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汽車零部件市場暗潮涌動,中國如何突出重圍?

時間:2017-05-24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2017年過去不足5個月,A股市場上就新增了14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同時還有23家企業正處于上市審核過程中,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似乎在加速崛起。

眾所周知,汽車行業是一個產業鏈很長的行業,一輛汽車的組裝需要跨廠商、跨地區甚至跨國界合作才能成功完成。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國,中國市場一直備受海外青睞,而中國的核心零部件生產,也長期以來為外資把控。隨著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升,“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等戰略的穩步推進,中國也正在努力擺脫外資依賴。

風起云涌的汽車零部件市場

汽車零部件市場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國際市場風起云涌,變化多端,并購事件接二連三發生,讓人捉摸不透。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跨國企業集團,其一直都在精心布局汽車零部件業務,斥巨資收購可見其“良苦用心”。

三星電子之前宣布將會斥資80億美元,收購美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哈曼國際公司(HarmanInternational),哈曼公司股東大會也正式通過了三星收購計劃。

據報道,如果三星電子順利收購哈曼,這也將是韓國公司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海外并購案。

在哈曼股東批準之后,這一收購交易還需要獲得美國、中國、韓國和歐盟的監管部門審核通過。據估計,如果一切順利,收購交易將會在2017年的第三季度完成。

近些年,科技行業和汽車產業出現了融合的趨勢。在谷歌(微博)的示范效應之下,自動駕駛汽車在全球興起,許多科技公司和傳統汽車制造商紛紛開發自動駕駛技術。

三星電子之前在汽車領域出現了動作緩慢的現象,而此次收購哈曼國際公司,三星將會縮小和競爭對手的差距,在汽車電子領域,三星也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三星電子正與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展開最后磋商,計劃在今年收購菲亞特旗下汽車零部件制造商瑪涅蒂-馬瑞利。

消息稱,談判的關鍵問題是三星的收購價格。去年,當雙方展開談判時,三星據稱出價1萬億韓元,但菲亞特的心理價位超過3萬億韓元。

消息稱,兩家公司還就收購價格達成了一項臨時協議。三星已經把馬瑞利視為與哈曼國際實現協同效應的最佳合作伙伴。

三星一直希望通過收購馬瑞利,獲得照明、車載娛樂和遠程信息處理技術。這些技術被提供給了菲亞特、克萊斯勒、吉普等多個菲亞特-克萊斯勒旗下品牌以及瑪莎拉蒂、阿爾法·羅密歐等奢侈品牌。

三星顯示器、三星電機等三星電子重要關聯公司已經與菲亞特在汽車顯示屏、攝像頭傳感器上展開合作。

中國市場行情如何?

2016年我國汽車整車銷售超過2800萬輛,產銷量增長率再次達到兩位數,高速增長的產銷量規模帶來了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2017年過去不足5個月,A股市場上就新增了14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同時還有23家企業正處于上市審核過程中,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似乎在加速崛起。

2005年以前,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數量僅26家,汽車零部件的本土化生產程度不高。但在2005年頒布的《構成整車特征的汽車零部件進口管理辦法》推動了汽車零部件國內生產和裝配,使得一批合資零部件企業建成,我國的汽車行業得以深度接觸國際化的生產技術,汽車零部件本土化生產程度提升。

在2006至2009年期間,我國A股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數量以每年平均2.2家的速度增加。雖然2010年以后該法案被廢止,但汽車零部件國產化替代的趨勢已經形成,汽車零部件行業的發展明顯加速,2010-2016年間每年平均有6.8家公司上市。如果排除2013年IPO暫停帶來的影響,2010-2016年上市速度是8家/年。而截至2017年5月15日,隨2017年IPO發行加速的刺激汽車零部件行業上市公司再次暴增14家,形成如今98家的規模。

一步一步殺出重圍

中國一直在引進海外先進技術有汽車制造廠商,但與此同時,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在加快“走出去”步伐。

今年3月中旬,青島雙星發布公告,其與錦湖輪胎簽署協議,擬以9550億韓元(約合57.5億人民幣)收購錦湖輪胎6636.88萬股,占其總股本的42.01%,這意味著青島雙星將控股韓國第二大輪胎企業。

同樣在今年3月,德爾股份以19億的價格收購阜新佳創100%股權,從而間接收購德國CCI公司,CCI的主要產品包括汽車減振降噪、結構加強零部件等。此外,2016年9月,泰特機電收購了歐洲最大的輪轂電機企業荷蘭e—Traction。

零部件領域的并購,是整個汽車行業對外投資的主力。據德勤發布的中國汽車行業對外投資報告中稱,2013年—2016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和零部件企業完成了海外并購交易共計60起,涉及金額達177億美元;其中,零部件企業涉及交易在交易總量和總額方面的分別占比超出七成和八成以上。按此計算,短短四年時間,中國零部件企業在并購上的花費就已超過140億美元。

不斷的并購,使得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快速進入到全球整車配套體系。

以華域汽車為例,2013年華域汽車收購延鋒50%的股權,2015年延鋒成立全球最大的汽車內飾企業——延鋒內飾,其中華域控股達70%。通過收購延鋒,華域汽車的內飾業務開始進入全球配套體系,2014年華域汽車的海外業務收入占比僅為1.6%,2016年時這一數字已大幅上升到24.1%。

據華泰證券研報稱,部分優質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依靠成本優勢和配套能力,已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零部件企業,中信戴卡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鋁制輪轂供應商。

可以說,中國零部件產業迎來全新的發展機遇,其正在日益壯大大,并有望成為汽車產業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行業。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本文由中國傳動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于面包財經、鳳凰科技、騰訊科技、新浪財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