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線城市汽車的飽和令眾多車企把目光投向了次級市場,令這些市場的競爭驟然加劇。對此,業內專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未來10年將成為主力市場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主任徐長明認為,未來10年內,次級城市將成為全國汽車市場發展的主導力量,到2020年,三線汽車市場份額將達到50%—60%。
徐長明表示,2007—2009年,一線城市汽車市場份額從35.7%下降到30.8%,二線城市市場份額基本保持穩定,從39.6%上升到39.9%,但三線城市市場份額從原本的24.7%提升到29.3%,在這種形勢下,未來幾年次級城市市場能夠保持持續快速增長。
特別是在2010年的政策刺激下,千人保有量為19輛的三線城市汽車市場迅速啟動,目前已經出現攀比消費,而三線城市人口比例占總人口的62.9%,消費群體很大。所以可以預測,到2020年,三線城市市場份額將達到50%—60%,未來10年,次級城市、特別是三線城市將是全國汽車市場發展的主導力量。
他建議汽車生產企業應該三線城市投放,外觀氣派、內部空間寬敞、直觀可見的配置齊全、皮實耐用的汽車產品,同時售價要低廉,維修、配件、人工以及油耗等使用成本也要相對較低。
營銷方式有很大區別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市場營銷課程教授,中國市場學會副秘書長、營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薛旭認為,次級城市市場的戰略價值可以分為四類:鞏固和發展品牌價值、支撐全國性的品牌價值、通過次級城市市場的有效經營也會做出全國性的品牌、對品牌營銷模式的探索有一定價值。
他認為,發揮出這些價值要注意五點:第一,非常清晰的定位。要明白次級城市市場究竟在哪些企業中發揮哪些戰略價值,不要盲目跟風;第二,針對這個戰略定位,整合一套營銷體系;第三,次級城市消費者的信息接受方式同一線城市消費者有很大不同,要研究針對性的全國策略;第四,渠道策略要有所創新。汽車工業在一線城市普遍采用4S店的模式,在次級城市可能會面臨成本過高,難以為繼的問題;第五,服務戰略上要進行適度的突破,來滿足次級城市消費者特殊的要求。次級城市的居住特別分散,交通距離比較遠。在這種背景下,要把一線城市構建的良好服務體系有效地在二、三線城市加以轉移和復制。
自主品牌迎來機會
全國乘聯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北京“限牌令”的發布,會加速汽車企業向次級市場擴張,在一線城市處在優勢地位的合資品牌將向自主品牌的優勢市場滲透。這樣,雖然會給自主品牌造成巨大壓力,但是作為自主品牌的傳統市場,其在經銷網點的建設、銷售策略上的優勢依然明顯。
在一些次級城市汽車市場,汽車品牌的影響力會稍有削弱,而性價比對消費者的購車行為影響更直接,性價比突出恰恰是自主品牌汽車的優勢。一些次級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也是消費升級很明顯的地區。自主品牌必須占領次級區域市場才能攻守兼備,否則就成為地方品牌,失去與市場同步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