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動力電池企業正加緊“備貨”,工信部將出手統籌鋰鈷鎳供應

時間:2021-09-18

來源:

導語:導讀:通過動力電池企業擴充產能、布局上游資源等一系列動作,不難看出動力電池企業在加速布局未來,除彌補現有缺口以外,還力爭要保供未來幾年的電池需求。

  針對動力電池上游原材料供應問題,國家相關部門釋放了出手統籌的信號。

  9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第三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面臨不少新問題和新挑戰,需要加快分析研判、認真研究應對。其中他提出的挑戰之一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面臨鋰鈷鎳等礦石資源保障和價格上漲的壓力,為此,工信部將與相關部門一起加快統籌,提高鋰鈷鎳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此消息發出后,鋰電產業鏈上多只上市公司股價當日下跌。

  實際上,自2020年以來,鋰電池上游原材料價格始終維持在高位,比如動力電池比較重要的正極材料來源碳酸鋰9月16日在華東地區的均價上漲到15.28萬元/噸,一周內價格上調了7.76%,且價格仍有持續上漲的趨勢。

  有分析認為,碳酸鋰價格的不斷上漲是由于鋰鹽市場供需關系緊張因素所導致,再加上疫情影響導致船期延遲使得海外進口量有所下滑,出現明顯的減量,對國內市場供應產生了頗多影響。

  寧德時代黨委第一書記孟祥峰日前在公開場合也表示,鋰電池里用的大量鋰、鎳、鈷這些金屬,從今年開始大家普遍擔心這些資源不夠用,上游價格確實漲了很多,和鋰有關的股票漲幅也很大,但從實際情況看,鋰、鈷、鎳這些資源的儲量足以讓全球所有車輛實現電動化,現在的問題是快速發展材料的開采、提取這種的產能跟不上,是短期的供給緊張。

  事實上,上游原材料供應緊張的背后,反映了動力電池需求的快速增長。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達到111.5GWh,相較去年同期翻了兩倍。

  而帶動動力電池需求增長的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達到179.9萬輛,滲透率已提升至11%。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日前在百人會研討會上稱,目前業內普遍認為國內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將達在250萬-300萬輛左右,明年有望達到500萬輛的年銷規模。按照這樣的增速發展,關于新能源汽車20%市場份額的中長期規劃目標很有可能提前到2022年或是2023年實現。顯然,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走勢已超出了業內此前的預期。

  在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動力電池的供應存在缺口。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在今年成都車展期間透露,目前蜂巢能源的電池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當前行業內電池缺口在30%-50%左右,且每家企業的情況不一樣,供應緊張的情況有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

  而在車企層面,蔚來、小鵬等車企今年都曾產生了動力電池電芯供應的擔憂。其中蔚來近日透露,其與寧德時代溝通后的結果是確保年底前電池供應每月在8000至9000之間,但其稱,蔚來汽車的訂單需求在持續增長,顯然除了芯片,蔚來也面臨電池供應的瓶頸。

  實際上,為了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從去年以來,多家動力電池就在密集擴充產能。以蜂巢能源為例,今年以來蜂巢能源相繼在遂寧、湖州、馬鞍山、溧水、成都等地新建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其新籌建的動力電池產能已接近150GWh,約完成其2025年200GWh產能總目標近3/4.

  從近期來看,除擴產以外,動力電池企業十分明顯的動作是加緊捆綁上游原材料資源。日前,寧德時代與宜春市政府簽署了三項合作協議,包括建設鋰電池生產制造基地以及和宜春礦業公司合作。其中與宜春礦業公司合作的主要內容便是在宜春建設碳酸鋰等上游材料生產基地。公開資料顯示,宜春儲藏著世界大的鋰云母礦,有著“亞洲鋰都”的稱號,宜春已探明可用氧化鋰儲量260萬噸,占全國的37.6%,折合碳酸鋰約642萬噸。

  另外,9月15日,還有報道稱,寧德時代擬出資約2.98億美元收購加拿大礦業公司Millennium,該公司主營業務是勘探和開發鹵水提鋰項目,擁有約412萬噸的碳酸鋰當量。但此消息并未獲得寧德時代證實。

  向上游材料資源靠攏的不只寧德時代,今年8月,國軒高科也與宜春市政府達成合作,其將在宜豐、奉新兩地投資建設碳酸鋰項目,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碳酸鋰10萬噸。根據協議,兩個項目的一期建設都將在年內投產。

  除此之外,國軒高科近期還與江特電機達成合作,江特電機將每月向國軒高科供應不低于500噸的電池級碳酸鋰。在此之前的7月底,國軒高科還宣布其全資子公司將在廬江高新區建設年產20萬噸高端正極材料生產基地,計劃今年10月底前開工,2025年投產。

  億緯鋰能、中航鋰電也在加緊捆綁上游資源,其中中航鋰電近日與大族激光簽訂合作,這是繼今年6月1日與盛屯、天賜、恩捷等來自上游礦場、材料和設備等領域的16家龍頭企業簽署合作后,中航鋰電的又一次重要合作。而億緯鋰能則與銅陵華創成立了合資公司,后者將向億緯鋰能提供鋰電銅箔。

  有分析認為,面向TWh時代,頭部動力電池企業產能規模普遍向100GWh體量邁進,這意味著配套材料規模要向10萬噸級別以上邁進,而沿用之前上游供應鏈的擴張規模已經遠不能滿足需求,這對于資金投入、產能規劃、產線部署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也由此倒逼動力電池企業更深度地參與到上游的布局之中。

  通過動力電池企業擴充產能、布局上游資源等一系列動作,不難看出動力電池企業在加速布局未來,除彌補現有缺口以外,還力爭要保供未來幾年的電池需求。有觀點指出,產能、供應鏈、質量、資金將成為未來5年動力電池企業的競爭點,隨著市場需求增長,動力電池企業市占率的排名也將出現動態調整。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