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中明確了,要實施儲能規模化保障工程,以全省建設千萬千瓦級新型儲能設施為契機,加快發展儲能設施建設,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為新能源電力消納提供基礎保障。鼓勵結合源、網、荷不同需求,探索儲能電網側、電源側、用戶側多元化發展模式,培育電化學儲能、氫能儲能等多類型儲能形式,在萊蕪區等地利用廢棄礦井開展壓縮空氣儲能研究,支持工業園、產業園等建設用戶側分布式儲能。加快推進華能萊蕪一期、華電萊城等省級儲能示范項目建設,加快布局一批新型儲能電站項目。到2025年,濟南市新型儲能規模力爭達到100萬千瓦。
同時發布了14個儲能重點項目,據統計總規模達到1810MW/4006MWh。
上述項目中,華能萊蕪儲能電站項目已于6月27日并網,是世界首座百兆瓦級分散控制構網型獨立儲能電站。并且,該電站與華電萊城電廠磷酸鐵鋰與鐵鉻液流電池長時儲能電站也被選入2022年山東省年度儲能示范項目。
在這14個項目中,12個電化學儲能項目,其中包含1個磷酸鐵鋰電池+鐵鉻液流電池儲能項目,1個蓄熱儲能項目及1個光伏發電制氫儲能項目。其中按集團單位來看,中國華能擁有2個儲能項目,中國廣核擁有2個儲能項目,國家電投擁有2個儲能項目,中國華電擁有2個儲能項目。
在《計劃》中,還提到了濟南市要推動儲能裝備產業提升。據了解,濟南市作為山東省儲能示范城市,此前華納新能源就已在濟南投建了年產500噸的鈉離子電池材料生產線。本次《計劃》又公布了三大儲能裝備項目。
分別是山東潔源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新能源動力電池組裝加工項目,動力科技儲能電池項目和匯能電力(山東)有限公司新能源全產業鏈制造產業園項目。
據了解,山東潔源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新能源動力電池組裝加工項目,總投資11億元,具體內容為建設5Gwh新能源動力/儲能電池系統組裝加工產線,主要進行電池組(pack)的安裝,優化與創新,調試與測試。
《計劃》中提出,以山東省建設千萬千瓦級新型儲能設施為契機,培育壯大山東電工時代、億恩新動力等儲能系統集成企業。積極引進行業頭部企業,開發適用于不同應用場景需求的長時間大容量、短時間大容量、分布式以及高功率等模式應用。鼓勵多元化發展鋰離子、鈉離子、液流等儲能電池技術,支持高安全、低成本、長壽命的儲能電池技術研發。集中攻關規模化儲能系統集群智能協同技術,支持企業和科研院所開展儲能電站本質安全控制與智能檢測、儲能系統安全預警及系統多級防護結構等關鍵技術研究。針對儲能電池在工作過程中出現容量衰減、循環壽命縮短及熱失控等問題,探究儲能器件老化失效機制,開發多維度儲能電池故障診斷技術與安全高效儲能集成系統,結合電極材料失效特性,構建關鍵材料高值化低碳綠色再生技術體系。重點打造儲能電池評測和材料研發于一體的綜合性電池儲能技術公共服務平臺。開展相變儲能技術、儲能系統整體設計及核心部件等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