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9月全球電池裝機量TOP10:中創新航同比增長超200%

時間:2022-11-03

來源:OFweek鋰電網

導語:9月份,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機總量為54.7GWh,同比增長61.2%;1-9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機總量達341.3GWh,同比增長75.2%。

  維科網鋰電11月2日消息,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 于11月1日發布了2022年9月及1-9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前十排行榜。

  數據顯示,9月份,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機總量為54.7GWh,同比增長61.2%;1-9月,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機總量達341.3GWh,同比增長75.2%。

  數據來源/SNE Research,制表/維科網鋰電

  9月中國企業延續強勢

  9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企業分別是:寧德時代、LG新能源、比亞迪、松下、SK On、三星SDI、中創新航、國軒高科、欣旺達、蜂巢能源。

  從上表可看到,6家中國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欣旺達、蜂巢能源)延續強勢,總市場占有率達到59.3%,即“全球每10輛新能源汽車,就有4輛由中國企業配套動力電池?!?/p>

  其中,排名第7的中創新航,以同比增速超200%(222.2%)、2GWh的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拉大與第8位的差距,表現出色。

  韓國的LG新能源9月動力電池裝機量較8月的5.0GWh大幅提升,其8.8GWh的電池裝機量高于比亞迪的7.3GWh,在7月與8月都落后的情況下,又重新奪回月度排行榜榜眼的位置。

  日本的松下是TOP10中,唯一出現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負增長的企業,其雖然排名第四,但已經被比亞迪拉大了差距。

  SNE Research分析認為,在中國和美國等主要動力電池市場都有所增長的情況下,中國地區的增長率尤為突出,中國企業主導了市場的增長。

  SNE Research表示,三家韓國電池公司的增長勢頭主要受搭載各公司電池的電動車車型銷售的拉動:具體看來,受現代ionic 5和起亞EV6等銷量持續增加影響,并隨著現代ionic 6新上市,SK On進一步擴大了增長勢頭;奧迪E-Tron、寶馬iX、寶馬i4、菲亞特500等的持續銷售增加帶動了三星SDI的增長;LG新能源則得益于特斯拉的Model 3、Model Y的高人氣以及大眾ID.4、福特Mustang Mach-E的銷售利好。

  1-9月全球電池TOP10企業一覽

  1-9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TOP10企業,與9月相同,分別是:寧德時代、LG新能源、比亞迪、松下、SK On、三星SDI、中創新航、國軒高科、欣旺達、蜂巢能源。

638030663050704767651.jpeg

  相比9月,1-9月的排行榜跨度時間更長,變化的敏感性雖有降低,但更穩定。

  在該榜單中,6家中國企業的同比增長幅度皆超過100%,合計市場占有率為57.8%,令較早之前中日韓“三足鼎立”的格局,徹底轉變成“一超兩強”。一超即中國,兩強指的是日本與韓國。

  值得注意的是,擁有多年電池技術和研發積累成果的中創新航,是中國動力電池領域最早的一批玩家。目前,中創新航是全球僅有的兩家擁有同時可為主機廠提供磷酸鐵鋰及三元電池全系車型配套能力的動力電池企業之一。

  從2019年-2021年看,中創新航的動力電池銷量由1.62GWh增至9.31GWh,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39.7%,是中國頭部動力電池企業中唯一一家每年同比增速超過100%的企業。

  中創新航產品力強勁

  維科網鋰電注意到,在最近的10月24日,小鵬汽車宣布小鵬匯天飛行汽車旅航者 X2 在迪拜完成了海外公開試飛。

  小鵬匯天飛行汽車X3是自主研發的第五代飛行汽車,自重兩噸,可容納兩人,行駛續航數百公里,飛行續航數十公里。

  數據顯示,汽車垂直起飛所需要的動力是地面行駛的10-15倍,這需要非常強勁的動力做支撐。

  據悉,小鵬匯天飛行汽車X3的動力電池,搭載的是中創新航針對低空出行開發的新銳9系高鎳/硅體系電池,該電池在保證高功率、高快充能力的同時,實現輕量化和安全性能的跨越式提升。

  這表明,此前并無宣傳,或許是中創新航“秘密武器”的9系高鎳/硅體系電池,已經得到應用,其動力較地面汽車行駛所需的正常動力,提升了10-15倍!

  在8月下旬舉行的2022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當時中創新航董事長劉靜瑜曾宣布,即將推出350Wh/kg高鎳多元電池、4C快充電池和高錳鐵鋰電池,以及400Wh/kg半固態電池、全固態電池、鋰硫電池等新體系電池。

  顯然,劉靜瑜并未提及9系高鎳/硅體系電池。

  當時劉靜瑜還表示,經過持續的迭代升級,中創新航即將推出的6系高電壓產品能夠達到300wh/kg的水平,可以支持1000km以上的續航。

  現在的中創新航9系電池產品,將會爆發出怎么樣的競爭力,拭目以待!

  新增產能按計劃穩步釋放

  動力電池高端產品供不應求的最大原因,在于如何突破產能瓶頸。在這一點上,中創新航有著全面的布局。

  此前,有一個現象是,根據中創新航官媒及相關主機廠報道,中創新航在產品競爭力方面優勢極具明顯,獲得一眾客戶認可,只要進入便迅速成一供并多家實現車型首發和全系車型配套,客戶期待其持續優質產能的釋放。

  中創新航的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在過去的2021年的產能利用率達95%以上,產品供不應求,產能不能完全滿足當前客戶的交付需求。

  近期,隨著多個新基地產品的陸續下線,中創新航逐步解決了產能問題,踐行著2022年規劃產能為280Gwh的目標:

  8月30日,廈門二期項目實現全線設備調試完成并啟動整線投料,55天完成首套PACK電源系統產品下線。該PACK產品具有高安全、長壽命、能量密度高等特點,已廣泛應用于多款熱銷車型,獲客戶高度認可。

  9月13日,中創新航江蘇三期首套CIR電池系統產品成功下線。CIR電池系統產品基于能量與資源極致平衡、能量與安全極致平衡、設計與制造高度融合的理念,真正實現極簡化設計——無端板、無側板、無扎帶,是行業首個方形真C2P量產產品;實現極簡化制造——工序簡化約25%,產線空間占用率降低30%。

  9月24日,成都一期項目完成首批儲能電池產品下線。作為中創新航儲能市場核心產品,循環壽命達12000次以上,能量效率達97%以上,具有高安全、高能量、高效率、長壽命、標準可擴展等特性,助力中創新航深耕新能源發電、工商業用戶、零碳航運、家庭儲能市場,為用戶提供全場景儲能產品和解決方案。

  9月28日,中創新航武漢項目一期首批動力電池產品成功下線。下線的動力電池產品是基于800V高壓平臺研制的全新一代鐵鋰高端標配產品,支持超快充,適配性強、性價比高,已在最新上市的純電動全智能SUV車型——小鵬G9上實現首發配套并得到充分認可。

  10月8日,中創新航合肥項目產品下線。該次下線的L221產品是針對600?km長續航區間研制的中鎳高壓三元高端產品,應用公司全球首創全極耳疊片電池技術,具有高比能、長壽命、全氣候的特點,支持快充,綜合性能行業領先,將主要配套出口車型……

  客戶方面,中創新航先后與長安、廣汽、吉利、東風等企業站卡了深度合作,目前配套車企28家,車型70+款,包括廣汽埃安、長安新能源、小鵬、吉利、上海通用五菱、一汽紅旗、東風、神龍、奇瑞、廣豐、廣本、零跑、合創、Smart等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

  總結

  最新一期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行榜的發布,是一次中國動力電池展現發展成果的窗口,而中國企業也交出了優異的成績單。

  展望行業未來發展,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逐年提升以及儲能市場需求的釋放,處于市場核心的電池需求量,也將水漲船高。中創新航的產品,在新能源市場上正被廣泛需求,這將帶動中創新航市場占有率的持續提升!

  文章鏈接:智能制造網 https://www.gkzhan.com/news/detail/150276.html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