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韓國機器人進軍中國市場,是亡命一搏還是中國需求?

時間:2018-12-29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近日,哈工智能發布公告稱,擬與現代重工簽合資經營協議,雙方共出資2億元成立哈工現代機器人公司(暫定名),開拓中國市場。哈工方面預計出資1.4億元人民幣,持70%股份,現代重工擬出資0.6億元,持30%股份。

中國,因制造業升級帶來的龐大市場,成為了世界眼中的「肥肉」。而比之于百年前的任人宰割毫無還手之力下的盲目,國人亦是多了份豪氣與大度,由對抗走向聯合?!笡]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國外交的立國之本,成為對商場最準確的描述。

「是求生也是需求」

頻繁出擊的韓國機器人企業

近日,哈工智能發布公告稱,擬與現代重工簽合資經營協議,雙方共出資2億元成立哈工現代機器人公司(暫定名),開拓中國市場。哈工方面預計出資1.4億元人民幣,持70%股份,現代重工擬出資0.6億元,持30%股份。

此次合作,主要布局機器人本體業務,延伸全產業鏈。而根據了解,合資公司2019年可銷售機器人1000臺,2020年在海寧建立萬臺本體生產規模的智慧工廠,占地面積1.2萬㎡。

哈工智能:計劃以高端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一站式服務平臺、人工智能作為主導產業企業,在汽車焊接自動化、汽車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等領域有所布局。

現代重工:現代重工發家于一艘小漁船上,從1984年進行自動化多元化生產,1995年開始自主研發工業機器人,本體、LCD機器人、控制器、機器人自動化系統均有涉及?,F今,現代重工已經擁有包括焊接、搬運等工業機器人31種機型,共有55種機器人量產銷售。

無獨有偶,本月份,韓國斗山機器人也與博眾精工旗下靈猴機器人與舉行戰略伙伴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將在協作機器人技術、市場等方面的全面合作。

此外,除去各類展會上頻繁亮相的韓國機器人企業,中韓機器人產業也在頻繁交流,如:今年4月份由浙江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與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韓國機器人產業振興會聯合舉行的「2018年中韓機器人產業合作洽談會」。

本土并不舒適——「看向中國市場是求生」

我們可以發現,中韓機器人產業合作密切的主要趨勢為韓國機器人企業進軍中國市場(雖然中國部分零部件出口到韓國)——這背后是韓國企業的求生欲——在韓國本土市場,企業并不好過。

「蒙上衰退陰影的韓國經濟」

首先,我們從韓國總體環境來看,據韓國《朝鮮日報》26日的報道稱,「從造船、汽車到IT、網絡,韓國經濟全方位蒙上衰退陰影」。半導體、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等主導產業2018年全面墜落——占據韓國上市企業總利潤一般的三星和SK海力士業績持續下滑,下半年股價跌幅20%以上。

「政策扶持減少」

韓國媒體「EconomytalkNews」發布新聞聲稱韓國近5年來機器人產業在「原地踏步」。而據統計,最近5年韓國政府針對市場開發型機器人普及事業預算,從2014年的125億韓元減少到2018年的76億韓元,僅為當年的60.8%。

此外,推進中的「機器人零件供應事業」的預算逐年減少,分別為11.9億韓元、7.35億韓元、6.64億韓元、6.36億韓元,每年僅能支持3-5家企業。

「韓國產業轉移」

最近在韓國有百年歷史的通用群山工廠宣布關閉——面對各國對產業的競爭,越來越多的企業出走韓國,這無異于為蒙上衰退陰影的韓國經濟雪上加霜。

總體,多方面說來,韓國工業機器人企業面臨近乎飽和的情況下,競爭激烈,本土發展壓力可想而知。對比說來,中國市場這塊肥肉,誰不想來咬上一口?

開發中國市場——「也是中國需求」

出去韓國本土發展面臨巨大壓力外,中國需求也是吸引韓國前來的原因。

我們可以發現,在于現代重工合作前不久,哈工智能也在加速機器人產業的深入布局。而合作之后,將有利于進一步深化哈工智能在機器人產業的布局,有利于哈工智能集成能力與細分市場的發展。

圖△加強布局的相關舉措

中國機器人企業被詬病的地方無外乎核心技術,而這些都不是拋開時間沉淀的,而擅長「太極」的中國商人,自然懂得借力打力的道理。

除了引進韓國,中國也瘋狂對接歐美日等國家、地區的企業,如「庫卡收購案」,再如埃斯頓對國外運控、視覺等機器人產業相關企業的并購。這都進一步增強了國產機器人的競爭力。

總體說來,韓國機器人企業進軍中國是求生也是需求。

機會有,但危險大到讓人覺得是「亡命一搏」

韓國機器人進軍中國市場真的能一帆風順么?不然,相反企業需要承擔很多風險。

其一,政治風險。

中國一直積極擁抱世界,而且尊重各國感情,而相比較,韓國政府并不算太給力——如早期薩德的部署。這無疑強加給了韓國企業眾多風險。

其二,本土化問題。

雖說同為亞洲國家,但是始終有著一定的文化差異。而在什么山頭唱什么歌,融入中國氛圍中是韓國企業必須要做的事情——但留給他們的本土化時間又有多少呢?中國本土企業也在崛起。

其三,激烈的競爭。

國產有新松、埃斯頓、埃夫特、華數……等等一大批企業在崛起,而且美的、碧桂園這類大型財團也展開了機器人產業布局,同時外資企業也在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進一步布局,相關例子數不勝數。

且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機器人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面對愈發活躍的機器人市場,這些企業顯然不足以競爭——歐美、日本的機器人我們卻耳熟能詳,如ABB、發那科、安川。

想通過來到中國輕松獲取市場與利潤,并不太可能。

而面對現狀,韓國機器人想要做好中國市場,成為推動中國自動化改造升級的一份子,下苦功夫、找對竅門是少不了的。

如把握中國行業趨勢,現在很多企業都在觀望或者說期待5G帶來的變化,包括5G手機;

如本土化合作——成立子公司、尋找大企業做代理。而其中的關鍵,是對中國市場的尊重。

韓國與中國地域接近,三星手機也曾在中國市場有著大份額,而興也好、亡也罷,都在于他們對客戶是否足夠尊重,是否能解決客戶為題,為客戶帶來價值。

聲明:本文版權為中國傳動網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務必注明來源、作者。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