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集發電儲能于一身“小眾”,光熱發電期待長成“大樹”

時間:2019-01-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孫銳估算,7.2億千瓦光伏裝機,要對應配套3.8億千瓦的儲能。而投運1億千瓦的光熱項目,可將3.8億千瓦的配套儲能降低到1.3億千瓦。光熱項目的優勢不言而喻。

據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孫銳估算,7.2億千瓦光伏裝機,要對應配套3.8億千瓦的儲能。而投運1億千瓦的光熱項目,可將3.8億千瓦的配套儲能降低到1.3億千瓦。光熱項目的優勢不言而喻。

新能源

“光熱發電的最突出特點是,電源可控且具有儲能系統,與傳統化石能源發電特性非常接近。因此,光熱發電不僅可以替代火電,也可以帶動風電、光伏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但現狀是,光熱發電規模在我國還很小。”日前,在甘肅敦煌舉行的2019中國光熱市場形勢預測及策略峰會上,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徐曉東說,“對光熱發電不重視,對其優勢沒有充分認識,是導致這一現狀的重要原因?!?/p>

集發電儲能于一身,光熱項目有優勢

隨著我國首個百兆瓦級光熱電站——首航節能敦煌100兆瓦塔式光熱示范電站成功并網發電,光熱發電如何更好地發展成為本次峰會聚焦的話題。會議上,多名專家表示,光熱發電目前仍屬可再生能源的“小眾”領域,但和風電、光伏相比,光熱發電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集發電與儲能于一身,是穩定的可控電源,發展前景廣闊。

當前,我國已確定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占比中要分別達到15%和20%的發展目標。這意味著到2030年,太陽能發電量占比要達到10%,風電占比也要達到10%。按照這一比例,折合成光伏裝機需達到7.2億千瓦。與此同時,按照規劃目標,燃煤火電裝機到2030年要降到9億千瓦。海量的光伏裝機,需要配備儲能設施,而儲能面臨成本較高的問題。

據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孫銳估算,7.2億千瓦光伏裝機,要對應配套3.8億千瓦的儲能。而投運1億千瓦的光熱項目,可將3.8億千瓦的配套儲能降低到1.3億千瓦。光熱項目的優勢不言而喻。

酒泉市能源局局長陳學軍表示:“光熱發電享受的標桿電價較風電、光伏更高,而且不限電。這是基于綠色革命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考慮,同時也說明我國光熱發電前景廣闊?!?/p>

周期長,經歷沉淀才能迎來爆發

光熱發電與光伏有本質上的區別,光熱行業周期相對較長,更需要耐心等待。

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建祥說:“光伏是電子行業的遞增,建個光伏電站,廠家不可能單獨給你設計光伏板,都是大批量制造。光熱是機械行業,每個設備都定制,幾乎沒有通用的。光伏的施工、驗證都很快,不到半年就建成了,很快就能證明有沒有達產。而光熱建設周期是兩年多,建成后還需要兩年時間驗證技術路線。但是,光熱項目一旦通過了拐點,就會迎來爆發性增長。如果國內的光熱項目今后兩年有很好的發電量數據,2020年底產業將進入實質性爆發性增長階段,到時可能忙不過來?!?/p>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新能源部副主任王霽雪認為:“光熱項目的建設過程和海上風電頗有相似之處,前段進展緩慢,后期會迎來爆發式增長。二者的相似之處還體現在,投資體量都非常大;技術比較復雜,技術風險比較高;在很多環節上是一種串聯的關系,一個問題可能帶來整個鏈條的中斷,直接影響最后的結果。”

“國內海上風電起步于2005-2006年,但到了2017-2018年,才真正迎來爆發點,產業開始加速度。光熱發電行業也需要經歷一個發展和沉淀的過程,才能迎來真正的爆發?!蓖蹯V雪說。

政策支持和產業鏈協同不可少

作為新興行業,光熱發電的進一步發展離不開國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長遠來看,更離不開整個產業鏈的協同合作。

有與會人士表示:“征地費用高是行業面臨的一個較大問題。如果光熱電站和光伏電站一樣,從面征變成點征,企業的資金壓力會小很多。”

對此,徐曉東表示:“作為政府來講,應該把眼光放長遠一點,可以給出一些優惠條件。比如土地,一開始可以考慮讓項目免費用。初始階段雖無直接收入,但可以帶來人氣,帶來其他產業。有了人氣,地方的發展就有了基礎?!?/p>

光熱發展面臨的另一難題是資金補貼。王霽雪坦言:“風電和光伏的快速降價甚至平價,對光熱發電是利好。一方面,光伏和風電退出補貼,才能把補貼的空間讓給其他行業;另一方面,風電和光伏經濟性增強,有利于和光熱發電的融合發展?!?/p>

中廣核新能源德令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雄表示,短期內靠補貼沒問題,但行業要持續發展,不能一直依賴于補貼。

首航節能總經理高峰說:“整個光熱產業鏈一定要互相支持、互相維護,共同把這個產業發展好。盡管在有些項目上存在競爭關系,但應該看得更長遠。光熱市場足夠大,需要有更多的企業聚集到光熱產業中來?!?/p>

聲明:本文為轉載類文章,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QQ:2737591964),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