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德國汽車“大象轉身”: 全面電動化如何波及中國?

時間:2017-09-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11日晚,大眾發布了史上最強的電動車攻勢——“Roadmap E”計劃。到2025年,大眾集團將推出80款全新的電動車型,包括50款純電動車型以及30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從而覆蓋從大眾市場到豪華市場等各細分市場。

“過去,汽車行業通過法蘭克福國際車展為自身所獲得的榮耀慶祝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一切照舊將無法滿足發展需求。”9月11日,法蘭克福車展開幕前的大眾汽車之夜,大眾集團CEO穆倫的開場白,很有深意。

這與9月14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法蘭克福開幕式上講話相互呼應,“德國汽車工業必須盡快重新贏得信任。”

不可否認,以大眾汽車為代表的德國汽車在經歷了“排放門”和“壟斷門”之后,積蓄已久的轉型力量,在本屆法蘭克福車展集中發力。大眾、奔馳、寶馬等德國車企“全面電動化戰略”的發布,成為本屆法蘭克福車展最大的亮點。

11日晚,大眾發布了史上最強的電動車攻勢——“RoadmapE”計劃。到2025年,大眾集團將推出80款全新的電動車型,包括50款純電動車型以及30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從而覆蓋從大眾市場到豪華市場等各細分市場。

按照計劃,最晚到2030年,大眾汽車集團的整個車型陣容將實現電動化,2025年大眾全球電動車銷量將達到300萬。

當然,另外兩大德系豪華汽車制造商——寶馬和奔馳也不甘示弱。法蘭克福車展前夕,寶馬宣布到2025年將提供25款電動車型,其中12款為純電動車型;奔馳表示,2022年推出10款全新純電動產品,全系車型將推出新能源驅動版本,會有超過50種電動車型。

“這次我對德國汽車在電動化方面的動作有點震撼,而且供應商也成熟了。中國在這方面沒有什么優勢了,特斯拉也困難了。”9月17日,一位中國車企高管,在參觀法蘭克福車展之后,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與此同時,一位中國新勢力汽車公司老總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中國互聯網新勢力造車壓力徒增。”

“我覺得特斯拉的使命完成了。這不是說特斯拉會退出歷史舞臺,而是從本屆法蘭克福車展開始,特斯拉真正激活了傳統汽車,后者要發起反攻了。”16日,一位汽車業內人士在親歷法蘭克福車展之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刻的德國汽車是大象轉身,勢不可擋。”

大象轉身

此前,德國汽車對電動化是從猶豫逐漸變得堅定。即使拋開全世界范圍內在討論的傳統燃油車禁售不談,包括大眾集團本身遇到的柴油門事件,以及大眾、奔馳、寶馬的“壟斷門”事件,都在倒逼德國汽車放棄柴油車,轉向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車。

目前來看,這種“大象轉身”的決心不約而同地在法蘭克福車展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集中爆發了。“這種爆發是積蓄了很久的,德國傳統汽車企業的動作的確是很慢的,但是他們一出手就是大規模推動的,而且產品力是不可小覷的。”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正如穆倫所說,“我們談論的并非是一家年銷量20萬輛或30萬輛汽車的公司,而是一個覆蓋從經濟車型到豪華車型、從乘用車到商用車等各個市場,幾乎覆蓋全球各地,年交付超過1000萬輛的汽車集團。”

“特斯拉馬上會遇到很大的困難。如果奔馳、寶馬、保時捷的電動車和特斯拉的價格差不多、性能和功能也差不多,即使特斯拉在炫一些,消費者會如何選擇呢?”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2019年上市之后,MissionE將在2020年交付首批中國客戶。對保時捷而言很重要的一點是,確保第一款量產純電動車具有非常典型的保時捷特征,它是一款真正的跑車。”12日,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主席奧博穆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作為保時捷旗下的第一款純電動車,MissionE預計銷量大概有兩萬臺一年。“保時捷在大眾集團RoadmapE計劃中承擔非常重要的角色,未來,保時捷計劃將在純電動汽車研發方面投入超過30億歐元。”奧博穆強調。

“其實除了整車企業,更讓我更震撼的是,包括博世、大陸、采埃孚等大型歐洲零部件企業,都有所突破和重點發展。”上述車企高管進一步表示,“在電動車核心的電機和電控領域,博世和大陸的高壓集成的系統和電機系統已經非常先進,這意味著至少從設計的角度來說,德國在成本能力和產業化水平方面,是非常強的。”

眾所周知,電動化與智能化是相輔相成的,博世的強勢也開始向智能化拓展。“2017年,博世汽車與智能交通業務預計將實現7%的增長,達到470億歐元,而全球汽車產業的增速將僅為2.8%。預計最快到2019年,駕駛員輔助系統就能為博世帶來20億歐元的銷售額。”博世集團CEO鄧納爾在法蘭克福車展上表示。

中國攻勢

在德國汽車發布全面電動化戰略前不久,中國工信部公開表示正在研究制定燃油車禁售時間表,與此同時中國政府還在醞釀旨在鼓勵電動車大發展的所謂“雙積分制”。

此前,國內一位德系合資車企的老總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按照我們現在的銷量計算,如果做到正負積分相抵消,全年需要賣出3萬輛新能源汽車,不是不可能,但是付出的代價極大。”這樣的客觀現實,讓一向務實的合資車企非常謹慎,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中國政府雙積分政策的倒逼,以及德系車的大象轉身,特別是隨著銷量的增加,中國合資企業國產電動車的成本將會逐漸降低。“到2020年,大眾純電動汽車I.D.車型推出時,它的價格和傳統汽車的價格將基本上一致。”穆倫給出的時間表已經非常明確,還有三年。

那么,德國汽車全面電動車化到底會對中國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這次在法蘭克福車展的動靜可以看出來,德國汽車真的要干電動車了,真金白銀的投了,產品都出來了,進中國是早晚的事兒了,德國汽車產品的先進性也在那里,原來中國自主品牌造的電動車,如果還是現在這個水平的話,是沒法競爭的。”

上述車企高管進一步表示,“所以有人說,不要提中國的新創電動車公司了,即使是,中國的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的好日子也快到頭了,這是部分業內人士的預測,但愿不準。”

最關鍵的是,德國汽車并沒有放棄傳統汽車,而且還在加大研發的投入。“其實在很長的時間里,傳統汽車和電動車是會并存的,而德國汽車的厲害之處就在于,他們有兩手準備,而且兩方面都很強。”上述專家強調。

除了電動車之外,從明年開始大眾將在中國展開SUV攻勢。“明年開始,我們將在中國展開SUV攻勢。”大眾中國CEO海茲曼在法蘭克福表示。按照計劃,今后兩到三年,奧迪、斯柯達、大眾汽車品牌將總共推出10款全新的SUV車型。

在新能源方面,大眾將有15款不同的新能源汽車實現國產。“按照計劃,大眾2020年會生產和銷售40萬輛新能源車,到2025年這一數字會達到150萬輛。也就是說,在大眾2025年300萬的銷售量中,中國市場將占據一半。”海茲曼強調。

“唯一遺憾的是,這次在法蘭克福沒有看清楚歐洲的電芯發展策略是什么。目前,電芯反而在東方日本韓國中國,美國也不差。這恐怕也是中國的機會。”上述車企高管表示,從目前的形勢看來,中國政府如果下決心大力發展電動車,就應該像開發“兩彈一星”一樣,去攻克電池材料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法蘭克福車展,中國的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首次亮相歐洲,并公布了在歐洲建廠的計劃,不得不說是一個進步。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