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現金分紅比例高達50%,TCL重點布局人工智能、互聯網及半導體領域

時間:2018-05-1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期,TCL集團(000100.SZ)發布2017年年報和2018年一季報。報告顯示,得益于產業鏈一體化以及產業資本架構持續優化,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TCL集團歸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60%。同時,TCL推出2017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含稅),共計分配利潤13.55億元。現金分紅比例高達50%。

【現金分紅比例高達50%,TCL重點布局人工智能、互聯網及半導體領域】近期,TCL集團(000100.SZ)發布2017年年報和2018年一季報。報告顯示,得益于產業鏈一體化以及產業資本架構持續優化,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TCL集團歸母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60%。同時,TCL推出2017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含稅),共計分配利潤13.55億元。現金分紅比例高達50%。

TCL集團表示,2018年將基本完成資本和產業結構調整的第一階段工作,同時將聚焦對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新型半導體顯示技術和材料,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三大技術領域加大研發力度。

聚焦主導產業,資本架構持續優化

報告期內,2017年TCL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115.8億元,凈利潤為35.4億元,其中歸母凈利潤為26.6億元,同比增長66.3%。2018年第一季度,TCL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56.3億元,凈利潤為7.88億元,同比增長17.2%,其中歸母凈利潤為7.31億元,同比增長63.2%,扣非后歸母凈利潤5.21億元,同比增長2.69倍。

據了解,目前TCL集團主營業務主要包括產品業務、服務業務以及創投及投資業務三大板塊。其中,產品業務包括半導體顯示業務(包括華星光電和華顯光電(0334.HK))、TCL多媒體電子(1070.HK)、TCL通訊科技、家電集團、通力電子(1249.HK)以及商用業務群6個板塊。服務業務包括互聯網應用及服務、銷售及物流服務(含翰林匯(835281))以及金融業務3個板塊。創投及投資業務指的是正通過產業重組、非核心資產剝離或出售等方式持續優化產業架構,聚焦主導產業。

業界認為,以下幾項業務非常值得關注:

1、在智能終端產品業務中,TCL多媒體于2017年11月實施供股募集資金20億港元,擬更名為TCL電子控股有限公司,將通過投資、并購及重組等方式,整合TCL集團的優質智能終端業務資產,開拓商用顯示、智能AV、智能家居等業務,打造國際化的TCL品牌消費電子終端產業集團。

2、TCL通訊科技于2017年9月轉讓49%的股權,用于引入具備產業背景和業務資源的戰略投資者,以進一步推動TCL通訊科技的戰略調整和業務重組,未來將精簡產品線,發揮與華星光電產業協同優勢,大力推進18:9全面屏智能手機的銷售占比;并。同時,繼續加強5G應用技術的研發投入,為未來技術和產品的融合做好準備。

3、在互聯網應用及服務領域,TCL集團涵蓋面向用戶提供家庭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各項應用、服務及其支撐平臺。其中,在家庭互聯網領域,通過雷鳥科技運營公司的TV+智能電視平臺,與歡網、全球播業務協同發展,形成覆蓋自有智能電視終端和第三方客廳智能終端的業務矩陣。雷鳥科技于2018年5月2日剛剛獲得京東3億元戰略投資,雙方將共同推動家庭大屏經濟。

在移動互聯網應用方面,TCL集團通過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技術,構建出基于各類智能終端及垂直應用的海量互聯網用戶資產管理平臺,例如TCL教育網、IT產品銷售和服務平臺翰林匯、o2o平臺酷友科技以及TCL金融業務等。

4、創投業務中,TCL集團以TCL創投為載體,在互聯網服務、銷售物流業務、產業金融服務和投資業務都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報告期末,TCL創投管理的基金規模為101.54億元,累計投資項目92個,重點投資領域包括新材料、新能源、消費及高端制造行業,目前持有百勤油服、SkySolar、生物股份、創意信息、茂業通信、海聯金匯、萬華化學、常熟汽飾等上市公司股票。

其中,TCL集團持股的七一二(603712.SH)IPO通過發審委審核,并于2018年2月上市,目前持有1.47億股,是第二大股東。

筆者認為,TCL集團2017年度以及2018年第一季度亮眼成績的背后,源于以下幾方面因素:基于華星光電產線布局完善以及彩電業務實現爆發式增長,產業鏈一體化的優勢已經逐漸顯現;通過對資本和產業結構的調整,TCL集團直接管理的二級企業和實體減少降至30家以內,進一步聚焦主導產業,進一步提升效率和效益;同時,通過半導體顯示與智能終端垂直整合的產業鏈布局、雙“+”與國際化雙輪驅動戰略的成效凸顯,為轉型變革的縱深推進奠定了基礎。

重點布局三大技術領域

年報顯示,2017年,TCL集團研發投入47.2億元,主要用于人工智能、互聯網應用以及半導體顯示及材料等領域。

其中,香港研發中心已投入使用,用于開展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和人工智能領域基礎技術研究。廣東聚華獲得“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資質,是顯示領域第一家國家級創新中心,已成功研制31英寸的印刷OLED顯示和5英寸的印刷量子點(QLED)顯示。廣州華睿光電自主研發的蒸鍍型OLED綠光和紅光材料已向廠商送樣測試,并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中的“印刷OLED顯示關鍵材料產業化示范項目”。

在外界看來,TCL集團已經具備液晶電視產業鏈垂直一體化優勢,以及整合智能電視生態鏈上各項內容和應用、以及構建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能力。

隨著人工智能(AI)基礎技術的發展,掌握人工智能技術意味著擁有面向未來的核心技術實力。TCL集團表示,2018年將聚焦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新型半導體顯示技術和材料、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三大技術,將其上升至集團三大戰略,并同步推進基礎性技術研究和應用技術發展。

據悉,TCL集團在開發產品應用層的人工智能技術的基礎上,還將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平臺提升人工智能產品技術體驗,并加強人工智能基礎技術的研究;利用“廣東聚華印刷及柔性技術平臺”開發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和材料,在華星產業平臺實現不斷迭代,支持華星建立產品技術領先優勢;組建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平臺公司,開發自有核心IP和自有知識產權的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系統,完成華星工廠和智能電視工廠的智能化改造升級,提升主要產業的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能力。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