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西數200億收購鎧俠,“芯片冷戰”要來?

時間:2021-09-15

來源:

導語:早在8月25日的時候,華爾街日報針對固態硬盤行業的一場大收購,進行了預先吹風。

  美國存儲巨頭西部數據(Western Digital Corporation)正在與日本存儲廠商鎧俠(KIOXIA,原東芝存儲業務)談判收購事項,交易金額可能超過200億美元。

  消息一出,各方反應不一。有人想維持鎧俠作為本土廠商的獨立性,也有人想讓鎧俠賣個好價錢。

  不過同傳統收購相比,這次的被收購方,反應卻顯得有些奇怪:

  向來態度強勢,反對外部收購的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居然表示這次收購可以“有限度的通過”。原本忙著賣掉鎧俠的公司高管和大股東,卻一直堅持IPO的計劃,想要在上市之前,盡可能維持公司的獨立性。

  如此詭異的反差,讓路透社的財經報道,都不得不在10個小時內,更新出兩條內容風向相反的新聞。

  西數和鎧俠的這場收購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01 鎧俠IPO,公司命運難說清

  如果要搞清楚這場收購的各方動機,要先從鎧俠下手。

  鎧俠在獨立之前,原本是東芝的存儲業務。然而東芝自2006年開始,就一直進行核電業務轉型。2011年3月,福島發生核泄露,全球核電遇冷。東芝核電業務無法盈利,變成了財務黑洞。轉型失敗,埋下了鎧俠獨立的影子。

  2017年,急于籌集資金的東芝,只好將存儲業務分拆成東芝存儲公司。一年后,美國私募股權公司貝恩資本(Bain Capital),拉上東芝存儲業務的老客戶蘋果、戴爾,以及存儲廠商金士頓和希捷(Seagate),以18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該公司。公司也在次年更名為鎧俠。

  獨立之后的鎧俠,為了在公司層面獲得更多現金,優先考慮IPO上市。公司一旦上市成功,市值將達到近200億美元。然而隨著中美貿易戰帶來的波動,以及去年疫情的影響,讓存儲市場充滿波動。鎧俠因此在去年9月,宣布推遲IPO計劃。

  鎧俠延期的上市時間,恰好是今年11月,這是因為日本將會更換內閣。從目前風向看,日本首相菅義偉辭職后,日經225在9月7日一度上漲至3萬點。貝恩資本作為鎧俠的大股東,這個時候出售持股顯然更劃算。

  作為收購方,西部數據給出的報價是200億美元,符合鎧俠IPO最開始的市值預期。不過西數目前市值僅為190億美元,從業務規模來看,是全球老三想收購全球老二,收購存在失敗的可能。此前相關媒體報道也指出,鎧俠認為IPO計劃的優先級高于與西部數據進行股票合并的可能性。

  不明朗的結果,讓鎧俠高層對收購態度曖昧。

  02 西數出手,日本當局意見大

  這場收購之前,西數鎧俠就一直“緣分未到”。

  鎧俠還是東芝存儲的時代,雙方就曾共同投資鎧俠的Fab2和Fab6廠區,投資金額達到上百億美元。2017年鎧俠獨立,存儲芯片業務開始確定的買家也是西數。不過由于部分“核心事項”未能完成溝通,鎧俠最終賣給了貝恩資本,之前投產的項目也產生了產權爭議。

  2018年,鎧俠和西數達成了全球和解協議,共同參與日本四日市鎧俠Fab6廠的投資。2019年,二者又達成合作協議,繼續投資日本巖手縣的K1工廠。今年,雙方合作的Fab7工廠也已經完成奠基,二者的合作關系也更上一層。

  持續的合作,不光體現在產能上,也體現在產品研發上。就在今年,西數和鎧俠共同推出了第六代,162層3D NAND技術,依照鎧俠官網的說法:“這是兩家公司20年合資伙伴關系的又一個里程碑。”

  收購雙方并沒不想大家想象的劍拔弩張,相反的是,合作關系還不錯。能夠左右收購走向的,就是以日本經濟產業省為代表的當地監管機構。2017年鎧俠的交易中,一直談不攏的“核心事項”,就涉及收購后鎧俠公司總部的設置,以及經營主導權的問題。

  從西數的角度看,為了更好減稅、加強管理,總部應該以美國為主導。但從日本政府的角度看,他們更擔心失去頂尖芯片廠商的控制權。日本經濟產業省也在17年的交易中,選擇了“入資為主,不干擾運營”的貝恩資本,而不是“咄咄逼人”的行業巨頭西數。

  強勢的產業保護,并沒有讓鎧俠恢復雄風。鎧俠2020年度財報指出,公司最終凈虧損達到24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4億)。上季度出貨量較前一季度增加約5%、售價則下滑6%~9%。盡管公司虧損額與上年度166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0億)相比大幅下降。然而鎧俠想要實現健康營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政治上的堅定立場,和現實的商業困境,讓日本當局對鎧俠這次的收購猶豫不決:日經中文網報道中就指出,執政黨自民黨議員聯盟“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相關人士就含蓄的表示:給錢可以,奪權不行。

  “如果是對等出資,同時保留日本國籍,將非常歡迎”。

  然而路透社的消息來源,則做出了另一種暗示:如果尖端技術留在本土,日方也可以有條件的批準收購。

  “我們的半導體戰略意味著,產品不一定非要是100%日本造。我們不再拒絕一切并購,而是做出對應的限制條件,鎧俠本身也有其局限性。”

  這些前后反復的表態,也意味著日本當局正在面臨艱難的選擇。

  03 面對壟斷,中國的半導體市場需要保護傘

  如果把目光從西數、鎧俠轉移到整個存儲芯片行業就會發現,這次收購,可能會促成閃存芯片領域的“行業冷戰”。

  鎧俠目前主營業務主要為NAND閃存芯片,作為存儲器第二大細分廠商,規模達到494億美元。該領域現有廠商有三星、鎧俠、西部數據、海力士、美光和英特爾等廠商。雖然三星在該領域占據1/3的市場,但目前整個市場相對平衡。

  然而Trendforce集邦咨詢的數據指出,如果鎧俠和西數完成收購,兩家廠商的市場份額將在33.0%上下,幾乎與三星34.0%的市場份額持平。考慮到海力士也在對英特爾的NAND業務開展收購。該領域廠商會進一步減少,形成“巨頭壟斷,行業冷戰”的新局勢。

  在中國執行反壟斷法律愈發嚴格,以及中國監管機構對跨國企業大規模收購話語權上升的前提下,這一交易可能有著額外的風險。

  早在2018年,中國就曾否決高通對荷蘭芯片制造商恩智浦的收購。英偉達收購ARM的收購以及海力士NAND業務的相關收購,目前也在中國監管部門的審核中。

  去掉政治因素,單純觀察行業發展趨勢就會發現,半導體行業總是不可避免的陷入“前期競爭,后期壟斷”的情況。顯卡領域從早期的Voodoo,固化成了英偉達和AMD;PC處理器領域,市場也固化成了英特爾和AMD開展競爭。各大細分領域在行業早期涌現大量企業后,占據行業頭部的部分企業或是快速占領市場,或是進行大量收購,最終形成事實壟斷的格局。行業早期的巨頭,也會面臨業務分拆的窘境。

  收購閃迪發展固態業務的西數,被迫脫離東芝的鎧俠,以及兩家企業之間的收購,似乎都沒能逃脫這一“鐵律”。

  不過行業走向,并非巨頭壟斷、拒絕競爭的萬能理由。作為半導體領域的新玩家,中國半導體企業將會長期面臨“頭部企業占據市場份額,自身發展進入天花板”的困境。如果監管機構放任巨頭收購,壟斷巨頭必然會借助絕對優勢,對中國企業造成毀滅性打擊。

  西數還在忙著收購鎧俠時,國產存儲芯片廠商長江存儲剛剛取得全球接近1%的市場份額。西數旗下的SN550產品,也爆出了緩外速度從800Mb/s降到400Mb/s的丑聞,西數則在聲明中表示:“會引入新的產品編號,以示區分”。

  面對外部的狂風暴雨,中國的半導體市場,應該需要一把自己的保護傘。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