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高精密測量,助推直驅行業走向藍海
文:劉娟2021年第四期
采訪前言:
計量是工業生產、科技進步的重要技術基礎,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支撐,中國工程院院士譚久彬曾明確指出沒有高精密測量,就不會有高質量的高端裝備制造。
在先進測量技術與體系建設日益迫切的背景下,深圳市正隆偉業科技有限公司于2013年搶占先機,提前步入賽道,搭載高端設備制造對精密測量需求高速成長的“春風”,實現了公司業績持續增長。
近期,傳動網編輯來到深圳市龍華區錦繡科技園,近距離走進正隆偉業,與總經理彭聲亮面對面,請他從公司產品與服務介紹、高精度測量的前景、人才及技術儲備,以及直驅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與路徑等方面提出看法與見解。
高精密測量大有可為
深圳市正隆偉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目標定位為中國高端制造業從來料檢測、安裝調試、整機測試,到售后品質化管理等提供完整的數據體系與技術設備的高科技企業。
公司合作客戶超過2210家,合作高端項目超過3600余個,致力于為中國精密制造更近一步,從納米級到百米級提供全套檢測技術解決方案與增值服務。
目前公司產品全方位覆蓋整個運動控制領域,包括API激光干涉儀、激光跟蹤儀、GIVI光柵尺、磁柵尺、IBS-RA五軸機床檢測系統、各種精密傳感器、系統軟件、機器人測控系統,五軸聯動測控系統開發、3D掃描、打印設備的研發為主的雙軟科技企業,已與全球5個國家的先進實驗室和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計劃。
彭聲亮認為,直驅產品已經進入我國制造業自動化領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高端制造業,隨著成本和制造工藝的不斷發展,加上眾多細分市場存在技術門檻較高,產品不穩定等因素,直驅產品市場份額將逐年提高,未來將是一片非常大的藍海。
作為工業自動化大家庭的一名成員,運動控制檢測產品和技術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重要度日益提升,應用漸趨廣泛,市場快速壯大。
據了解,目前正隆偉業已與國內數控機床、機器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材料、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眾多高新技術頭部廠商達成合作協議。
雖然客戶眾多,擁有14年從業經歷的彭聲亮依然認為,精密測量儀器是一個普遍被低估的行業。
根據與多家企業(包括國內上市公司)的合作案例,彭聲亮談到,隨著高端制造業的蓬勃發展,部分廠商簽約大額訂單時,由于對精度重視不夠,加上以往相關技術不盡成熟,導致交付的成品無法通過需求方的檢測與驗收,面臨巨額罰款的“甜蜜陷阱”。
在他看來,生產商在大批量投產時,提前進行對原材料、設備安裝的高精度測量與校準,不僅可以避免掉落“陷阱”,而且大幅提升裝配效率與精準度,降低成品不良率,對產能實質性提高大有裨益。
據介紹,以新能源行業為例,正隆偉業所提供測量技術將客戶所需的測量精度由2-3毫米提升至0.1毫米,提高幅度在200倍以上,已經成為劃分該行業頭部企業的分水嶺。
儲備人才、自建實驗室“未雨綢繆”
面對2020年疫情之后全球經濟全面重啟、中美貿易戰、人民幣匯率快速升值等錯綜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作為一家與國外合作采購十分緊密的一家公司,彭聲亮認為國際貿易大環境的演變無法避免,但并非無解決突破之道。
以與API合作為例,事實上,自雙方合作以來,正隆偉業持續向美國API原廠提出符合中國市場的產品改進建議,同時也接受API公司間接的經營與管理指導,此舉有利于增進雙方更為緊密的信任合作關系。
與此同時,彭聲亮透露到API準備在中國區建立開發和生產中心進行生產技術的提前儲備。
“未雨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弊鳛锳PI代理商起家的正隆偉業不因代理商的身份束縛自己,而是專注于如何跟上原廠的步伐,甚至跑在原廠的前面為自己謀劃更好的出路。
增強自身關鍵技術實力是正隆偉業的核心招數,彭聲亮始終堅持人才至上,培養自身核心研發團隊,不僅與眾多高校建立緊密合作,更是率先自建廣東正隆精密激光實驗室增強自身的技術屬性。
在深圳范圍而言,正隆偉業精密激光實驗室是民營企業中是獲取CMA認證的第一家。正是擁有硬核研發實力作為背書,彭聲亮自信滿滿地提出“希望通過正隆偉業以及精密激光實驗室所提供的檢測技術推進全球智能裝備工藝發展”。
追求標準化一致性,未來發展新應對
針對目前直驅行業部分企業紛紛推出各種形式的標準化直線傳動產品方案,彭聲亮認為主要在先前應用的基礎之上所做的結構方面的改進,并沒有達到“顛覆創新”級別。但是對市場的影響依然不可小覷。
在他看來,從事直線電機研發與生產的廠商要想取得實質性的突破,無外乎兩條路徑:
高端廠商突破點在于研發技術的持續進步與領先,而這類廠商需要強有力的研發實力、資金以及人才儲備作為支撐,在行業內僅有少數企業。
國內眾多中低端廠商由于研發能力不足,產品線不夠豐富,同質化程度高,其發展突破點則在于降低生產成本與提高生產效率。然而,一味地比拼價格、交貨時間、付款周期,不重視產品質量與技術含量的提升,將破壞原有的市場競爭秩序,對正常的工藝突破和技術開發造成負面影響。
彭聲亮強調這將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一條不歸路”,最終步入惡性循環。
面對眾多直驅技術廠商為擴大產品應用規模,向中低端傳統自動化市場滲透這一“無法避免”的發展趨勢,彭聲亮建議這類廠商首先尋找某一個細分領域,通過優質的產品與技術占領自己的一席之地,努力成為細分領域的行業標準,并以此為基礎,向相關上下游產業進行輻射與延伸。
他進一步指出,部分競爭力不強或利潤稀薄的生產廠商選擇細分領域進行轉型并非壞事。任何一個健康、完整的行業,都應該培育種類繁多的“生態環境”,以適應各種復雜多變的應用場合,而不是十幾家小微企業面對同質客戶,蜂擁而上互相“蠶食”與“搶奪”。
由于面向中低端市場,所搭載的技術含量不高,使用直驅產品的裝配人員甚至是客戶公司的經營者、老板缺乏應用及系統的設計理念。在此契機下,部分廠商則可以考慮從實際應用方面為其提供附加價值,增加人機互動等更“易用”、更為“傻瓜式”的操作界面與程序。
當人才、資金等儲備不夠成熟,技術無法在短時間內突破的情況下,部分直驅廠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引進或購買外部優質的資源,或者與其合作擴大市場規模。
與此同時,彭聲亮也建議部分廠商根據自身情況適當向下游進行拓展,值得注意的是向下游拓展的幅度、力度與速度則需要廠商實際決策者進行更多的估量與權衡。
身為深圳正隆偉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直驅產業聯盟的副理事長,彭聲亮幫助業內多家企業提升業務“短板”、撮合會員企業合作落地。
在他看來,當直驅行業總規模只有10億元蛋糕之時,數百家生產企業前來劃分顯然是不夠的,而只有將行業市場規模擴大至100億元,甚至上萬億的時候,各大廠商切分的蛋糕越來越大,才能真正實現更加穩健、長遠的發展。
因此,減少低效同質化競爭,引導開拓增量市場走向藍海,提升直驅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水平,增強直驅產業整體競爭力,正是彭聲亮不遺余力組建產業聯盟的初心所在。堅守此初心,正隆偉業也期望為終端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直驅產品與服務,推動我國工業技術整體水平邁上新臺階。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