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零部件海外收購成趨勢 如何突圍成關鍵

時間:2011-07-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企業對收購海外配件企業興趣很大,過去一年僅在德語區的收購案例就增長了一倍以上,目前正在積極參與對20至30家德配件企業的收購談判。

  一股零部件海外收購熱潮來襲了。

  羅蘭貝格戰略咨詢公司的創始人羅蘭貝格7月12日發布題為《中國企業的口味——新興經濟體企業正在買進歐洲汽車配件企業》的研究報告稱,中國企業對收購海外配件企業興趣很大,過去一年僅在德語區的收購案例就增長了一倍以上,目前正在積極參與對20至30家德配件企業的收購談判。根據公開消息,今年以來,中國公司已經在西歐地區收購了34家企業,總交易規模高達77.4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5倍。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汽車行業研究員鐵志海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我國汽車銷售整體表現欠佳,很多廠商開始意識到,汽車后市場的利潤和增長空間都將成為今后發展的重點。為了增強競爭力,他們開始將目光轉向海外市場。“收購海外品牌、銷售渠道并獲得代工合同將可以幫助中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宇恒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汽車后市利潤格局中,零部件利潤將成為車市利潤的主要來源,由于我國汽車市場規模龐大,整合全球產業鏈成為業內趨勢;同時,國外汽車零部件發展由于市場減速,導致部分企業的經營可持續變差,被國內企業收購屬于正常市場運作。“隨著我國汽車市場的不斷擴大,收購海外汽車零部件案例在短期內不會降低。”他說。

  中國零部件企業海外收購已成潮流,德國的制造業資產正在引發亞洲公司的極大興趣,繼中國汽車企業通過市場換來技術的失敗,中國有關部門開始鼓勵中國的零部件企業通過海外收購來提高自身技術水平。

  鐵志海也認為,零部件海外收購更多還是傾向于產業戰略發展的考慮。由于按照之前的發展模式,國內讓出了市場卻沒有換回技術,遭遇發展瓶頸。所以企業現在不得不轉化發展思路,進行直接海外收購。

  海外收購的目的在于吸收海外企業優秀的管理方式及制作工藝,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只有對被收購企業進行整合,我國的海外收購作用才能真正發揮。

  不過,汽車資深分析師賈新光指出,中資企業還應特別注意收購的管理難題,如果收購后不能消化,也不能實現中資企業的收購目標。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饒達也提醒,要警惕買回來的技術是否附帶專利權,如果沒有專利權,即使百分百購買對方公司股份,仍然需要花錢買技術。

  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家應該對汽車零部件產業,尤其是關鍵零部件及汽車電子產業給予政策鼓勵和大力扶持。重點鼓勵內資企業并購境外具有先進技術的核心零部件企業和境外研發機構,在政策上、資金上給予支持和幫助。“我國也可以有計劃地將技術人員送到并購的國外企業進行深造學習、感受先進汽車文化和理念。”鐵志海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