乘用車銷量為301095輛,同比增長38.4%,環比增長4.9%。這是比亞迪首次單月銷量破30萬,也是中國汽車產業,又一個里程碑時刻。
比亞迪持續“開大”
進入2023年之后,從市場表現上看,比亞迪每個月都在刷新著歷史新高,行業內普遍期待中的月銷30萬輛的突破,在10月份也如約而至。中國汽車產業的歷史上,這絕對是一次值得被銘記的大事件,對比亞迪而言,這也是實現了技術升級、品牌價值升級之后的水到渠成。
蓋世汽車整理的銷量數據顯示,目前比亞迪旗下海鷗、海豚、驅逐艦05、海豹、宋PLUS、元、漢、唐、秦、宋Pro、騰勢D9等10余款車型,月銷量基本都能維持在萬輛以上。旗下能有如此多的車型月銷量過萬,放眼全球看,都可稱得上“炸裂”。
今年8月,比亞迪還完成了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下線,同樣是前無古人后也很難有來者的上量速度。從第100萬輛新能源車下線到第300萬輛下線,比亞迪用時一年半;從300萬輛到500萬輛,僅用時6個月,該成績在全球范圍內,都很難找不到第二家。
市場表現持續飆升的同時,比亞迪近期的盈利能力,在國內汽車市場上,也堪稱是無出其右者。不久前比亞迪發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比亞迪三季度總營收1621.51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為104.13 億元。簡單換算下,第三季度比亞迪平均日賺1.15億,一天一個“小目標”。更重要的是,在其他新能源車企還深陷價格戰泥沼的當下,比亞迪的單車利潤成功破萬了。說明了什么呢?簡單,比亞迪的高銷量并不是靠犧牲利潤換來的,而是靠高品質的產品,真正的征服了終端消費者。
被比亞迪征服的不止是國內的消費者,還有海外用戶。
在海外市場開拓方面,比亞迪拿出的最新成績是——10月乘用車出口30521輛,在乘用車月銷量中的占比突破10%,出海成績再創新高。目前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的足跡已經覆蓋全球58個國家和地區,而且在多個國家市場上(如泰國、巴西等),已經連續數月拿下電動車銷量前位。
9月出征慕尼黑車展、10月閃耀東京車展,比亞迪正在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企業使命。更關鍵的是,無論是在慕尼黑還是在東京,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車企,收獲的關注度都遠超當地本土汽車企業。
終于,我們的企業也可以在海外的大型“秀場”上,靠著技術創新力和品牌影響力,變客場為主場了。毫不夸張的說,比亞迪的全球化戰略,已經不止是中國市場上的大事件,當前比亞迪在全球舞臺上跨出的每一步,都會是全世界矚目的焦點。
乘聯會此前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在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汽車銷量排行榜中,比亞迪超越鈴木,位列第9名,將中國車企的全球的地位,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
成績的背后是天才在努力
針對業績的持續增長,比亞迪官方給出的回應是,盡管當前國內外競爭持續加劇,但比亞迪憑借不斷提升的品牌力、持續擴大的規模優勢和強大的產業鏈成本控制能力,實現了盈利持續向好,展現了強大的韌性。
品牌力的提升和市場規模持續壯大帶來的優勢容易理解,也都是顯而易見的事情。
能夠把中國車賣到20萬以上、30萬以上的價格區間,還能成為市場爆款,比亞迪之前,沒有其他車企能夠做到;主打高端硬派越野市場和百萬級豪華市場的新品牌方程豹和仰望迅速破圈,成為全行業關注的焦點,比亞迪之前,同樣沒有車企敢真正去嘗試。目前,比亞迪已完成比亞迪王朝、比亞迪海洋、騰勢、仰望及方程豹五大品牌矩陣的完善布局,是中國品牌中少數能夠實現全產品線和全價格區域覆蓋的車企。
更細分地看比亞迪旗下各品牌的表現,用全線突進來形容最恰當。2023年10月,比亞迪王朝和比亞迪海洋共計銷售新車289595輛,同比增長33.4%;騰勢品牌的10月銷量為11500輛,在為用戶創造新豪華全優出行體驗方面,好評;仰望品牌旗下U8車型交付在即,比亞迪勢必將重新定義新能源時代的高端和豪華;方程豹品牌旗下首款車型豹5此前也已經正式亮相,不久之后就會正式開啟交付,國內高端個性化市場上,要出現一個種子選手了。
很顯然,比亞迪的多品牌戰略,已經真正形成了有序互補,這也預示著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已經進入全新階段。
再來看產業鏈方面,完善的產業鏈布局,同樣是比亞迪全力爭勝的“王牌”。目前比亞迪已經形成特色鮮明的垂直供應鏈體系,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芯片、底盤、內外飾件等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換言之,在新能源領域,比亞迪早已經實現汽車核心零部件自研自產。
作為插混汽車的開創者和領跑者,比亞迪在2010年3月就投放了旗下的插混產品,而且還首批入選了國家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在國內新能源車概念方興未艾之時,比亞迪就已經是深度參與者。
不僅是最早自主掌握三電核心技術的中國車企,在汽車電子芯片領域(如MCU、IGBT等方面),比亞迪也早就建立了行業先進優勢,而這些優勢在市場競爭持續的過程中,都會成為了保本增效的“大殺器”,讓比亞迪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對抗中,也能所向披靡。
不完全統計,在比亞迪電子、比亞迪半導體板塊業務之外,2019年12月起,比亞迪還先后成立了弗迪電池、弗迪視覺、弗迪科技、弗迪動力、弗迪精工等產業鏈企業,分別負責動力電池、車用照明、汽車電子、汽車動力總成和汽車模具等零部件的研發制造。蓋世汽車認為,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積累和供應體系的垂直整合能力,是比亞迪區別于其他新能源品牌的關鍵指標。
當然,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不計成本的長期投入。據了解,比亞迪2018年的研發投入費用就高達85億元,到2022年這一支出已經超過200億元。比亞迪此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公司旗下的研發人員數量已經超過9萬人。為什么是比亞迪在新能源時代一家獨大?為什么是比亞迪能夠頻頻發布“黑科技”?答案不言而喻。
很簡單的道理,舍得投入才會有更大的收獲。
蓋世汽車研究院預計,比亞迪今年全面銷量有望突破300萬輛,隨著更多新產品的陸續到來,比亞迪的市場競爭力還將進一步提升。而且比亞迪的高端化品牌布局已經全面提速,再加上海外市場的驅動力,在全球“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比亞迪勢必將會為全球消費者創造出更加美好的綠色出行新體驗,助力“為地球降溫1℃”。
文章鏈接:智能制造網 https://www.gkzhan.com/news/detail/164854.html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