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VR涉嫌內容侵權:新技術帶來新挑戰

時間:2017-11-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11月2日,國家版權局公布數起盜版侵權案件。其中,北京橙子維阿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影視作品著作權的案件尤其引人關注。

本報記者崔爽

11月2日,國家版權局公布數起盜版侵權案件。其中,北京橙子維阿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影視作品著作權的案件尤其引人關注。這是國內版權部門查處的第一起利用VR技術傳播盜版影視作品的案件,也是盜版領域出現的新型問題。

據查,從去年7月起,這家公司在其開發的"橙子VR"APP上提供《蟻人》《速度與激情7》等共6部影視作品的點播服務,被權利人美國電影協會舉報。基于侵權事實,橙子VR被處以罰款3萬元的行政處罰。

"相較于傳統侵權,利用VR技術傳播盜版影視作品的取證難度更大。"負責此案的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執法五隊劉立新隊長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首先,這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參與及專用VR設備。"這是我們辦案人員第一次用VR設備舉證。"劉立新說。其次,盜版內容在APP平臺播放也給取證增加了難度--相較于電腦頁面域名的唯一性,直接證明盜版內容屬于特定APP要困難得多。"通過抓包軟件,我們將手機連接電腦逐幀播放內容,證明影片在他們APP的服務器上,坐實了侵權事實。"劉立新解釋道。

成立于2015年7月的橙子VR是目前主流VR內容聚合平臺之一,上線一年就覆蓋了超過65%的VR用戶。面對其暴露出的侵權問題,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認為:"這說明影視盜版正在向VR領域蔓延。不過,對于未取得合法授權而播放他人視頻內容的做法,不論是新的VR格式,還是傳統的在線視頻格式或光盤,都屬于盜版侵權行為。"

VR內容侵權、直播平臺違規、微信公眾號抄襲、社交網絡詐騙……不斷迭代的技術應用在豐富網民生活的同時,也給監管部門帶來層出不窮的挑戰。"侵權行為正在不斷出現新的表現形式。"李俊慧認為,"比如在直播中,既可能發生侵犯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也可能有因內容違規產生的侵犯他人名譽權、隱私權的可能。"

"這確實給網絡知識產權保護提出了一些新的課題。"德恒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崔軍律師表示。作為資深知識產權律師,他感受很深:"新技術的發展既增加了網絡侵權的可能性,又增加了維權的難度。我們首先要采用一些新技術手段來防止侵權行為的發生,另外在版權制度上可能也需要一些觀念突破。"

李俊慧表達了同樣的擔憂:"監管會更加復雜,發現盜版內容也會更難,因此需要權利人或公眾積極舉報。此外,也需要結合全新的技術形態,加大源頭版權庫的建立、許可授權合作機制的完善,從源頭加強監管。"

以微信公眾號抄襲為例,雖然平臺在不斷加大處罰力度,提高侵權風險,但由于著作權法對版權的規定十分復雜,東拼西湊、"洗稿"等"偽原創"屢禁不絕。"科技進步越來越快,辦案難度不斷增加。這也倒逼我們要積極學習,才能快速響應,迎戰網絡新形式帶來的侵權新問題。"劉立新說。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