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最新獲悉,日前,富士康和泰國國家石油有限公司(簡稱PTT)成立一家合資公司,計劃在泰國生產電動汽車,并計劃建立一個新工廠。PTT首席執行官Auttapol Rerkpiboon表示,對電動汽車工廠,以及生產系統、供應鏈管理和工程研發中心的投資,預計將高達20億美元。聲明稱,建設將需要2年-3年左右的時間,初步生產目標是每年5萬輛汽車,未來計劃達到每年15萬輛。
汽車平臺建設方面,今年6月底,富士康表示將在年內推出電動汽車平臺,該平臺搭載達到L2級別的先進駕駛員輔助系統,這一技術與特斯拉和日產所使用的技術相類似。除了自己造車之外,富士康還宣布將與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Fisker合作打造電動車型,該車計劃于2023年第四季度內投入量產。
“基于公司開放軟硬件平臺(富士康造車平臺MIH)制造的首批電動汽車將于今年年底發布?!眲P偉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會有2款-3款按照MIH平臺所設計的電動車推出,其中包括一款電動巴士和兩款乘用車型。”
從多年的謀篇布局到如今的快步入場,富士康原本固守的消費電子利潤下滑或成為主因。記者注意到,2021年富士康銷售額僅增長0.3%,凈利潤自2017年以來持續萎縮。公司若想把毛利率從目前的6%提高到10%的預期目標,電動汽車將成為關鍵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自從富士康造車意愿公布以來,利好預期已推動公司股價在3月份創下近4年來的新高,今年以來的累計漲幅超過15%。足以見得,電動汽車項目帶來的超高關注度和發展潛力。
“在一個逐步被壓縮的環境下,它想去抗爭,又想去尋找新的發展機會?!比珖擞密囀袌鲂畔⒙撓瘯貢L崔東樹對記者表示,在焦慮的富士康面前,汽車電動化轉型帶來的機會具有巨大的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