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2030年中國電動汽車將占據全球60%的市場,成為全球領導者

時間:2017-10-2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英媒稱,中國政府極大地振奮了全球淘汰內燃機的運動。隨著許多歐洲國家提出要在2025年到2040年間取締傳統燃油汽車,北京方面表示他們正在研究針對汽油和柴油汽車采取類似行動的時機。

英媒稱,中國政府極大地振奮了全球淘汰內燃機的運動。隨著許多歐洲國家提出要在2025年到2040年間取締傳統燃油汽車,北京方面表示他們正在研究針對汽油和柴油汽車采取類似行動的時機。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0月19日報道,作為全球最大也是利潤最豐厚的汽車市場,中國在汽車業擁有巨大的影響力。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稱,去年中國銷售了50.7萬輛電動汽車,包括公共汽車和商用汽車,約占世界電動汽車銷售總量的45%。

報道稱,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對于亞洲的新興經濟體來說,挑選制勝的行業是一項已被反復證明有效的戰略,中國致力于成為電動汽車行業的領導者,與日本和韓國的成功政策不謀而合。電動汽車只是中國雄心勃勃的“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的一部分,這一綱領力求到下一個十年中期,將中國從一個低成本制造業國家,轉變為一個在十大先進領域占優勢的高科技強國——這些領域包括機器人技術、半導體及電動汽車。

報道說,如果說中國的環境與經濟動機明確,其實中國還看到了一個可以利用的競爭優勢:雖然中國的內燃機技術一直很落后,但中國有兩家名列全球前5位的頂級鋰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公司與比亞迪。

“如果汽車的發動機與動力傳動系統被一個簡單的電池取代,全球汽車業巨頭將會失去對汽車(生產)的控制,”上海咨詢公司汽車市場預測的張豫說,“汽車變成了可以向任何人外包生產的一堆零件。”

報道稱,簡言之,汽車可能會成為繼智能手機和電腦后,另一個由商品化硬件驅動的產業,這些硬件目前大部分在中國南方批量生產。當前,外國的競爭對手們封鎖了混合動力與內燃機傳動系統的技術,但眾多中國企業在電池驅動技術上擁有專利優勢。高盛估計,到2030年,中國將占據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總量60%的份額。

“他們想要創造出一個(通過降低石油進口)滿足本國安全需要、并且他們能夠主導的產業。”一位汽車業高管稱。

報道稱,然而,專家稱這些電池太過沉重也太過昂貴了,這意味著如果沒有政府持續的補貼,電動汽車將無法吸引消費者。

此外,報道表示,很多消費者希望電動車續航能力達到400公里,而現有電池的功率密度僅能達到要求的一半左右。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