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動網 行業動態】 頂著交付緩慢、巨額虧損、募資額度不斷縮小等壓力,北京時間9月12日晚,蔚來正式紐交所成功敲鐘上市,以火箭般速度順利成為國內新造車第一股,也是國內首家赴美上市的新能源車企。
上市儀式上,12名敲鐘嘉賓均為蔚來用戶,蔚來創始人李斌沒有直接參與敲鐘,似乎繼續強調著自己的用戶至上哲學。
本次蔚來敲鐘上市的最終發行價,為發行區間的下限6.25美元美股,募資金額相比之前的目標,也大幅縮水。有分析人士指出,蔚來目前資金壓力較大,選擇在市場大環境并不理想的情況上市,實則因為沒有其他選項。不過,開市交易后,蔚來卻出現了破發,股價一度跌破了5.6美元。
蔚來大步踏入國際資本市場后,正處于全球車企開始高度關注電動汽車的階段,蔚來在市場上的壓力,隨著上市,會清晰呈現出來。
巨虧下募資額度屢下降,以最低發行價上市
成立短短四年,剛邁入量產階段,交付了千余輛車輛,蔚來就匆匆成為了國內新造車上市第一股。
此前,蔚來已于8月28日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更新了招股書,綜合公布信息來看,蔚來計劃首次公開發行1.6億股美國存托股份(ADSs),每股美國存托股票的價格介于6.25美元~8.25美元之間,總募集資金預計最高達15.2億美元,相比半個月前的目標募資金額,縮水近3億美元。但正如此前外媒報道的那樣,蔚來今天的正式發行價也定在下限的6.25美元。
不過,若蔚來成功籌集到這筆款項,它也將成為今年以來美國公開市場第四大IPO,僅次于安盛公平控股公司(EQH),募集金額31.6億美元,巴西支付公司(PAGS),募集金額26億美元,以及愛奇藝,融資金額達22.5億美元。
資料顯示,目前蔚來已在美國圣何塞、德國慕尼黑、英國倫敦等地設立了研發、設計、生產和商務機構,算上正式在紐交所上市,可以看出,蔚來的全球布局已經現雛形。而記者查詢天眼查也了解到,蔚來自成立以來共獲得過5輪融資。
從上述融資經歷不難看出,蔚來進入2018年以來,便再未獲得過大額融資,而關于蔚來赴美上市的消息也從年初便甚囂塵上。對于資金問題,李斌曾表示:“目前蔚來的財務狀況是非常健康的,股東支持也都非常到位,我們也沒有一個立刻需要短期、馬上去做一級市場融資的想法。”但不可否認的是,蔚來乃至更多新造車勢力對于資金的消耗越來越快,李斌也曾表示造車光是門檻就要200億元。
上市之前的招股書已經顯示,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上半年,蔚來汽車凈虧損分別為25.73億元、50.21億元和33.25億元。兩年半時間,蔚來汽車巨虧109.2億元。收入方面,蔚來汽車2018年上半年,汽車銷售收入僅為4439.9萬元人民幣,總收入4599.1萬元。
處于巨虧之中的蔚來,還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市場對新能源車態度趨理性等因素影響,業內不少聲音都認為,蔚來此時上市,不一定是最佳時機,即便全球新能源車巨頭特斯拉,近期股價同樣低迷,和去年同期相比,市值已經縮水百億美元以上。就連汽車廠商中的“老司機”沃爾沃,都因為上述種種因素,選擇延遲IPO,沃爾沃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漢肯·塞繆爾森更直言,目前的上市條件對于投資者來說并非最佳。
對于蔚來的“硬上”,獨立財經評論員皮海洲向南都記者分析,對于當下謀求上市的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來說,市場的困難是顯而易見的,“此刻的蔚來,哪怕在美國機會不夠好,估值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但基于對資金鏈、對融資的需求非常迫切,能上市就算是勝利了。”他還指出,目前中國汽車市場不算景氣,對于還沒“跑出來”的新車企,日后的麻煩會更大,蔚來作出盡快上市的決定也實屬正常。
目前,蔚來已經開展了大規模的“NIOHouse”建設,在北上深杭等城市的地標性場所開設門店。據蔚來方面透露,每一家店的開店成本就高達300萬左右,還要付出并不低的人員和運營成本。日前,蔚來深圳NIOHouse開店現場,李斌坦陳蔚來的虧損已經超過51億元。毫無疑問,蔚來的“燒錢”仍將繼續。
分析師:蔚來后續市場壓力將“清晰呈現”
北京時間今天晚上9點半,蔚來正式在紐交所敲鐘上市。不過,正如很多在美上市中企股近期表現不佳,蔚來剛上市不久就迎來破發,股價一度跌破5.6美元。
敲鐘儀式上,蔚來共計邀請了12位敲鐘嘉賓,他們均為蔚來用戶。至于李斌本人,則沒有親自敲鐘,但他在上市儀式上表示,很高興8年后再次站在這里(8年前易車曾在此上市),他強調蔚來要為用戶帶來極致的體驗。李斌以及蔚來都曾多次強調,蔚來是一家“用戶企業”,而李斌甚至在之前的公開信表示,會捐出1/3個人股份來成立用戶信托基金。
對于蔚來上市后的表現,研究機構的態度則比較謹慎。老虎證券投研團隊分析師告訴南都記者,蔚來在一級市場的估值是偏高的,“上市后后信息更加透明,車輛銷量和銷售盈虧情況披露出來后,之前偏高的估值難以支撐。”
對于蔚來的估值,早在8月30日,外媒就曾曝出日本軟銀集團已經決定不在蔚來汽車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中進行投資。此前的4月,有報道稱,軟銀當時正在與蔚來汽車進行商談,擬在后者美國IPO時,購入約2億美元的股份,但其放棄對蔚來的投資,也讓市場上出現了更多質疑聲音。
有業內人士指出,很多國內企業都已經意識到,一級市場正在縮緊,趕上市可能是有效“補血”的有效方式,因此近期可以看到優信二手車、拼多多等企業紛紛赴美上市。然而目前美國二級市場對于國內企業似乎“并不友善”,優信股價更是大幅下挫,跌破了發行價,但蔚來今日能夠成功敲鐘,也為中國新造車勢力上市開了先河,拿到了資本市場的正式“入場券”。
“上市后,蔚來汽車可以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籌措資金,但除此以外,上市帶給蔚來的更多的是挑戰。”老虎證券投研團隊分析師補充道,“蔚來并沒有獨特的技術優勢,在全球車企開始高度關注電動汽車之后,蔚來汽車在市場上的壓力會清晰呈現出來,比如本來承諾今年出貨1萬輛車,結果截至8月28日,實際才交付了1381輛蔚來ES8。”蔚來緩慢的交付進度,第一次清晰地對外界展示。
敲鐘之后,蔚來量產交付能多幾成把握
正如前述分析師提到,隨著全球大型車企大規模進軍電動車,留給中國新造車勢力的窗口期并不一定很長。前段市場,東風日產軒逸純電動版入市,宣告合資主流車型正式加入純電動“套餐”,奔馳在瑞典發布的EQC純電動車,更是引來全球的刷屏。
當然,敲鐘上市,不代表瞬間就可以解決生產交付這一新造車面臨的最大難題,IPO只是為了緩解資金壓力,產能爬坡、代工與自建廠、資金不足,都是蔚來目前所面臨的。
截至8月28日,蔚來目前共交付了1381輛ES8。另外,蔚來汽車還有15761輛預定待交付,其中有6264位用戶已經交納4.5萬元不可退還預定金,另外9497位用戶已交納了5000元初始預定金。如果再不加快交付,關于量產與交付頻頻“跳票”的質疑,始終不回消散。
對此,皮海洲告訴南都記者,目前新能源車的政策指向性依舊明顯,基本靠補貼進入市場,“2020年補貼退出后,純電動車取代一部分燃油車的實際效果,仍不得而知,放到全球來說,中國新造車企業要短期內實現自己的目標,非常困難,長遠來看,要看政策走向以及這些車企能帶來什么樣的產品。”
此前,蔚來創始人李斌與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有“年底交付一萬臺”的賭約,按照8月底最新交付進度,蔚來還需要在剩下的3個月里交付大約7800輛車,這幾乎已經迫近傳統大廠的新能源車交付能力。
相比起信托基金的“甜頭”,用戶顯然更看重產品的交付與使用,如果產能后勁不如預期,交付計劃必然延后,這將再次對蔚來的用戶、乃至對純電動車的“潛客”都會帶來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