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全球最大固態電池量產!

時間:2024-05-11

來源:OFweek鋰電網

導語:近日,一家2023年才成立的企業——領新(重慶)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領新新能源”)宣布,其固態聚合物電池生產線已實現量產,一期產能為每年0.5GWh(1GWh相當于100萬度電),正式加入在新能源領域炒得火熱的固態電池戰團。

  領新新能源首席技術官 CTO 鄭明森介紹,領新新能源核心技術一是凝膠電解質,其獨特核心配方解決大容量電池結構穩定性問題;二是新型大容量疊片技術,單體電芯容量可以做到360AH-1580AH(AH,反映電池容量大小的指標,其含義是按規定的電流進行放電的時間),為目前業界最大!

  固態電池激戰正酣

  今年1月,臺灣固態電池大廠輝能科技宣布,全球首條固態電池生產線正式量產,初始產能為每年0.5GWh,足以供應1.4萬輛電動汽車使用,最終規模預計將達到2GWh。

  3月25日,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則宣布了一個“王炸”新聞:智己L6將搭載首個量產上車的超快充固態電池,實現超1000公里續航。

  更多的企業則紛紛宣布已量產半固態電池,例如中創新航、國軒高科、欣旺達、比克等等。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4年全球固態電池出貨量將達到3.3GWh,2030年出貨量將增長至614.1GWh。

  領新能源源技術領先

  目前固態電池主流的技術路線是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三種。

  其中,聚合物的產品在市場應用已經非常成熟,安全性等各項性能都經過時間和市場檢驗,且具有成本優勢。

  領新新能源首席運營官 COO 李魁宏說,“我們的技術路線可能跟別家不一樣,電芯是大單體聚合物形態,我們采用的原位固化技術在業界首次被量產應用,是目前唯一一家實現固態聚合物電池量產的企業。”

  維科網注意到,目前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按照電解質形態的不同,大致分為液態、半固態、固態三種。

  三者主要的區分指標就是液態電解質含量:液態電池10-25%液含量;半固態為5-10%;準固態為1-5%。

  據介紹,當前領新新能源固態電池液含量為5%,二期5GWh“盤古”工廠量產后,還將進一步降低該指標,將介于1%-3%之間。

  因此,嚴格意義上說,領新新能源的電池,領先于半固態電池,已是準固態電池,且距離全固態電池僅一步之遙。

  還有一個問題是成本。李魁宏稱,“我們的大單體固態電池的成本,基本等同于目前量產的液態電池。”

  在儲能領域,領新新能源首席技術官CTO鄭明森還介紹,領新新能源的固態電池集成儲能柜,支持多槍同時高功率充電,單槍充電功率高達600kw(千瓦),乘用車充電10分鐘即可續航600公里,商用車則可在15-30分鐘內充滿,大大提高了充電效率。

  據悉,該儲能柜開創性地使用了直流母排技術,該技術為全球第一個將直流母排技術應用于儲充一體的裝備,使用后能量轉換效率高達92.7%,遠高于現在行業最高水平的7%。

  該技術還可引入多種清潔能源的使用,例如風能或光伏等。

  目前領新新能源的固態電池已通過國家強檢、進入工信部目錄,并已滿足《GB/T36276-電力儲能用鋰離子》等檢測標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