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新能源車生產準入下月放開 傳統巨頭大手筆加速布局

時間:2015-06-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規定》明確要求,新建電動車企業必須要在我國境內注冊,具備與項目投資相適應的自有資金規模和融資能力;具有純電動乘用車產品從概念設計、系統和結構設計到樣車研制、試驗、定型的完整研發經歷。

日前,發改委、工信部聯合發布《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7月10日起,新建企業投資項目的投資總額和生產規模將不受《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有關最低要求限制。然而,在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為新能源汽車導入“新生力量”時,中外傳統車企則紛紛針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拋出大手筆的投資計劃,強化市場地位。其中,比亞迪拋出110億的投資計劃,加大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力度與生產能力提升;大眾則牽手上汽,對上海大眾汽車安亭生產基地進行升級改造,生產新能源車。

新建企業投資規模不受限制

《規定》明確要求,新建電動車企業必須要在我國境內注冊,具備與項目投資相適應的自有資金規模和融資能力;具有純電動乘用車產品從概念設計、系統和結構設計到樣車研制、試驗、定型的完整研發經歷;具有專業研發團隊和整車正向研發能力,掌握整車控制系統、動力蓄電池系統、整車集成和整車輕量化方面的核心技術以及相應的試驗驗證能力,擁有純電動乘用車自主知識產權和已授權的相關發明專利;具有整車試制能力,自行試制同一型式的純電動乘用車樣車數量不少于15輛,等等。

據了解,新建電動車企業的投資總額和生產規模并不受《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有關最低要求限制,由企業自行決定,但只能生產純電動乘用車,不能生產任何以內燃機為驅動動力的汽車產品,《規定》將從7月10日起正式實施。與之前發布的征求意見相比,《規定》對部分準入條件進行了放松,包括去除“新建乘用車企業的投資主體必須具備有3年以上純電動乘用車研發基礎”等限制。

不過,想要申報成為純電動車生產企業,《規定》指出,要具備純電動乘用車整車正向開發能力的研發機構,至少具備整車及動力系統匹配、整車管理系統、車載能源管理系統、車輛輕量化、車輛安全等關鍵技術的設計開發能力、試驗檢測能力以及對整車產品運行狀態的監控能力;純電動乘用車產品的銷售及售后服務體系;提供擔保企業和經公證的擔保期不低于5年(以項目建成投產為起始點)的擔保合同等。

分析人士指出,《規定》對電動車的動力性與輕量化提出了一定要求,車輛最高時速需要在每小時100公里以上,而續航里程最低要100公里以上。這意味著,低速電動車企業將被排除在外。

多家新企業試圖加入市場爭搶

數據顯示,5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1.91萬輛,同比增長3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9922輛,同比增長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4923輛,同比增長近4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2832輛,同比增長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1431輛,同比增長36%。

而前5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5.36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2.58萬輛,同比增長近3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1.37萬輛,同比增長3倍;純電動商用車生產9248輛,同比增長近6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4761輛,同比增長58%。

分析指出,一方面是政策的不斷扶持鼓勵,準入門檻的降低;另一方面是市場正在呈現出高速的發展態勢,市場潛力巨大。這將吸引眾多新興企業加入了純電動車的爭奪。

據悉,我國多家企業正在積極謀求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其中,零部件巨頭萬向集團,通過海外收購等方式,正在積極的布局純電動車生產;而微型電動車企業新大洋集團也在積極籌劃相關事宜。

傳統巨頭大手筆加速布局

然而,就在《規定》發布時,比亞迪與大眾等傳統車企也拋出龐大的投資計劃,加速新能源汽車發展。

據了解,比亞迪將投入110億元,擴大新能源汽車研發與電池的生產能力。其中,投資60.23億元擴充鐵動力鋰離子電池擴產項目,新增動力電池生產能力6Gwh/年,全部用于滿足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生產的需要。而投入50億元用于雙模汽車、純電動乘用車、純電動客車、電動專用車及相關基礎平臺的研發。

比亞迪方面表示,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現有的動力電池產能無法很好地滿足未來新發展需求。而加快于雙模汽車、純電動乘用車、純電動客車、電動專用車及相關基礎平臺的研發,有利于進一步豐富新能源汽車產品線、提升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加速于新能源汽車下游各細分市場的全面布局,擴大規模效應,推動新能源汽車板塊收入和盈利水平的提升。

數據顯示,比亞迪在今年前4月的銷量中,已經從之前的全球第7位躍升至第4位。

與此同時,大眾與上汽簽署協議,雙方達成進一步合作發展新能源車,強化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布局。據了解,雙方將對上海大眾汽車安亭生產基地進行升級改造,生產新能源車。其中,將于2016年在安亭生產基地生產大眾汽車全新C級車型;并將生產基于朗逸研發的純電動汽車。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表示,未來4年,大眾汽車集團將有超過15款新能源車在中國本地化生產,其中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型。如今伴隨著新能源車及其配件的本土開發,大眾汽車集團將進一步提升在中國的研發能力,并將加強在燃料電池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領域的研究工作。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