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全球車企計劃為電動車和電池投資超五千億美元,大眾占20%!

時間:2021-11-11

來源:蓋世汽車網

導語:路透社的分析顯示,全球汽車制造商計劃到2030年在電動汽車和電池上投資逾5,000億美元,旨在讓消費者擺脫對內燃機汽車的依賴,并實現日益艱巨的脫碳目標。

  大約三年前,路透社一項類似的分析顯示,汽車制造商計劃在電動汽車和相關技術上投資3,000億美元。但是,隨著全球一些主要國家和城市即將出臺零碳排放規定,電動汽車行業面臨的擴大投資的壓力更加緊迫。

  路透社最新的分析顯示,全球汽車制造商計劃在未來5到10年里投資約5,150億美元來開發和制造新的電動汽車,并淘汰內燃機汽車。但業內高管和預測人士仍擔心,如果沒有大量額外的激勵措施,以及在充電基礎設施和電網容量方面加大投資,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需求可能遠遠達不到汽車行業設定的目標。

  AutoForecast Solutions全球傳動系統預測主管Brian Maxim認為,汽車電氣化領域投資承諾不斷增加可能與此有關——“一旦有幾家汽車制造商宣布了電動汽車計劃,其他所有制造商就必須宣布自己的計劃,否則就會被視為落后了。”不過,“這會讓很多汽車制造商計劃量產一種消費者接受度未知的車型(電動車型),而且未來幾年可能會沒有什么利潤。”

  其他公司也提出了不同的電氣化投資預測。今年6月,咨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預計,到2025年,汽車行業對電動汽車的投資可能會達到3,300億美元。根據艾睿鉑的數據,2020年,全球的汽車制造商在資本支出和研發方面的投資達到近2,250億美元。

  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似乎是唯一一家“幾乎能產多少就賣多少”的公司。特斯拉正在德國柏林和美國得州奧斯汀附近斥資數十億美元建造超級工廠,這兩家工廠將大大提高其年產能。11月初,特斯拉的市值達到1.2萬億美元,幾乎是大眾、豐田、福特和通用市值總和的兩倍多。

  與此同時,全球汽車制造商正面臨越來越大的監管壓力。各國政府要求他們在未來10至15年內開始逐步停止生產內燃機汽車(包括油電混合動力車),同時提高純電動車型的產量。新加坡和瑞典等國家都表示,他們將在2030年前禁止銷售新的內燃機汽車。美國總統拜登曾表示,他希望到2030年,美國電動汽車的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40%至50%。

  根據路透社的分析,大眾集團的電氣化投資仍在業內領先。到2030年,大眾承諾在電動汽車和電池領域投資逾1,100億美元。大眾的電氣化投資承諾占汽車行業電氣化總投資承諾的20%以上,為大眾未來十年在歐洲、中國和北美推出數百萬輛電動汽車的計劃奠定了基礎。根據大眾公布的公開數據,與許多競爭對手一樣,大眾的投資旨在提高電池的續航里程和性能,降低電動汽車的成本,并在全球范圍內擴大電動汽車和電池的生產。

  路透社的分析顯示,德國車企三巨頭(大眾、戴姆勒和寶馬)計劃在2030年前投資1,850億美元,而美國的車企通用和福特預計在2025年前投資近600億美元。以上汽集團為首的中國車企已宣布,未來十年對電動車的投資目標遠遠超過1,000億美元。日本車企則遠遠落后于其他車企,本田、豐田和日產到目前為止公開承諾的投資總額不到400億美元。

  這些投資還不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電池公司為擴大電池產能而投資的數百億美元,其中許多投資是與它們汽車制造商合作的投資。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