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轉變能源戰略發展方式有力服務四川經濟建設

時間:2011-10-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四川處于中國內陸的中部,是經濟接力與電力接力的最佳結合部,區位優勢明顯。

      四川處于中國內陸的中部,是經濟接力與電力接力的最佳結合部,區位優勢明顯。從這個意義上講,重新審視四川電網的戰略定位,實現“大電網、大樞紐、大平臺”的發展目標,不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四川電力“豐余枯缺”的困局,將隨著全國交換大平臺的建成而破解。


    “十二五”開局之際,我國十五個省市出現的結構性“電荒”,有愈演愈烈之勢。這既有用電需求過快增長、煤炭價格居高不下等誘因,也是我國能源資源蘊藏與能源消耗呈逆向分布等結構性矛盾的集中反映,同時凸顯了能源發展方式與電力發展方式的深層次問題。

      我國80%的煤炭資源和40%風能蘊藏在大西北,80%的水能資源聚集在大西南,而全國60%的能源消耗集中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發達地區。只有通過集中開發、大規模遠距離輸送,在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才能保證能源的持續、安全、穩定供應。要實現這個宏偉目標,必須堅決貫徹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的“一特四大”戰略,通過發展特高壓電網,促進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大型可再生能源(風能、太陽能)的集約開發,讓“煤從空中運”,“水從天上流”,“風從網上過”,形成大規模“西電東送”、“北電南輸”的全國能源優化配置的新格局。
水電開發力推電網建設

      四川水能資源稟賦是徑流豐沛,河床落差大,調節性能好,流域移民少,開發條件優越,經濟優勢明顯。截至2010年底,四川共有水電裝機3135萬千瓦,僅占技術可開發量的四分之一。目前,以我國五大發電集團為首的發電企業在四川百余條江河上興建、擬建大中小項目多達220個,到2015年,四川水電裝機將超過現在裝機的一倍,達7426萬千瓦,四川將成為聞名世界的“水電王國”。

      大規模電源開發必將帶動大電網的跨越式發展。隨著向家壩、錦屏Ⅰ、Ⅱ級、官地、溪洛渡等大型水電站的并網發電,必然將推動高電壓等級、大輸送容量的電網建設。在國家相關政策推動下,大規模電源點如火如荼地開發,必然要求電網建設同步進行,這是四川電網加快發展的難得歷史機遇和強大的推動力。把四川建設成為全國最重要的能源基地,構筑中國西部電力高地,成為國家電網最重要的送出端,是由我國能源結構調整所決定的,也是電力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舉措,勢在必行。

    “再造”一個四川電網

      近幾年來,隨著四川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省用電量增速始終保持在2位數以上。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省GDP突破3萬億元時,全社會用電量將超過3000億千瓦時,是2010年用電量的兩番。今年5月5日,國務院正式批復《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成渝經濟區將形成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等之后的中國重要的經濟增長極,是西部大開發的“雙極引擎”。省委、省政府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建設,正式啟動了“天府新區”建設,在更高的起點上“再建一個產業成都”。四川為全國經濟發展“七小龍”排位第一,成都的龍頭作用凸顯。與此相適應,我們從今年起對成都電網再投資256億元實施“騰飛工程”,到“十二五”末成都電網供電能力將達到1300萬千瓦,這對四川電網加快發展將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

      四川省電力公司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認真貫徹落實好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加快四川電網建設的若干意見》,努力實施“12751”發展目標。到2015年,對電網建設投資超過1000億元,在省內建成以500千伏電網為骨架,220千伏電網為支撐,110千伏及以下網絡為基礎,布局優化、結構合理、聯系緊密、城鄉協調、安全可靠的輸配電體系,相當于在2010年基礎上“再造一個四川電網”,成為全國最大的省級電網之一。

      奮戰特高壓建設主戰場

      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把特高壓建設納入發展規劃,表明了國家在能源戰略上對特高壓的高度重視,也標志著特高壓由研究論證與示范建設轉向全面加快階段。我們必須堅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電網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地推進電網發展方式轉變,堅定建設特高壓是必然選擇的信念,堅持走特高壓交直流同步協調發展的道路。

      目前,四川是特高壓電網建設的主戰場、主陣地,已建、在建和擬建的特高壓送出項目為全國之最:1、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功率640萬千瓦;2、錦屏~蘇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功率720萬千瓦;3、雅安~南京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南北雙通道)輸電功率1150萬千瓦;4、溪洛渡~浙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功率750萬千瓦;5、新疆哈密~四川成都±1100千伏特高壓輸電功率1000萬千瓦。通過建設跨省跨區域輸電大通道,形成“二交四直”與全國聯網格局,建成東接三華(華中、華東、華北)、西納新藏(新疆、西藏),北聯西北的電力輸送大樞紐。

       全力推動“疆電入川”工程

       四川電力資源的構成是以水電為主,隨著四川經濟“高位求進、跨越發展”,結構性缺電局面越來越嚴峻。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四川用電負荷屢創新高,電力供需的“弱平衡”幾度被打破,到枯水期電力供應將異常困難。如不超前謀劃,強力推進跨省跨區電網建設,破解“豐余枯缺”困局,很可能會使騰飛的四川經濟輸在起跑線上。因此,在加快在川特高壓和跨省跨區聯網工程建設的同時,積極推動“疆電入川”工程,實現更大范圍、更大規模的“豐枯互濟,水火互補”,是從根本上化解四川結構性缺電矛盾的唯一選擇。新疆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儲備和供應基地,“疆電入川”通道的建成,可向四川輸送100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每年轉化煤炭33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000多萬噸,相當于在四川新建兩個“葛洲壩”工程。

       在啟動“疆電入川”的同時,“疆電入渝”(準東至重慶路經四川310多公里)工程也在強力推進,“藏電入川”已進入高層謀劃運籌之中。“疆電入川”、“藏電入川”與“川電外送”組合成全國交換的大平臺,不僅破解四川“豐余枯缺”的困局,而且會在全國范圍顯示“水火互濟、豐枯互補、互為備用”、1+1≥2的優勢疊加效應。屆時,四川和西藏的大水電、新疆的大煤電和大風電“打捆接力”外送至華中、華東、華北,對于建設“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盤活全國能源配置大棋局有著重大意義。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