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煤炭價格跌勢難止

時間:2013-06-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012年中國煤炭庫存達到1.05億噸,2013年年底全社會煤炭庫存將約有5億噸的剩余,對比2011年1.28億噸的全社會剩余庫存,今年剩余庫存將翻番。

今年,煤炭市場揮手告別了暴利黃金十年,受國際經濟低迷以及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影響,煤炭需求大幅下滑,加上產能的釋放以及進口煤的低價沖擊,導致煤炭價格連續下跌,港口庫存高企,煤炭企業苦不堪言。而3月份以來的減產只是發生在內蒙古中小煤企,陜西等一些煤炭巨頭并沒有出現大規模減產,迫于經濟穩定及就業的壓力地方政府也不愿意給企業施加減產壓力。5月匯豐PMI數據揭示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而新一輪刺激性政策可能性不大,需求改善短無望。當前煤炭行業陷入內部缺乏減產動力、外無需求改善和進口煤沖擊的三重困境,煤炭價格跌勢難止。

煤炭行業陷入困境

2012年以來,煤炭價格持續下滑,煤企陷入虧本賣煤的境地,上游煤礦減產、停產變得越來越普遍,中間貿易商業務量大幅萎縮。煤炭上市公司的毛利率逐季下滑,市場甚至開始擔心煤炭企業的資金鏈問題。

2012年煤炭行業上市公司整體銷售毛利率為25.69%,同比下降了4.39個百分點,為所有行業中毛利率下滑最大的行業。2013年1季度煤炭行業上市公司整體銷售毛利率為23.8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91個百分點,仍為所有行業中毛利率下滑最大的行業。從單季度數據分析,2012年及2013年一季度共5個季度,銷售毛利率分別為27.79%、24.55%、24.19%、26.23%、23.88%,單季度銷售毛利率除2012年第四季度略有上升外,總體呈逐季下降態勢。

而煤炭全行業銷售利潤率下滑更為明顯,2013年4月份煤炭開采和洗煤業銷售貿易量降至6.84%,創下2004年3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而煉焦行業銷售利潤率在4月份更是降至0.86%,而去年9月份至11月份一度銷售利潤率一度是負數,即大面積虧損。

減產未見產量明顯下滑

由于價格持續下跌,下游消費疲軟,各大煤炭生產企業出現停產減產現象。5月初,內蒙古、山西、河南等省區已經出現停產、限產現象,各大煤業集團紛紛降低煤價,有些煤礦則趁此機會進行技改。

然而,實際情況并不樂觀,減產效果只是杯水車薪。據了解,減產大多數是中小煤企,占全國的產量比重也很小(5%左右),大型或國有煤企減產比重更小(3%左右)。在國內煤炭兩大生產基地內蒙古和山西,兩地的煤礦企業紛紛減產,有的規模較小的私人煤礦甚至已經停產保本。然而,山西產地礦因為多供應重點項目,企業生產并沒有減產,反而在4月份出現增產。

從全國煤炭產量商業可以看出,減產對于煤炭整體產量影響并不大,反而部分省份出現增產。中國煤炭運銷協會數據顯示,4月全國原煤產量29500萬噸,同比減少1500萬噸,降幅僅為4.83%。其中,國有重點煤礦原煤產量16689萬噸,同比減少319萬噸,降幅更是低至1.9%。

另外,此前因煤礦事故停產的貴州煤礦在5月份復產。多家煤炭生產企業在5月恢復生產,其中盤江股份所屬礦井和托管礦井于4月22日已全部復產。因此,貴州煤炭產量增加,加快了煤炭價格下滑的速度。

庫存壓力依舊偏大

在國內煤炭行業及鋼材行業陷入困境之際,庫存壓力越來越大。數據顯示,截至5月28日,山西煤炭庫存升至1954.98萬噸,逼近2012年8月份的2044萬噸的庫存最高紀錄。而大秦鐵路檢修并沒有導致港口庫存大幅下降,截至5月99日,秦皇島港存煤回升至571.87萬噸,;其它港口方面,曹妃甸港存煤升至396萬噸;國投京唐港存煤121萬噸,較檢修前增加了44萬噸。

通過測算,2012年中國煤炭庫存達到1.05億噸,2013年年底全社會煤炭庫存將約有5億噸的剩余,對比2011年1.28億噸的全社會剩余庫存,今年剩余庫存將翻番。

在國內庫存高企和煤炭企業苦不堪言之際,進口煤以價格優勢對國產煤形成強力沖擊。由于進口煤準入門檻低,價格比國內的煤便宜,很多用煤企業就愿意選擇進口煤,而不愿意選擇國產煤。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累計進口煤炭2.9億噸,較2011年增加1億噸。2013年1~4月,進口煤量達1.2億噸,增幅超過30%。預計2013年全年進口煤將達3.6至3.9億噸,比2012年增長1億噸。國內進口動力煤占沿海煤炭調入量的比重已經從2008年的6.8%增長到2011年的21.7%,去年達到27.8%,今年這一數字有望達到33%左右。

在此之際,煤炭企業紛紛呼吁限制低卡煤進口。然而,國內進口動力煤占沿海煤炭調入量的比重已經從2008年的6.8%增長到2011年的21.7%,去年達到27.8%,今年這一數字有望達到33%左右。

由于國外煤炭價格或在開采成本遠低于國產煤,因此抑制進口煤是不現實的。憑借價格優勢,澳洲、印尼、哥倫比亞、南非等地的煤企紛紛把目光投向中國,以緩解過剩和庫存壓力。此外,進口煤在環保方面,國際市場部分質量較好的煤炭有比較大的優勢。

此外,進口煤是導致國內煤炭行業困境的外力,實際上經濟增長放緩導致需求不足,產能無序擴張,結構不合理和無序競爭才是導致煤炭行業困境的內因。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大環境下,如果不遏制產能無序擴張,那么過剩壓力會進一步增加,因控制劣質煤進口治標不治本,還需加大煤炭產業的自律和產業升級。

市場需求持續低迷

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主要針對需求而言,目前在煤炭供給方面并沒有大幅增加,每年的新增產能也保持在一個平穩的速度,但是煤炭需求的降幅更厲害,這些都加劇了煤炭產能過剩。據了解,盡管2012年煤炭產量34.5億噸相較2011年只增加了1.3億噸,低于此前3年差不多每年3億噸的增量,但需求的驟減卻讓2012年的增量成為煤炭行業的一個大負擔。2011年社會的整體煤炭需求量為35.74億噸,2012年為35.95億噸,僅增加了0.2億噸,相當于需求幾乎沒有增加。今年的煤炭供求關系更加不樂觀。據測算,2013年煤炭產能可能達46.3億噸,將大幅超過需求41.2億噸。這意味著,如果產能全部釋放,將約有5億噸的剩余。

下游消費方面,鋼鐵、電力、有色、水泥等煤炭下游的高耗能行業通過粗放式經營發展的路徑已經難以持續,這些行業陷入低迷期,意味著煤炭需求峰值已過。動力煤下游行業主要是火電,而水電沖擊進一步降低了火電增速,前4個月水電貢獻了2.3個百分點的電力增速(11%*20%),火電僅貢獻了1.3個百分點的電力增速。

焦煤下游是有色、鋼鐵和水泥等行業,高位庫存在真實需求沒有啟動的情況下,再次去庫存,導致焦煤需求巨減,推動近期冶金煤價格下跌。此外5月份,獨立焦化廠和鋼材焦煤庫存相對較高,而電力企業對動力煤庫存也保持高位,不需要大規模的采購或者補庫。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