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百度AI技術制造智能分揀機,給桃農省了萬元成本

時間:2017-09-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今年夏天,平谷桃農劉師傅有了一個火眼金睛的助手,有了它,劉師傅不僅不用再凌晨2點起床下地,還可以一年省下3萬塊的雇工費用。

今年夏天,平谷桃農劉師傅有了一個火眼金睛的助手,有了它,劉師傅不僅不用再凌晨2點起床下地,還可以一年省下3萬塊的雇工費用。

這個"助手",是北京工業大學的學生,運用百度的AI技術制造的智能分揀機。分揀機能在為每個大桃拍照之后,自動辨別大小、顏色、品相,實現機器自動分揀。

用智能分揀機來分桃,年近六旬的劉師傅還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劉師傅是種桃世家,祖輩3代人種桃,自己也有35年種桃經驗。在北京平谷最核心的產桃區,劉師傅承包了近40畝桃樹,一到桃子的成熟期,桃子的采摘和分類就是最讓他糟心的事。

為了將桃子賣出好價錢,劉師傅需要將桃子按類分給收桃商,這在農忙季節可是一件折騰事。每個品種桃子的成熟期就幾天,過了時候,影響了桃子的品質和賣相,就買不上好價錢。為此劉師傅老兩口不僅每天凌晨2點就起床下地,每年還得花一大筆費用在雇人分揀上。

學生們為他造了智能分揀機,分揀大桃就簡單多了。這個機器武裝了百度的PaddlePaddle分類模型,PaddlePaddle學習了同一品種大桃的6400張照片,在經過一天的數據學習之后,機器就學會了像桃農一樣分揀大桃,分桃的準確率達到了90%以上。不僅如此,機器在之后的使用過程中,還能邊工作邊自主學習,變得越來越"聰明"。

智能分揀機大大減輕了劉師傅的工作壓力,當劉師傅在桃園運用分揀機時,路過的村民都紛紛圍觀。劉師傅的村里一共有3000多畝桃樹,現在村民們種桃,絕大部分工作都依靠人工,不僅辛苦,而且效率低成本高。百度AI和農業的結合,讓桃農們看到了新技術的希望。

劉師傅說,自己種桃35年就是一個擁抱技術的過程。大約20年前,林研所研制出的新品種改變了平谷桃子的種植業面貌,之后的農藥噴曬機也極大的解放了人力,現在又有學生給農民研發了智能分揀機,"我們不僅希望智能分揀機以后能大規模生產,讓桃農都用上,還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高科技,讓農業更高效、更簡單。"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