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規范化管理之物流采購

文:陳寧2013年1月

導語:物流和采購不一樣,采購和物流分不開。所以放在一起談。在當今社會,沒有物流的配合,采購工作很難展開。物流就是為采購配套服務的,沒有全球采購,也不會有方興未艾的物流產業。這既是時勢造英雄,也是自然選擇。天下事都一樣奇妙,成雙成對,物競天擇。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企業規范化管理之物流采購
 
    物流和采購不一樣,采購和物流分不開。所以放在一起談。在當今社會,沒有物流的配合,采購工作很難展開。物流就是為采購配套服務的,沒有全球采購,也不會有方興未艾的物流產業。這既是時勢造英雄,也是自然選擇。天下事都一樣奇妙,成雙成對,物競天擇。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因此采購工作首先考慮的因素就是物流方不方便。物流不方便,采購的物品再便宜,不能及時送往物品使用和消費的地方,不是積壓物資,就是浪費時間,也就是浪費金錢。或者采購物品成本低,而物流成本高,總體成本也升高了,這也不是最佳選擇。這個道理淺顯易懂,勿需多說。
 
    許多企業喜歡自建車隊,自行解決物流難題,這可不是明智的選擇。專業分工是時代的產物,也是歷史的進步。每個企業自建車隊會造成資源浪費,買車是一大筆開支,養活司機也是開支,車輛維修保養更是一大筆開支,一帆風順還好,萬一出了交通意外,賠償損失更是無法預計……十年前筆者應邀為一個朋友籌辦物流公司時,就發現廣州開發區的外企基本上不建車隊,所以筆者去開拓業務非常容易成功。大家知道外企用的都是國人中的佼佼者、人才中的人才。你沒有與之匹配的業務經理打交道,去個業務員誰理你?一是他們認為術業有專攻,二是他們已經習慣了物流外包,三是中國交通警察讓他們防不勝防,……所以老外的公司基本上不建車隊。中國人為什么喜歡自建車隊?一是大而全臉有光,二是物流公司信不過擔心貨物丟了不合算,三是車也是資產。
 
    企業要發展必須專業化經營,走專業化道路,靠規模求發展。那么把貨運交給物流公司,企業應該注意些什么呢?筆者認為:一實地考察、車輛驗證(注冊資金有多少,是實際注資還是虛假注資,是自有車輛,還是租用車輛,是合同員工還是臨時員工),二是簽訂合同并予公證,三是物流公司向企業繳納運輸保證金,四是企業堅守貨到付款原則同時絕不拖欠貨款(不給物流公司留下扣押貨物隱患)。雙方信守合同,合作一定愉快。
 
    該說采購了。有一個道理大家應該明白,凡是商品豐富的地方大多都是物流發達的地方,物競天擇,這就是市場經濟的產物。但如果你企業地處偏遠地區,物流的觸角可能暫時還沒有延伸過去。這并不可怕!對你是危機,對物流公司可能就是商機。你完全可以主動邀請物流商考察,然后告訴對方你的合作計劃。解決了物流問題,你的企業就可以在想要采購的地方大展拳腳了。
 
    人們越來越懂得規模經營創造奇跡的道理。開源節流正被賦予新的含義:開源用之于采購就是開拓貨源,從商品生產的源頭采購;節流就是節省流通時間,加快資金周轉。現代物流就是節省時間的最佳保障。那是不是采購規模越大采購成本就欲低呢?道理上好像是這樣,實際上也不盡然。規模小肯定成本高,規模大,成本會降低。但是規模大到超過你企業的消化能力(生產能力或銷售能力),新的浪費也會產生。適度規模才能獲得最佳成本。檢驗規模是否適度的一個標準就是你企業的生產或銷售能力:恰到好處地采購、恰到好處地送到、恰到好處地生產或銷售完畢,這樣的規模就是適度規模。這個計算簡單,就是達到適度規模很難。
 
    為什么筆者講規模越大采購成本越低在理論上是對的呢?這就是我們企業要追求更大規模,要拓展自己的市場范圍、要延伸自己的下游鏈,規模越大你企業賺錢的機會越大。
 
    采購和物流緊密相連,物流和采購密不可分。用活物流擴大采購,采購找到源頭成本就能降低,采購規模越大,物流發展越快,中國經濟良性循環的通道就將從此鋪開。
 
    企業只要趕上快車,發展就不愁速度。企業只要誠實守信,發展就不愁高度。

 
簡易管理之體制
    有七個人住在一起,每天共喝一桶粥,顯然粥每天都不夠。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于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然后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里全是涼的。最后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分析:管理的真諦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職責就是建立一個象“輪流分粥”那樣合理的游戲規則,讓每個員工按照游戲規則自我管理。游戲規則要兼顧公司利益和個人利益,并且要讓個人利益與公司整體利益統一起來。責任、權利和利益是管理平臺的三根支柱,缺一不可。缺乏責任,公司就會產生腐敗,進而衰退;缺乏權利,管理者的執行就變成廢紙;缺乏利益,員工就會積極性下降,消極怠工。只有管理者把“責、權、利”的平臺搭建好,員工才能“八仙過海,各顯其能”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三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