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文:2019年第一期

數據

805億美元

  近日,在最新的一份預測中顯示,除日本以外的亞太地區(APEJ),2022年在機器人(包括無人機)相關服務方面的支出將達到1294億美元,基本上為APEJ2018年機器人方面支出的3倍,預測期內(2017-2022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5.2%。

  有相關專家表示,APEJ在機器人應用方面占據全球最大的市場份額,其次是美國和日本,預計這兩者在2022年將占全球機器人市場的61.6%以上。其中,中國在APEJ機器人(包括無人機)市場中將占據最大市場份額。其機器人技術支出預計將達到805億美元,占APEJ地區2022年總支出的62.2%。

10%

  日本機床在2018年12月的出口額減少23.6%,減至783.7億日元。其中,面向中國的訂單額同比大減56.4%至150.46億日元。盡管日本機床出口中國在2018年下半年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趨勢,但在2018年第四季度出現了明顯的觸底反彈,有機構判斷中國制造業走衰,也有部分機構判斷中國對美日韓的機械設備進口在未來三五年內仍將保持平穩。

  反觀德國的數據,在最近三年內呈現明顯的上揚態勢。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德國機械制造業最大出口市場,2018年進口增速超過10%。  

7000億元

  據相關數據顯示,初步測算2018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突破5000億元左右,達到5317.74億元。預計在2019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將超6000億元,并預測在2020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將同比增長14%,接近7000億元。

  此外,許多省份都出臺了工業互聯網方面的方案和政策文件。中國是全球制造業和產業發展的大國,隨著產業政策逐漸落點,市場空間將有望加速。中國的工業互聯網企業在賦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政府管理的前景巨大,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萬億市場。

25%

  由于人口紅利消退、利好政策刺激以及滲透率亟待提高三大驅動因素,我國工業視覺市場也在加速擴張。2018年我國工業機器視覺市場規模達到44.4億元,十年年復合增長率達21%。據統計,近十年全球工業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僅為7.7%。可見我國工業機器視覺雖起步晚,但伴隨工業制造智能化進程產業發展迅速,產業仍處于快速成長期。

  未來,隨著消費電子類產品,如手機,電腦等等組裝生產過程中的引導、測量、檢測等相關需求的不斷涌現,我國工業機器視覺市場規模也將保持25%以上的年增長速度。

2602.99億元

  隨著全球連接器的生產重心向中國大陸轉移,中國連接器制造整體水平得到迅速提高,連接器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因此也成為全球最大的連接器消費地區。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連接器行業銷售收入逐年增長。2017年,連接器行業銷售收入達到2483.91億元,同比增長8.32%;據預計,2018年連接器行業銷售收入約為2602.99億元。

  目前,連接器主要應用于汽車、通訊、航空航天、軍事裝備、計算機、工業、家用電器等領域。其中,汽車連接器占比最大,占全球連接器市場的23%左右;通信領域緊隨其后,占比21%;消費電子、工業領域占比也在10%以上。

42%

  有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新增陸上及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分別為45.4GW及4.3GW,新增風電裝機遍及53個國家。其中中國繼續領跑全球風電市場,2018年中國市場新增裝機總容量為21GW,全球市場占比42%。

  目前,廣東省按照《規劃》,到2020年底前將要開工建設海上風電裝機容量1200萬千瓦以上,其中建成投產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底前建成約3000萬千瓦。

8.0GWh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2018年度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月度數據顯示,2018年12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8.0GWh,環比下降1.6%。其中三元電池產量4.9GWh,占總產量比60.4%,環比下降6.8%;磷酸鐵鋰電池產量2.8GWh,占總產量比34.3%,環比增長2.2%。

  1-12月,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達70.6GWh,其中三元電池累計生產39.2GWh,占總產量比55.5%;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生產28GWh,占總產量比39.7%;其他材料電池占比4.8%。

50%

  近期,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印染機械分會第一屆二次會員會議成功召開。會上,李毅就印染機械行業發展情況及2018年中國國際紡機展展會情況進行了專題講解。據介紹,作為印染布產量最大的國家,中國當前的印染面料產量超過全球的50%,也是全球最大的印染機械制造國和使用國,國產印染機械年銷售量約150-200億元人民幣。總體來看,2018年前三季度印染機械國內市場整體運行平穩,出口增長較快。2018年1~9月,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印染布產量357.00億米,同比增長0.48%,增速較2017年同期回落6.61個百分點。

企業

施耐德發布《2019年全球數字化轉型收益報告》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發布《2019年全球數字化轉型收益報告》,展示了數字化賦能全球工業、商業和公共部門的有力證據。該報告呈現了過去五年間施耐德電氣在全球41個國家完成的230個客戶項目,以及客戶獲取的切實、可量化的商業收益。這些項目全部部署了施耐德電氣的EcoStruxure架構與平臺。

  據悉,此次施耐德電氣發布《2019年全球數字化轉型收益報告》,旨在為用戶提供具有實用價值的參考標準,以評估其自身在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潛力。

雷賽智能又獲機器人領域一項大獎

  近日,由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指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主辦、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承辦的“2019深圳機器人創新與發展論壇”隆重舉行。本次以“十年機器人智造,共創大灣區未來”為主題的峰會,匯聚了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CEO高層、投資機構、行業教授等行業精英們。

  峰會綜合品牌技術實力、市場份額、行業地位、投資價值等因素,對2018年機器人產業鏈中的一批優秀企業及杰出行業代表進行了表彰與獎勵。在與眾多機器人智造企業的激烈角逐中,憑借技術創新、產業發展方面所取得得重大成績,雷賽榮獲“2018年度深圳市機器人十大關鍵零部件企業獎”,這也是市場與用戶對雷賽的高度認可。

安川電機(中國)與阿里云合作,加速數字化轉型

  近日,阿里云方面透露世界知名的工業機器人公司安川電機(中國)正與之攜手加速推動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轉型。阿里云日本大區的第二個可用區開放服務,新的可用區將當地的云計算、人工智能服務能力擴大了一倍。

  據了解,安川電機(中國)曾在2018年上海工博會期間展示了雙方部分合作成果——六臺生產線機器手臂的數據通過安川控制器實時上傳至云端,云計算可以對數據實時整理與分析,并通過可視化工具Data-V進行實時展示。這項技術可以使工廠負責人更直觀清晰的了解各設備的當前與歷史工作情況,以及產線的實時生產指標。未來,雙方還有意向進一步拉通生產過程數據,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優化生產制造管理。

奧地利自動化廠商Keba收購了兩家德國的公司

  據外媒報道,近期,奧地利自動化廠商Keba收購了兩家德國的公司,以擴大其基礎技術并鞏固其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的地位。這兩家企業中一家是伺服驅動器制造商LTIMotion,另一家是錠子制造商HeinzFiege。此次收購后,Keba集團的員工數量將從1200名擴展至1700多名。

  據悉,德國LTIMotion原是國際技術型集團KorberAG的旗下一員,在伺服驅動和自動化技術領域有廣泛的經驗,可與Keba公司達到優勢互補的作用,此后其用戶可以從單一來源獲得完整的解決方案,包括控制技術、安全技術和驅動技術。而HeinzFiege主要專注于面向應用的主軸技術,該公司擁有50多年的歷史,被認為是主軸和維修技術的專家。

歐盟委員會宣布決定禁止西門子和阿爾斯通的交通業務合并計劃

  近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決定禁止西門子和阿爾斯通的交通業務合并計劃。由于這項禁令,業務合并將不會繼續推進。

  兩家公司表示對于在最近提交補救方案后,仍無法滿足歐盟委員會要求的結果表示遺憾。雙方此前提交的方案涉及范圍廣泛,并且解決了歐盟委員會有關信號系統和高速列車的一系列問題。此外,眾多業內知名的歐洲企業對方案表示了強烈的興趣,并且充分肯定了其可行性。 

宜科榮登工信部2018年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名單

  2018年,國家工信部根據《工業互聯網APP培育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0年)》要求,經地方(行業)推薦、案例評審和企業現場答辯等環節,遴選出2018年工業互聯網APP優秀解決方案。近日,工信部對遴選結果予以公示。宜科公司憑借基于IoT Hub™平臺的宜科工業互聯網APP應用解決方案榮登該名單。

  據悉,宜科可面向汽車等離散行業,通過工業APP快速生成工具Workbench開發設計制造協同、生產管理優化、設備管理等工業APP;面向鋼鐵等流程行業開發狀態監測、故障診斷、預測預警、工藝優化、質量控制等工業APP;面向特定行業或區域的共性需求推動工業APP的再封裝、再組態,形成行業整體解決方案,從而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落地。

新一代開放式工業網絡協議CC-Link IE TSN網絡北京發布暨報告會成功舉辦

  近日,為廣泛推廣和宣貫CC-Link IE TSN該標準在中國的應用,由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24)秘書處主辦,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承辦,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等協辦的新一代開放式工業網絡協議CC-Link IE TSN網絡北京發布暨報告會在釣魚臺賓館成功舉辦。

  據悉,此次新發布的CC-Link IE TSN規范在全球率先將千兆以太網帯寬與時間敏感網絡(TSN)相結合。CC-Link IE TSN融入了TSN技術,提高了整體的開放性,同時采用了高效的網絡協議,進一步強化了CC-link IE家族擁有的操作性能和使用功能。它還支持更多樣的開發方法,能輕松開發各種兼容產品。同時,通過兼容產品的豐富,加快構建使用工業物聯網的智能工廠。

魏德米勒與上海電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助推技能型人才培養

  近期,魏德米勒電聯接(上海)有限公司與上海電氣自動化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于上海電氣培訓基地共同簽署智能制造教育推廣與技術合作戰略框架協議。

據悉,雙方將針對智能制造相關技術教育開展深度合作,雙方將整合教育資源,面向全國開展業務,為政府機構、培訓機構以及各高等院校提供職業教育與本科教育相關產品和服務。

行業

  我國減速機行業內部競爭將越來越強烈

在國家宏觀調控的持續驅動下,我國減速機行業逐漸發展為國際減速機行業的主戰場。世界知名企業紛紛進駐我國減速機市場,并憑借卓越的品牌、雄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及裝備等優勢,與國內減速機企業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而主要從事通用減速機生產的國內企業,對工業專用減速機領域的涉足較少,產業技術尚不成熟,因此,在與國外先進企業的競爭中,我國減速機企業若想占據市場競爭的主導地位,還需經歷很長一段時間的市場磨礪。

世界經濟的緩慢復蘇使全球消費市場再度活躍,與此同時,我國宏觀經濟政策效果的顯現及基礎建設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強,必將驅動著冶金、電力、建筑機械等行業對減速機需求量的大幅增長。

運控重要部件制動器行業將朝“三化”發展

  根據《中國制動器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2-2017年我國制動器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8年雖然汽車產銷量有所下滑,汽車整車配套制動器市場規模下降,但維修市場依舊龐大,受到價格上升、工程機械行業發展良好等多方因素影響,總體市場規模達到約647億元,同比增長7.3%,增速略有放緩。

  隨著我國汽車工業和工程機械工業的發展,我國制動器行業取得了巨大進步,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未來行業將向著專業化、模塊化、高端化方向發展。

PLC、伺服電機、減速機等6大產品項目列入我國工業強基計劃重點

  在2018年年底進行一系列分批次的公示后,近日,工信部正式公布了《2018年工業強基工程重點產品、工藝“一條龍”應用計劃示范企業和示范項目名單》,從6大應用方向開展相關工作,包括“控制器”、“高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發動機電噴系統”、“高速動車組軸承及地鐵車輛軸承”、“存儲器”。

  據悉,工信部此舉目的,是為了鼓勵我國工業企業強化工業基礎能力,切實解決工業基礎產品和工藝應用難題,提升產品競爭力,以建設好我國工業發展基礎,共同促進我國工業的發展。

德國發布《國家工業戰略2030》涉及九大領域

  近日,德國經濟和能源部長阿爾特邁爾在首都柏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正式向外界介紹了《國家工業戰略2030》,并展示了該《戰略》的草案。據悉,該草案由其本人親手完成,旨在進一步提高工業產值,保證德國工業在歐洲及全球的競爭力。

  據悉,德國會將精力放在對德國經濟尤其重要的九大關鍵領域,分別是原料產業、化工產業、設備和機械制造、汽車及其零部件制造、光學與醫學儀器產業、環保技術部門、國防工業、航空航天工業以及運用3D打印等新制造技術的企業。

物聯網技術在工業領域中正在推動IO-Link系統的發展

  近年來,物聯網技術在工業領域中快速發展,新一代基于以太網技術的自動化產品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根據市場研究機構FMI的最新報告,2018年IO-Link產品全球銷售額超過35億美元,IO-Link作為時下流行的工業通信技術,可以幫助底層設備快速實現低成本的聯網,受到了設備廠商的喜愛,預計到2019年IO-Link產品將會增長12%。

  據悉,IO-Link系統產品的市場增長得益于工業物聯網發展的需求,越來越多的生產線采用基于工業以太網的系統,反之場總線技術采用率正在下降。此外, 政策正在大力推動智能制造和工業4.0項目實施,為IO-Link產品應用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家用電梯廠家行業發展潛力巨大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的興建促使電梯行業也在不斷地發展著。未來我國電梯的新增需求仍將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

  據調查統計顯示,我國不但是全球最大的電梯市場,而且形成了全球最強的電梯生產能力,成為電梯領域的世界工廠和制造中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是電梯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歷史數據回歸分析顯示房地產投資與電梯需求相關性很高。電梯行業的國際地位發展將會以驚人的速度來實現和提升,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產量使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制造大國和第一保有量大國。

六大趨勢凸顯,2019新能源電池行業謀變

  2018年是“新能源汽車爆發”、“造車新勢力崛起”、“動力電池規模化退役”、“高鎳811材料電池量產”、“中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中國電網側儲能發展””等“元年”,同時也是這些產業的“寒冬”。

  2019年,政策補貼紅利帶來的利好即將出盡,新能源汽車產業面臨市場上量關鍵期,產業鏈企業開始面臨市場化生死大考。總體而言,2019年,新能源電池行業六大趨勢將更加凸顯:一是國際競爭國內化,國內競爭國際化;二是強者恒強,寡頭作戰;三是資源之爭,長期向好;四是退補硝煙漸去,市場化競爭開啟;五是充電樁向充電網方向升級,開啟新一輪“跑馬圈地”;六是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的緊迫感與日俱增。

 三大方向將促進國內傳感器行業健康發展

  從2019年的自動化行業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 數字化、大數據以及物聯網的發展將在各個領域顯現,并對傳感器技術產品及解決方案產生更大的影響。

為了促進國內傳感器行業的健康發展,有專家指出,未來我國傳感器發展可以朝著以下幾個方向進行:一是以工業控制、汽車、通訊信息業、環保等為重點服務領域進行市場開拓;二是通過技術研發、產品創新,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技術和產品,可以傳感器、彈性元件、光學元件、專用電路為重點對象;三是在智能化大趨勢下,以集成化、智能化和網絡化技術為依托,加強制造工藝和新型傳感器和儀表元器件的開發,使主導產品達到和接近國外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第一期

    2025年第一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第一期

  • 2024年第六期

    2024年第六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六期

  • 2024年第五期

    2024年第五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五期

  • 2024年第四期

    2024年第四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四期

  • 2024年第三期

    2024年第三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