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速出現了明顯下降的趨勢,引發了國內外一些人士的擔憂。如何評價上半年中國的貿易指標?怎樣看待進出口貿易、國內消費的整體趨勢?
在20130801期焦點訪談的“部長訪談錄”中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做了相關回答。
問題1:
有消息說,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呈現逐步回落態勢。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值為9752.5億美元,同比增速為13.5%;二季度進出口10224.4億美元,同比增速為4.3%。其中,5月份我國外貿增速僅為0.3%,6月份則進一 步下滑至負增長2%。
6月份國家進出口數字雙雙下降,是否意味著下半年趨勢都不容樂觀呢?
高虎城:“我不這么看,因為從上半年來看,雖然面臨全球經濟低靡,復蘇緩慢,需求下降的形勢,而且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很多,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上半年進出口額仍然有將近2萬億,有8.6%的增長,高于GDP7.6的增長,特別是出口有10.4%的增長,也是首次半年內過萬億,進口也有9466億,達到6.9的增長,這在當前全球經濟情況下,無論是對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新興體的大國來說,這個表現是非常突出的。
另外,在穩增長的同時,我國外貿在‘轉方式、調結構’方面有了積極的進展。從國內區域布局看,中西部地區占全國出口總額比重上升0.3個百分點,已接近15%。從出口市場看,對美國、歐盟、日本三大傳統市場以外的其他出口市場的比重已上升到62.4%,而去年這個比重為59.1%。從中可以看出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
高虎城認為,信心不僅來自我國外貿通過這幾年的調結構、轉方式,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有了新的提高,同時還來自于我國利用外資穩中有升。”
問題2:
這幾年國際經濟不太景氣,尤其是發達經濟體,這有沒有影響他們對中國的投資,今年上半年的情況怎么樣?
高虎城:“實際上,這幾年中國利用外資一直非常穩定,而且今年上半年是增長的,預測今年整體利用外資的形式,會有令人滿意的增長速度。
雖然國外有一些唱衰中國的聲音,但是外商對中國的投資卻在增長。今年上半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620億美元,增長4.9%,已經連續5個單月吸收外資保持正增長。美國、歐盟、日本對我國投資都出現快速增長,其中美國增長12.3%,歐盟增長14.7%,日本增長14.4%。
外資尤其是發達經濟體仍然是看好中國市場的,能夠看出來,服務業利用外資的比例越來越高。”
問題3:
上半年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首次超過300億美元,同比增長12.4%,在利用外資總額中的比重已近50%。關注經濟發展,除了要關注外貿、投資,還有一個重要領域就是消費。最近有關消費低迷的消息不斷出現,那么今年上半年我國情況到底如何呢?上半年國內居民消費呈現出什么特點呢?
高虎城:“上半年的居民消費是一個穩中有升的態勢,最能夠說明問題的就是CPI,物價是平穩的,在我們所預 這個速度也在合理范圍速度之內。
上半年消費有四個特點:鄉村消費快于城鎮消費;商品消費增長快于餐飲消費;網絡消費增長快于實體店消費;非耐用消費品消費快于耐用消費品。
這些特點從另一方面折射出中國內需市場,已經到了一個由生產型消費向服務型消費轉變的過程,因此對進一 步擴大消費有信心,因為這是一個質的變化。
同時,國務院頒發了一系列關于穩定外貿出口的鼓勵和支持措施,這些措施主要有:進出口貿易的便利化,提倡簡化通關方式;另外一個是減負,尤其是在行政性的和經營性的收費;此外,還加大了對中小外貿企業融資的力度,開辟了很多新的融資的品種。
在當前情況下,商務部要做的是兩件事情,一件是會同有關部門,把國務院的這些措施轉化成可操作的具體政策,使這些措施能夠讓企業受惠;另一件是要解決當前在外貿進出口中,出現一些新的具潛力的貿易方式和新型服務企業所遇到的困難。
目前我國跨境的電子商務發展很快,這些企業遇到了過去傳統的外貿公司所沒有遇到過的一些問題。目前還出現了一種新型的綜合性的服務公司,為很多小微外貿企業提供綜合性的服務,比如從報關,結匯,到融資,到物流,乃至于到最后的理賠和保險,這種公司如何發展和定性,也是目前外貿領域的新問題。
現在正在研究中,試圖努力為新興的服務性企業和新型的交易業態創造便利的政策環境,使它們能夠發展得更快。
穩增長,有數據支撐;調結構,有事實證明;而促改革,未來還會有更全面的政策保障。監管環節會更簡化,服務能力會更優化。相關收費進一步減少,企業收益就會持續增加。所以,通過發展國內外貿易,促進‘穩中 求進’的總體目標實現,我們有信心,也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