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為人先 未來機器人突破物流場景“深水區”

文:中國傳動網2021年第四期

  無人叉車是最原始、應用最廣,也是最復雜的物流機器人品類之一,隨著技術進步及需求升級,其應用場景從最初的平面搬運、升級到高位出入庫裝卸貨車,技術難度也從簡單的自主導航定位,提高到單車末端操作精度、作業效率和復雜場景適應能力。

      如果將流程簡單、貨物相對標準的物流場景稱之為“淺水區”,那么,涉及人機混場、貨物亂放、貨物不標準、貨車類型多樣等因素的復雜多變的應用場景,則可以稱之為“深水區”。目前在“淺水區”,用無人叉車替代人工叉車已經較為常見。然而, 能將無人叉車在“深水區”中運行得游刃有余的機器人企業卻屈指可數,未來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未來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 CEO李陸洋.png

完成多個“首次”項目落地


  未來機器人成立于 2016 年,創始團隊由香港中文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所長劉云輝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李陸洋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方牧博士、香港中文大學魯豫杰博士組成,成立至今的 5 年時間內已成功交付超過 150 個客戶項目,完成超過 50 個行業標桿企業的現場應用案例,覆蓋汽車制造、食品、石油化工、電商物流、快消制造等眾多行業。

  作為最早進入工業無人車輛領域的企業之一,未來機器人也是國內首家將視覺技術應用于工業無人車輛導航模塊的企業。經過多年的研發,未來機器人在工業無人車輛的高精度強魯棒導航、智能視覺感知、高精度伺服控制和大規模多層次調度等四大“卡脖子”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

  “基于這四項核心技術,未來機器人先后開發了 8 大系列工業無人車輛產品,突破物流節點內全流程高難度剛需場景應用,并完成了多個‘首次’項目落地:全球首個 6 層以上移

  動式倉儲籠堆疊項目,全球首個工業無人車輛 24 小時裝卸貨車項目,全球首個 5G 與無人駕駛技術結合的電商物流倉項目, 全球首個基于存量車無人化改造的 9.4 米存取項目,國內首個工業無人車輛與牽引車室內外銜接的室外轉運等項目。”未來機器人 CEO 李陸洋說。

   未來機器人.png


  典型“深水區”場景案例解析

  未來機器人李陸洋認為,在作業空間受限、地面工況復雜、非標載具多樣的復雜場景中,出入庫、裝卸車困難是普遍問題, 即使是人工作業也是一項復雜而高難度的工作。如果能設計一款無人叉車,具備高柔性,能適應各類工況和載具,在狹窄空間內行走自如,實現精準高效地完成搬運或裝卸作業,就不會是一個難題。

  汽車零配件行業 6 層以上倉儲籠堆疊應用案例,就是未來機器人典型的“深水區”場景。該項目位于某中外合資的汽車制造企業,制造的車輛型號在汽車行業的占有率高達 18%, 2021 年引進了未來機器人平衡重無人叉車 VNP15 用于解決倉儲庫容利用率低下的問題。

  該項目具備兩大亮點,一是 6 層料籠精確、穩定作業。未來機器人無人叉車產品融合了自主研發的“3D 激光+ 視覺” 導航和感知技術、多軸實時運動規劃以及高精度視覺伺服控制技術,全局定位精度達 ±10mm,局部操作精度達 ±10mm, 配備使用了 3 叉臂的屬具,有效保障效果的穩定。

  二是一次性裝卸多層料籠,靈活高效。通過未來機器人中控調度系統和客戶的 MES、WMS、ERP 等系統無縫對接,用基于增量式、全局規劃與局部沖突重規劃相結合的方法對車輛進行云端調度,可根據任務一次性叉取多托料籠,增加了 2 倍的物流效率為企業提供快速、整體的工業車輛協同方案。

  在不斷突破“深水區”場景應用的過程中,除了汽車零配件行業 6 層以上倉儲籠堆疊應用案例之外,未來機器人開發了多個行業“首創”的產品或系統,如基于深度學習可實現貨物追蹤和安全預警的“明眸” 環境監測系統、基于 5G 物聯網的車載環境感知模塊、基于高精度控制的精準堆疊模塊、可對接 3000 多種系統和自動化設備的機器人中控系統。目前,未來機器人已經突破無人裝卸車、人機混場、9.4m 高位存取、2.0m 窄通道存取、6 層以上移動式料框堆疊等“深水區”場景。

  科技型企業首先要“定義好問題”

  當前,中國物流行業正在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以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為代表的物流無人化趨勢備受關注。在李陸洋看來,未來機器人要做的事情就是,將工業無人車輛與5G 技術、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深度融合,讓更“聰明“的工業無人車輛代替人工完成物流作業,致力于將物流機器人“淺水區”向“深水區”進擊。

  未來機器人以乘用車車規級無人駕駛技術為框架,深入開發視覺定位、視覺感知和伺服控制等核心技術,形成了一套在自然環境下高精度、低速車輛無人駕駛模塊,將它與工業車輛相結合,并商業化應用到工廠物流和倉儲物流兩大領域。

  在復雜節點物流場景面前,未來機器人沒有止步,而是選擇攻克,這與其愿景息息相關。李陸洋說:“新商業模式的涌現,讓最前端的商流出現了多變的屬性,進而間接傳導至物流環節。我們希望用視覺技術賦能工業車輛無人駕駛,推進物流節點內柔性物流化進程。”

  未來機器人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以工業無人車輛為核心的柔性物流無人化方案,即在不改變現場環境和遵循原有的業務流程的前提下,通過部署更智能的工業無人車輛,替代人工作業, 有效提升企業內部物流效率。

  李陸洋認為,對于一個科技型企業來講,第一步是要“定義好問題”。“我們不應該為了解決困難而創造困難,所以在創業之初,我們要理性定義我們所生產的產品是不是有利于人類進步且有實際價值的。”他表示,作為一個科技創業者,始終要尊重首創精神、尊重市場反饋、尊重科學事實。“只要我們瘋狂地相信可以改變世界,我們就真的可以改變世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伺服與運動控制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直驅與傳動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中國傳動網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2021年第四期

2021年第四期

圖片閱讀

掃碼關注小程序

時刻關注行業動態

雜志訂閱

填寫郵件地址,訂閱更多資訊:

撥打電話咨詢:13751143319 余女士
郵箱:chuandong@chuandong.cn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
往期雜志
  • 2025年 第1期

    2025年 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5年 第1期

  • 2024年第1期

    2024年第1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4年第1期

  • 2023年第4期

    2023年第4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4期

  • 2023年第3期

    2023年第3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3期

  • 2023年第2期

    2023年第2期

    伺服與運動控制

    202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