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技術在數控機床中的應用
文:韓紅敏2017年第三期
摘要:數控機床是一種裝有程序控制系統的自動化機床,能夠根據已編好的程序,使機床動作并加工零件。它綜合了機械、自動化、計算機、測量、微電子等最新技術,使用了多種傳感器。在實際應用中,選擇不同的技術設計方案,效果可能相差甚遠。已下將會介紹的是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在數控機床上的應用。
1、傳感器技術概述
傳感器(sensor;measuringelement;transducer):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并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器件或裝置。
傳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轉換元件、基本轉換電路三部分組成,組成框圖見圖1。
圖1 傳感器組成框圖
傳感器是一種物理裝置或生物器官,能夠探測、感受外界的信號、物理條件(如光、熱、濕度)或化學組成(如煙霧),并將探知的信息傳遞給其他裝置或器官。它能感受規定的被測量并按照一定的規律轉換成可用信號的器件或裝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轉換元件組成。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檢測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首要環節。
1.1傳感器的作用
人們為了從外界獲取信息,必須借助于感覺器官。而單靠人們自身的感覺器官,在研究自然現象和規律以及生產活動中它們的功能就遠遠不夠了。為適應這種情況,就需要傳感器。因此可以說,傳感器是人類五官的延長,又稱之為電五官。
新技術革命的到來,世界開始進入信息時代。在利用信息的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要獲取準確可靠的信息,而傳感器是獲取自然和生產領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徑與手段。
在現代工業生產尤其是自動化生產過程中,要用各種傳感器來監視和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各個參數,使設備工作在正常狀態或最佳狀態,并使產品達到最好的質量。因此可以說,沒有眾多的優良的傳感器,現代化生產也就失去了基礎。
在基礎學科研究中,傳感器更具有突出的地位。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進入了許多新領域:例如在宏觀上要觀察上千光年的茫茫宇宙,微觀上要觀察小到cm的粒子世界,縱向上要觀察長達數十萬年的天體演化,短到s的瞬間反應。此外,還出現了對深化物質認識、開拓新能源、新材料等具有重要作用的各種極端技術研究,如超高溫、超低溫、超高壓、超高真空、超強磁場、超弱磁碭等等。顯然,要獲取大量人類感官無法直接獲取的信息,沒有相適應的傳感器是不可能的。許多基礎科學研究的障礙,首先就在于對象信息的獲取存在困難,而一些新機理和高靈敏度的檢測傳感器的出現,往往會導致該領域內的突破。一些傳感器的發展,往往是一些邊緣學科開發的先驅。
傳感器早已滲透到諸如工業生產、宇宙開發、海洋探測、環境保護、資源調查、醫學診斷、生物工程、甚至文物保護等等極其之泛的領域。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從茫茫的太空,到浩瀚的海洋,以至各種復雜的工程系統,幾乎每一個現代化項目,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傳感器。
由此可見,傳感器技術在發展經濟、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這一領域的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傳感器技術將會出現一個飛躍,達到與其重要地位相稱的新水平。
1.2傳感器的功能
常將傳感器的功能與人類5大感覺器官相比擬:光敏傳感器——視覺、聲敏傳感器——聽覺、氣敏傳感器——嗅覺、化學傳感器——味覺、壓敏、溫敏、流體傳感器——觸覺
敏感元件的分類:
①物理類,基于力、熱、光、電、磁和聲等物理效應。
②化學類,基于化學反應的原理。
③生物類,基于酶、抗體、和激素等分子識別功能。
通常據其基本感知功能可分為熱敏元件、光敏元件、氣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濕敏元件、聲敏元件、放射線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類(還有人曾將敏感元件分46類)。
1.3傳感器的分類
可以用不同的觀點對傳感器進行分類:它們的轉換原理(傳感器工作的基本物理或化學效應);它們的用途;它們的輸出信號類型以及制作它們的材料和工藝等。
根據傳感器工作原理,可分為物理傳感器和化學傳感器二大類:
傳感器工作原理的分類物理傳感器應用的是物理效應,諸如壓電效應,磁致伸縮現象,離化、極化、熱電、光電、磁電等效應。被測信號量的微小變化都將轉換成電信號。
化學傳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學吸附、電化學反應等現象為因果關系的傳感器,被測信號量的微小變化也將轉換成電信號。
有些傳感器既不能劃分到物理類,也不能劃分為化學類。大多數傳感器是以物理原理為基礎運作的。化學傳感器技術問題較多,例如可靠性問題,規模生產的可能性,價格問題等,解決了這類難題,化學傳感器的應用將會有巨大增長。
2、傳感器分類
2.1電阻式傳感器
電阻式傳感器是將被測量,如位移、形變、力、加速度、濕度、溫度等這些物理量轉換式成電阻值這樣的一種器件。主要有電阻應變式、壓阻式、熱電阻、熱敏、氣敏、濕敏等電阻式傳感器件。
24GHz雷達傳感器
存在,測量物體的運動速度,靜止距離,物體所處角度等,采用平面微帶技術,具有體積小,集成化程度高,感應靈敏,無需接觸等特點。
2.2光敏傳感器
光敏傳感器是最常見的傳感器之一,它的種類繁多,主要有:光電管、光電倍增管、光敏電阻、光敏三極管、太陽能電池、紅外線傳感器、紫外線傳感器、光纖式光電傳感器、色彩傳感器、CCD和CMOS圖像傳感器等。它的敏感波長在可見光波長附近,包括紅外線波長和紫外線波長。光傳感器不只局限于對光的探測,它還可以作為探測元件組成其他傳感器,對許多非電量進行檢測,只要將這些非電量轉換為光信號的變化即可。光傳感器是目前產量最多、應用最廣的傳感器之一,它在自動控制和非電量電測技術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最簡單的光敏傳感器是光敏電阻,當光子沖擊接合處就會產生電流。如圖2所示為光敏電阻圖。
圖2 光敏電阻圖
2.3濕度傳感器
高分子電容式濕度傳感器通常都是在絕緣的基片諸如玻璃、陶瓷、硅等材料上,用絲網漏印或真空鍍膜工藝做出電極,再用浸漬或其它辦法將感濕膠涂覆在電極上做成電容元件。濕敏元件在不同相對濕度的大氣環境中,因感濕膜吸附水分子而使電容值呈現規律性變化,此即為濕度傳感器的基本機理。影響高分子電容型元件的溫度特性,除作為介質的高分子聚合物的介質常數ε及所吸附水分子的介電常數ε受溫度影響產生變化外,還有元件的幾何尺寸受熱膨脹系數影響而產生變化等因素。根據德拜理論的觀點,液體的介電常數ε是一個與溫度和頻率有關的無量綱常數。水分子的ε在T=5℃時為78.36,在T=20℃時為79.63。有機物ε與溫度的關系因材料而異,且不完全遵從正比關系。在某些溫區ε隨T呈上升趨勢,某些溫區ε隨T增加而下降。多數文獻在對高分子濕敏電容元件感濕機理的分析中認為: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較小的介電常數,如聚酰亞胺在低濕時介電常數為3.0一3.8。而水分子介電常數是高分子ε的幾十倍。因此高分子介質在吸濕后,由于水分子偶極距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吸水異質層的介電常數,這是多相介質的復合介電常數具有加和性決定的。由于ε的變化,使濕敏電容元件的電容量C與相對濕度成正比。在設計和制作工藝中很難組到感濕特性全濕程線性。作為電容器,高分子介質膜的厚度d和平板電容的效面積S也和溫度有關。溫度變化所引起的介質幾何尺寸的變化將影響C值。高分子聚合物的平均熱線脹系數可達到的量級。例如硝酸纖維素的平均熱線脹系數為108x10-5/℃。隨著溫度上升,介質膜厚d增加,對C呈負貢獻值;但感濕膜的膨脹又使介質對水的吸附量增加,即對C呈正值貢獻。可見濕敏電容的溫度特性受多種因素支配,在不同的濕度范圍溫漂不同;在不同的溫區呈不同的溫度系數;不同的感濕材料溫度特性不同。總之,高分子濕度傳感器的溫度系數并非常數,而是個變量。所以通常傳感器生產廠家能在-10-60攝氏度范圍內是傳感器線性化減小溫度對濕敏元件的影響。
2.4溫度傳感器
能感受溫度并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傳感器。利用物質各種物理性質隨溫度變化的規律把溫度轉換為電量的傳感器。這些呈現規律性變化的物理性質主要有體。溫度傳感器是溫度測量儀表的核心部分,品種繁多。按測量方式可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大類,按照傳感器材料及電子元件特性分為熱電阻和熱電偶兩類。
A.觸式溫度傳感器
接觸式溫度傳感器的檢測部分與被測對象有良好的接觸,又稱溫度計。溫度計通過傳導或對流達到熱平衡,從而使溫度計的示值能直接表示被測對象的溫度。一般測量精度較高。在一定的測溫范圍內,溫度計也可測量物體內部的溫度分布。但對于運動體、小目標或熱容量很小的對象則會產生較大的測量誤差,常用的溫度計有雙金屬溫度計、玻璃液體溫度計、壓力式溫度計、電阻溫度計、熱敏電阻和溫差電偶等。它們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商業等部門。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常常使用這些溫度計。隨著低溫技術在國防工程、空間技術、冶金、電子、食品、醫藥和石油化工等部門的廣泛應用和超導技術的研究,測量120K以下溫度的低溫溫度計得到了發展,如低溫氣體溫度計、蒸汽壓溫度計、聲學溫度計、順磁鹽溫度計、量子溫度計、低溫熱電阻和低溫溫差電偶等。低溫溫度計要求感溫元件體積小、準確度高、復現性和穩定性好。利用多孔高硅氧玻璃滲碳燒結而成的滲碳玻璃熱電阻就是低溫溫度計的一種感溫元件,可用于測量1.6~300K范圍內的溫度。
B.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
它的敏感元件與被測對象互不接觸,又稱非接觸式測溫儀表。這種儀表可用來測量運動物體、小目標和熱容量小或溫度變化迅速(瞬變)對象的表面溫度,也可用于測量溫度場的溫度分布。
3、傳感器在數控機床中的應用
3.1數控機床對傳感器的要求
(1)可靠性高和抗干擾性強;
(2)滿足精度和速度的要求;
(3)使用維護方便,適合機床運行環境;
(4)成本低。
不同種類數控機床對傳感器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大型機床要求速度響應高,中型和高精度數控機床以要求精度為主。
3.2位移的檢測
位移檢測的傳感器主要有脈沖編碼器、直線光柵、旋轉變壓器、感應同步器等。
3.2.1脈沖編碼器的應用
脈沖編碼器是一種角位移(轉速)傳感器,它能夠把機械轉角變成電脈沖。脈沖編碼器可分為光電式、接觸式和電磁式三種,其中,光電式應用比較多。
X軸和Z軸端部分別配有光電編碼器,用于角位移測量和數字測速,角位移通過絲杠螺距能間接反映拖板或刀架的直線位移。
3.2.2直線光柵的應用
直線光柵是利用光的透射和反射現象制作而成,常用于位移測量,分辨力較高,測量精度比光電編碼器高,適應于動態測量。
在進給驅動中,光柵尺固定在床身上,其產生的脈沖信號直接反映了拖板的實際位置。用光柵檢測工作臺位置的伺服系統是全閉環控制系統。
3..2.3旋轉變壓器的應用
旋轉變壓器是一種輸出電壓與角位移量成連續函數關系的感應式微電機。旋轉變壓器由定子和轉子組成,具體來說,它由一個鐵心、兩個定子繞組和兩個轉子繞組組成,其原、副繞組分別放置在定子、轉子上,原、副繞組之間的電磁耦合程度與轉子的轉角有關。
3.2.4感應同步器的應用
感應同步器是利用兩個平面形繞組的互感隨位置不同而變化的原理制成的。其功能是將角度或直線位移轉變成感應電動勢的相位或幅值,可用來測量直線或轉角位移。按其結構可分為直線式和旋轉式兩種。直線式感應同步器由定尺和滑尺兩部分組成,定尺安裝在機床床身上,滑尺安裝于移動部件上,隨工作臺一起移動;旋轉式感應同步器定子為固定的圓盤,轉子為轉動的圓盤。感應同步器具有較高的精度與分辨力、抗干擾能力強、使用壽命長、維護簡單、長距離位移測量、工藝性好、成本較低等優點。直線式感應同步器目前被廣泛地應用于大位移靜態與動態測量中,例如用于三坐標測量機、程控數控機床、高精度重型機床及加工中心測量裝置等。旋轉式感應同步器則被廣泛地用于機床和儀器的轉臺以及各種回轉伺服控制系統中。
3.3位置的檢測
位置傳感器可用來檢測位置,反映某種狀態的開關,和位移傳感器不同。位置傳感器有接觸式和接近式兩種。
3.3.1接觸式傳感器的應用
接觸式傳感器的觸頭由兩個物體接觸擠壓而動作,常見的有行程開關、二維矩陣式位置傳感器等。行程開關結構簡單、動作可靠、價格低廉。當某個物體在運動過程中,碰到行程開關時,其內部觸頭會動作,從而完成控制,如在加工中心的X、Y、Z軸方向兩端分別裝有行程開關,則可以控制移動范圍。二維矩陣式位置傳感器安裝于機械手掌內側,用于檢測自身與某個物體的接觸位置。
3.3.2接近開關的應用
接近開關是指當物體與其接近到設定距離時就可以發出“動作”信號的開關,它無需和物體直接接觸。接近開關有很多種類,主要有自感式、差動變壓器式、電渦流式、電容式、干簧管、霍爾式等。
接近開關在數控機床上的應用主要是刀架選刀控制、工作臺行程控制、油缸及汽缸活塞行程控制等。
3.4壓力的檢測
壓力傳感器是一種將壓力轉變成電信號的傳感器。根據工作原理,可分為壓電式傳感器、壓阻式傳感器和電容式傳感器。它是檢測氣體、液體、固體等所有物質間作用力能量的總稱,也包括測量高于大氣壓的壓力計以及測量低于大氣壓的真空計。電容式壓力傳感器的電容量是由電極面積和兩個電極間的距離決定,因靈敏度高、溫度穩定性好、壓力量程大等特點近來得到了迅速發展。在數控機床中,可用它對工件夾緊力進行檢測,當夾緊力小于設定值時,會導致工件松動,系統發出報警,停止走刀。另外,還可用壓力傳感器檢測車刀切削力的變化。再者,它還在潤滑系統、液壓系統、氣壓系統被用來檢測油路或氣路中的壓力,當油路或氣路中的壓力低于設定值時,其觸點會動作,將故障信號送給數控系統。
3.5溫度的檢測
溫度傳感器是一種將溫度高低轉變成電阻值大小或其它電信號的一種裝置。常見的有以鉑、銅為主的熱電阻傳感器、以半導體材料為主的熱敏電阻傳感器和熱電偶傳感器等。在數控機床上,溫度傳感器用來檢測溫度從而進行溫度補償或過熱保護。
在加工過程中,電動機的旋轉、移動部件的移動、切削等都會產生熱量,且溫度分布不均勻,造成溫差,使數控機床產生熱變形,影響零件加工精度,為了避免溫度產生的影響,可在數控機床上某些部位裝設溫度傳感器,感受溫度信號并轉換成電信號送給數控系統,進行溫度補償。
此外,在電動機等需要過熱保護的地方,應埋設溫度傳感器,過熱時通過數控系統進行過熱報警。
3.6刀具磨損的監控
刀具磨損到一定程度會影響到工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因此,對刀具磨損要進行監控。當刀具磨損時,機床主軸電動機負荷增大,電動機的電流和電壓也會變化,功率隨之改變,功率變化可通過霍爾傳感器檢測。功率變化到一定程度,數控系統發出報警信號,機車停止運轉,此時,應及時進行刀具調整或更換。
4、結論
由于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及安全可靠的特點,在制造業技術設備更新中,數控機床正迅速地在企業得到普及。本文介紹的傳感器在數控機床上的應用是目前的狀況,但隨著傳感器和數控機床的發展,有些傳感器將被淘汰,如旋轉變壓器等,而新的傳感器將不斷出現,會使數控機床更加完善,自適應更強。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