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24年新風口:動力電池儲能梯次利用!

時間:2023-11-21

來源:?OFweek儲能網

導語:B2U首個采用電動汽車退役動力電池構成的電池儲能系統項目,是其于2020年5月在加利福利亞州蘭凱斯特投運的太陽能配儲電站Sierra。

經過驗證,退役動力電池進行儲能梯次應用是可行的。這意味著,又一千億級藍海市場正在展開。


11月14日,退役電池儲能梯次利用企業B2U Storage Solutions(以下簡稱“B2U”)表示,規模達3MW/12MWh的Cuyama電池儲能系統 (BESS)已經在New Cuyama社區附近開始運營 。


該項目是B2U第二個采用電動汽車退役動力電池構成的電池儲能系統項目,可直接連接到太平洋天然氣電力公司 (PG&E) 運營的配電網絡,向CAISO運營的加州批發電力市場提供銷售電力和電網服務等服務。


B2U首個采用電動汽車退役動力電池構成的電池儲能系統項目,是其于2020年5月在加利福利亞州蘭凱斯特投運的太陽能配儲電站Sierra。該項目經過分階段擴大產能,裝載1300枚本田和日產汽車的退役動力電池后,容量達到了25MWh,是目前世界上大的采用電動汽車退役動力電池構成的已投運儲能項目。


Sierra儲能電站與Cuyama電池儲能系統項目最大的不同在于,Cuyama電池儲能系統項目所用廢舊動力電池是本田Clarity車型的廢舊電動汽車 (EV) 電池;而Sierra工廠不同,該工廠使用日產、雪佛蘭、特斯拉和福特等一系列汽車的電池。


自2019年從Solar Electric Solutions分拆出來成立后,B2U在退役電池儲能梯次利用技術上一騎絕塵,連帶著融資也發展順利,2021年9月剛完成了Marubeni 領投的A輪融資。


退役動力電池的儲能梯次利用,指將剩余容量在30%~80%的動力電池,拆解重組后應用到對電池能量密度不高的儲能領域,包括5個步驟。


1、回收退役動力電池,如本田和日產汽車等電動車廠家的退役動力電池集中回收。


2、拆解退役動力電池組,獲得電池單體,即電芯。


3、根據電池特性,如剩余容量等,篩選出可二次使用的電芯。


4、根據具體儲能需求,將篩選出的動力電芯進行配對,并重組為電池模塊。


5、進行后期的系統集成和運行維護。


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巨大,據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電池回收企業累計突破16萬家,從側面折射出該行業的巨大潛力。


同時據有關機構分析,營運類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平均壽命為6-11年,非營運車輛動力電池平均壽命為10-12年。因此,結合動力電池標準使用壽命來看,第一批投入市場的動力電池即將迎來“退役”,也意味著我國將出現一波動力電池“退役潮”。


2023年1-5月,我國已回收利用廢舊動力電池11.5萬噸,超過2022年10.2萬噸的全年總量。到2030年,我國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預計可達1406億元,比2022年實際市場規模增長近9倍。


這意味著,動力電池回收又將是下一個千億級市場待掘,而退役動力電池進行儲能梯次利用是挖掘這一市場的最大鏟子。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專注于將退役動力電池進行儲能梯次利用的企業,主要業務模式是作為技術提供商,向客戶提供較小的儲能電池系統。


B2U不同,它另辟蹊徑,擁有并運營自己的項目(Cuyama 和 Sierra)。


B2U的退役電池儲能梯次利用技術,指的是EV Pack Storage(簡稱“EPS技術”),該技術的最大亮點在于可使退役動力電池無需修改即可用于大規模儲能,換句話說,它省略了儲能梯次利用最關鍵,也是成本最高的步驟3和4。


B2U表示,利用EPS技術進行電動汽車退役動力電池進行大規模儲能梯次利用,已成功測試的動力電池,除了在Sierra項目上部署的本田和日產電動汽車電池外,還包括通用Bolt和特斯拉Model 3電池組,也就是說,EPS技術可以匹配任何種類的電動汽車退役動力電池。


此外,在EPS技術加持下,由不同剩余容量退役動力電池構成的儲能系統,雖然存在固有容量差異,但是剩余容量較低的電池不會對容量較高的電池正常工作有影響,儲能系統可高效率輸出能量。


值得注意的是,EPS技術的最大優點在于其成本管控優勢,B2U總裁Freeman Hall曾表示:“B2U利用其經過驗證的EPS技術,以即插即用的方式在大規模電池儲能系統項目中部署二次電池,其構建和運行成本約為新電池系統的一半。而B2U的設施通過銷售能源、輔助服務、容量屬性等獲得的收入,與新電池儲能系統相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