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領頭羊——Fanuc

文:2014年第六期

    FANUC發那科1956年成立于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數控系統生產廠家,占據全球70%的市場份額。

發展歷程
    上世紀70年代后期,日本機床工業大發展,一家傳奇公司功不可沒即發那科。而背后的英雄,便是它的創辦者稻葉清右衛門。稻葉清右衛門,1928年3月出生于日本茨城縣,1946年畢業于東京大學第二工學部精密工學科,后進入富士通。剛進富士通時,被派到下屬工廠當負責人,管一批工人,而這些工人還有一個工長,主管安全。稻葉對此很不服氣:“責任人不是我嗎?為什么你是安全主管?”工長回答他:“因為安全主管必須有焊接師執照,您沒有這個證不能當。”稻葉聽了勃然大怒,立即發奮考下了執照,當上了安全主管。其實,他在工廠的地位比安全主管高多了,但他就是要追求百分之百的控制權。這個特點伴隨了他的整個職業生涯。

    1954年,稻葉被召回東京總部,接受研制電氣控制機械任務,經過2年努力年,發那科數控系統開發成功,研制出日本第一臺公開發布的數控機床,成為富士通數控開發部名符其實的第一。1972年,稻葉帶領數控團隊從富士通分離出去,成立子公司。同年,成立富士通FANU公司,1982年7月改名為FANUC株式會社。稻葉任專務董事,后成為社長。在經營理念上,稻葉信奉兩大信條:瞄準頂級和追求利益。他認為,發那科生產的產品決不是根據客戶需要而隨時改變的個性化機器,而一定要是通用型的標準機器,這樣才可以通過批量生產來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他始終堅信:“價廉物美的東西才賣得動。”在發那科,稻葉是絕對的“獨裁”。就算是1萬日元(約合612.4元人民幣)的訂單,不經稻葉批準,都不能推進;錄用新員工必須經過稻葉的面試,部長、課長等要職的任免,也完全由稻葉一人拍板。他選人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專業能力。

    稻葉的“獨裁”遠遠不止于此。一直以來,他當年研發的電子油壓發動機都是發那科的“鎮店之寶”。但1973年,受石油危機影響,電液脈沖馬達的液壓閥效率低,加上隨動性能較差,FANUC組織人力研究開發新的電液脈沖馬達不成,稻葉當機立斷,做出引進美國蓋迪(Gette)直流伺服電機來代替的決定,三天內飛往美國簽訂了合同,全力投入制造,2個月完成。稻葉認為,石油危機給FANUC一個發展的好機會,其關鍵在于遠見卓識,當機立斷,在引進此技術時不斷消化創新,于1974年,發那科工業機器人問世,并于1976年投放市場;1999年,發那科智能機器人生產,并成為公司最重要的產品。目前,發那科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業數控系統生產廠家,其數控裝置占日本75%、世界50%的份額,并以高利潤率在業界馳名,2008年達到驚人的44.83%。

加強科研、商品開發三原則
    加強科研,是公司成功的秘訣。FANUC在早期便成立基礎研究所和商品開發研究所。基礎研究所要具備理論與經驗的專家人才可三不問:不問國別;不問年齡;不問性別,但必須學識淵博,專業精通,教授以上水平。在基礎研究所,進行的是5-10年以后商品開發所需技術基礎研究,商品化目標一旦決定,便轉到商品開發研究所(這是FANUC的“頭腦”),需一年內拿出科技成果。且商品開發研究所,管理嚴格,對外保密,研究人員需遵循三大原則:①提高商品的可靠性②比同類商品降低成本③用最少零件制出商品。此外,FANUC對商品開發有嚴格步驟:①調查世界市場,徹底了解②充分看清商品市場性的基礎上,決定銷售價格③價格必須考慮利潤,研究人員按規定成本進行設計,且必須考慮制造工藝④設計完后,開發負責人進入工廠當“臨時制造部長”,按預定要求抽出商品,最后才能回研究所。

成套人才培養制度
    FANUC有今天的輝煌成績,最根本的是人才。在FANUC有一整套先進的培養人才方法制度。公司規定,技術人員必須從事過銷售工作,有經營的經驗。因為技術工作比較死板,銷售工作深入用戶,與各種人接觸,了解用戶市場需求,思想方法不同。FANUC在任命干部之前,必須從事銷售工作,稻葉本人就是搞過經營,由前社長培訓3年后才當社長。管理人員必須參加研究工作,這是鐵的原則,也是管理者的基本功,惟有這樣,才能勝任管理工作,對各種新技術進行綜合與管理。稻葉認為:數控技術是21世紀最新的綜合性技術,只有各專業結合,才能開花結果。機電液氣各種專業人才,為開發具有競爭力的商品集合成科研小組,全心全意投入商品的科研開發中去,既發揮各人專長,又融為一個戰斗整體。

    FANUC以其正確的戰略戰術,發展世界廣大市場急需的數控系統,在規格系列上是當今世界上最完整的,并基于其強大的科研實力和嚴密步驟,努力不斷開發高端商品。2008年,FANUC機器人銷量達20萬臺,真正成為工業機器人的領頭羊。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三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